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遂宁府人,字元通。本名轓。为太学生。高宗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奉张浚命往谕利害,言辞不屈,诏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浚宣抚川、陕,辟为主管机宜文字。坐事罢,复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浚拜相,入为都官员外郎。浚去位,迁直显谟阁、知夔州。后除都大主管川陕茶马,卒。
全宋文·卷三八二八
冯康国(?——一一四二),字元通,本名轓,遂宁(今四川遂宁)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往说调停,威武不屈,终至弥缝。以功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更名康国。绍兴初,主管川陕宣抚司机宜文字,迁荆湖宣谕使。三年,为言者所论,罢官。寻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入为都官员外郎。乞补外,迁右司员外郎,除直显谟阁、知夔州。丁母忧,绍兴八年五月起复,迁都大主管川陕茶马监牧公事。绍兴十二年卒。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
刘宁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4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无虞。刘一止从弟。徽宗宣和间进士。高宗建炎初为两浙转运判官。苗刘之变,力劝吕颐诰、刘光世勤王,且具军需以佐。绍兴间累官至吏部侍郎,奉祠卒。有《教忠堂类稿》。
叶三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一三
叶三省,字景曾,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以太学生释褐。宣和末为奉议郎、都官员外郎。靖康中官承议郎。从高宗南渡,迁右司员外郎,除起居郎。以直龙图阁奉祠。绍兴中,历知宣州、信州。绍兴二十二年因反对和议下大理寺,责居筠州。秦桧死,复官。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二一、三四、一四八、一六三、一七○,《景定严州续志》卷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九四。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八○
向宗厚,字履方。建炎末为枢密院计议官。绍兴元年为祠部员外郎、知温州。历官吏部郎中、浙西提刑。见《苕溪集》卷四三、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三之九、食货六一之七、食货六一之一三。
林叔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德惠,一作懿文。徽宗朝进士。高宗建炎四年,为慈溪令,廉明刚直。金兵破明州,立蒋安义为守。叔豹率乡兵入城,杀安义。绍兴元年,为秘书省正字。历监察御史、江东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汉彦,字墨卿,临川(今属江西)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出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知南丰县(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五),十一年除秘书郎,十三年为户部员外郎。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薛朋龟,字彦益,鄞(今浙江宁波)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授仙居县尉,改楚州司录。钦宗靖康间擢为奉议郎,监行在登闻检院兼权工部郎中,又兼权吏部。出知兴国军,奉祠。于知衡州任致仕。在里门与汪思温辈结社林下,时称四明五老。有《彦益先生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8 【介绍】: 宋温州人,字希深。登进士第。历秘书正字,累官中书舍人,以忤秦桧意被黜。后提举湖北常平,徙知嘉州,除成都路运判,改潼川路提刑。孝宗乾道二年除金部郎中,官终福建提刑。长于理学,尤精《论语》,每见学者必与讲论。
全宋诗
何逢原(一一○六~一一六八),字希深,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除敕令所删定官。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十四年,通判池州。十八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十九年,以忤秦桧出为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二十五年,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徙知嘉州。三十年,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八、一五二、一五八、一五九、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出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四年卒,年六十三(《梅溪后集》卷二九《何提刑墓志铭》)。有集,今不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刘无极,字晞颜,《墨庄漫录》卷六作希颜,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提举两浙路市舶(《宋公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官终尚书郎。尝与苏庠唱和。事见《嘉定镇江志》卷一九。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刘无极,字晞颜,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建炎中提举两浙市舶司。绍兴初为宗正丞。十一年万俟卨劾其为孙近之党,罢屯田员外郎。二十一年尝充礼部试点检试卷官。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选举二○之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一四四,《嘉定镇江志》卷一八,《至顺镇江志》卷一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宋诗纪事》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65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唐庚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分教潼川府。迁洋州通判,力争不增园户赋。改通判遂宁,赈济灾民,筑堤防水。召为光禄丞。改秘书郎。作《文思箴》以献,主张居安思危,以兵休兵。迁起居郎,劝帝收用西北人材。坐事出知邵、饶州,兴学、减租、捕盗,颇有政绩。召为宗正少卿,金兵入犯,屡上建议。兼给事中,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以疾外请,历知汉、江州。
全宋诗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庚子。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民国《丹棱县志》卷六)。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二十七年,被劾狂诞,出知邵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四七)。改饶州,移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孝宗即位,出知汉州,入张浚都督府参赞军事。符离失利,降两官,改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三)。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有《遁庵文集》,已佚。《宋史》卷三八八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三九五
唐文若(一一○六——一一六五),字立夫,一字仲懿,晚号遁庵,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庚子。绍兴五年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通判洋州、遂宁府。绍兴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迁起居郎。出知邵州、饶州、温州。三十一年召除宗正少卿。金人犯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复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历知汉州、鼎州、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赠左通奉大夫。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南宋馆阁录》卷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懿成,号竹轩、芦山老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婺州兵曹,释死囚之无罪者。高宗绍兴时以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勾践事争之,大忤桧,罢去。后以直秘阁奉祠。有《竹轩杂著》。
全宋诗
林季仲,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本集卷六《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婺州司兵参军,迁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赵鼎荐为台官,以事罢,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为秘书郎。六年,试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议夺职。九年,起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处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轩杂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宋史翼》卷一○、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四有传。 林季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参校清光绪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本(简称丛书本)。
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号芦山老人,又号竹轩,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宣和三年进士。调婺州兵曹,迁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绍兴四年以赵鼎荐除秘书郎,五年改祠部员外郎,六年七月试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补外,除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罢,寻夺职。九月,起知婺州,复以奉祠卒。著有《竹轩杂著》(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73 【介绍】: 宋济南章丘人,南渡后居明州鄞县,字伯礼。王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充明州教授,累擢侍御史,直言敢谏,抨弹所及,无丝毫顾忌。历知阆州、夔州、温州,以治绩闻。平生博览载籍,至老未尝释卷。有《历山集》、《云安集》、《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
全宋诗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祖籍章丘(今山东章丘西北),迁居鄞县(今属浙江),次翁子。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历明州教授,通判平江府,侍御史,知阆州、夔州、温州。孝宗乾道九年卒,年六十八。有《历山集》、《云安集》,均佚。事见《攻愧集》卷九○《侍御史王公行状》。
全宋文·卷四三九四
王伯庠(一一○六——一一七三),字伯礼,本贯济南章丘(今山东章丘),南渡后移居鄞县(今浙江宁波),次翁子。绍兴二年登进士第,为吉州左司理参军。试教官,改明州州学教授,充左宣教郎、直秘阁。绍兴十四年,授两浙东路安抚司参议官。通判平江军府,徙镇江。乾道初,除户部左曹郎官,擢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历知阆、夔、温诸州。乾道九年,终于州治,年六十八。著有《历山集》、《云安集》、《奏议告谋》、《资治编年》、《宏词集要》、《夔路图经》等。见楼钥《侍御史左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王公行状》(《攻愧集》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彦宾。徽宗政和九年进士。为签书川陕节度判官。高宗绍兴初,知宁化县,累升祠部员外郎。十四年,被劾为万俟卨腹心,出知邵州。有《学林》。
全宋诗
王观国,长沙(今属湖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签书川陕节度判官。高宗绍兴初知汀州宁化县(《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于知邵州任被劾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一)。著有《学林》十卷。
全宋文·卷三八○○
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湖南长沙)人。政和五年登进士第,签书川陕节度判官。绍兴中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累升祠部员外郎,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十四年,御史论其附万俟卨为腹心,出知邵州。著有《学林》十卷(存),以详洽精核称。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一,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八,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全宋诗
黄彦平(?~一一四六?),字季岑(又杂出名次山,字次岑,今据清同治《丰城县志》),丰城(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历信阳州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钦宗靖康初为太学博士。高宗建炎初迁吏部员外郎,未几出知筠州。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复吏部员外郎。七年,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一○)。寻罢,提举亳州明道宫,凡九年卒。有《三馀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其中诗二卷)。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 黄彦平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三馀集》为底本。新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七六
黄彦平,字季岑,号次山(一说名次山,字季岑)。洪州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庭坚族子。宣和元年第进士。历信阳州学教授、池州司理参军。靖康初迁博士,坐与李纲厚善谪监虢州铜场。建炎初为吏部员外郎,未几,抚御京东西路。使还,知筠州。绍兴六年复吏部员外郎,数上劄子论事。后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引疾补外,遂罢,主管亳州明道宫,凡九年卒。著有《三馀集》。见《危太素集》卷八《黄次山传》,《宋史翼》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