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献礼(獻禮)  拼音:xiàn lǐ
呈赠礼物。如:「佳节献礼」。
《漢語大詞典》:青绳(青繩)
青色的绳子。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宋书·符瑞志上:“乃有龙马衔甲……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 唐 王建 《温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宋史·礼志二:“南郊坛制…… 元丰 元年二月,詔内壝之外,众星位周环,每二步植一杙,繚以青绳,以为限域。”
《漢語大詞典》:崇配
古时帝王于郊祀大典中以祖先配享。旧唐书·礼仪志一:“ 中宗 即位, 神龙 元年九月,享昊天上帝于 东都 之明堂,以 高宗 天皇大帝 崇配。”宋史·礼志二:“其常祀祈穀、神州、明堂,以 宣祖 崇配;圜丘、北郊、雩祀,以 太祖 崇配。”
《漢語大詞典》:位版
帝王郊祀天地祖宗时,用以书神位之版。 宋 岳珂 愧郯录·金版:“今郊祀天地祖宗,正配位皆有金版书神位,以金饰木为之。如匣之制,稍高博,且表以字。 珂 按,典故, 政和 六年六月甲戍,宣和殿学士礼制局详议官 蔡攸 言:‘臣昨受睿言,讨论位版之制,退攷太史局所掌,见用位版皆无所稽据。’”
《漢語大詞典》:大辇(大輦)
(1).古代宫中用的一种可坐多人的辇。晋书·桓玄传:“﹝ 玄 ﹞以其妻 刘氏 为皇后……更造大輦,容三十人坐,以二百人舁之。”
(2). 宋 代皇帝郊祀回宫或巡视四方回都时所乘之辇。宋史·舆服志一:“ 太祖 建隆 四年,翰林学士承旨 陶穀 为礼仪使,创意造为大輦……主輦六十四人。亲祀南郊、謁太庙还及具鑾驾黄麾仗、省方还都,则乘之。”
(3).指大车。 郭沫若 《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诗之五:“烟筒林立入云霄,大輦如潮过大桥。”
《漢語大詞典》:禋郊
郊祀天神。后汉书·祭祀志赞:“天地禋郊,宗庙享祀。”晋书·挚虞束晳等传论:“ 挚虞 、 束晳 等并详览载籍……或摄官延阁,裁成言事之书;或莅政秩宗,参定禋郊之礼。”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裘冕类禋郊,卜揆崇离殿。”
《漢語大詞典》:帝牛
古代郊祀时所用之牛。礼记·郊特牲:“帝牛不吉,以为稷牛。”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古者帝牛必在涤三月,以致严洁。”
分類:郊祀
《漢語大詞典》:中郊
古代于距都城西南五里之处设立坛位郊祀 黄帝 ,谓之“中郊”。魏书·刘芳传:“窃见所置坛祠远近之宜,考之典制,或未允衷……《中央令》云:‘其数五。’ 卢植 云:‘中郊,五里之郊也。’ 贾逵 云:‘中兆 黄帝 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兆五帝於四郊也。’ 郑玄 云:‘中郊,西南未地,去都城五里。’此又中郊五里之审据也。”
《漢語大詞典》:玄畤
古代郊祀北方帝的地方。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北郊乐歌·隶幽乐》:“后皇嘉庆,定祗玄畤。”
分類:郊祀北方
《漢語大詞典》:郊歌
天子郊祀之歌。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并荣光於瑞典,登郊歌乎司律。” 吕向 注:“ 汉 得天马作歌云:‘天马来,龙之媒。’此皆入於律吕,登於郊歌。”隋书·音乐志上:“各扬庙舞,自造郊歌,宣畅功德,辉光当世。” 唐 吕温 《代百官进农书表》:“丰年屡荐于郊歌,嘉瑞继书于国史。”参见“ 郊祀歌 ”、“ 郊庙歌 ”。
分類:郊祀帝王
《漢語大詞典》:翘舞(翹舞)
《云翘》舞。用于郊祀的一种乐舞。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葆佾陈阶,金瓟在席。戚奏《翘》舞,籥动 邠 诗。” 李善 注引《续汉书》:“执干戚,舞《云翘》。”
分類:郊祀乐舞
《漢語大詞典》:常郊
定期郊祀。《南齐书·礼志上》:“辛既是常郊之日,郊又在明堂之前,无容不郊而堂,则理应郊堂。”
分類:定期郊祀
《漢語大詞典》:勘箭
宋 代皇帝郊祀礼毕,还阙门时,行勘箭之仪。规定用竹签为箭,由金吾掌握;另以金涂铜为镞,由驾前掌握。镞端用以合符,符合,即开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大驾卤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宋史·礼志一:“南郊,乘舆所过,必勘箭然后出入。”参见“ 勘契 ”。
《漢語大詞典》:勘契
验对鱼契。 唐 宋 之制,殿门开闭要核对鱼契。其制,以檀木刻鱼形,分为左右,左留中,右置门使处,鱼契左右相合始开殿门,谓之勘契。 唐 刘邺 《侍漏院吟》:“玉堂帘外独迟迟,明月初沉勘契时。”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旧制,郊祀礼成,驾还闕门,有勘契之仪……其制如勘箭之仪, 熙寧 中,詔罢其制。” 宋 王应麟 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皇城司上新作 文德殿 香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缕金为文。车驾至门,勘契官执右契奏,阁门使降左契,勘契官跪奏勘毕,奏云:‘外契合。’”参见“ 勘箭 ”。
《漢語大詞典》:幕殿
南宋 帝王举行郊祀时架设的房屋,上下四周围以帷幕,以象宫室,故称。宋史·舆服志六:“幕殿,即《周官》大小次也……中兴后,以事天尚质,屡詔郊坛不得建斋宫,惟设幕屋而已。其制架木而以苇为障,上下四旁周以幄帟,以象宫室,谓之幕殿。”
《漢語大詞典》:显庆辂(顯慶輅)
宋 代皇帝郊祀时所乘车舆。自 唐 显庆 中传之,故称。宋史·舆服志一:“玉輅,自 唐 显庆 中传之,至 宋 曰显庆輅,亲郊则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