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郑斗卿(字 君平 号 东溟 )
郑二阳(字 敦次 号 潜庵 )
郑敷教(字 士敬 号 桐庵 贞献 )
郑瀁(字 晏叔 号 孚翼子、抱翁 )
郑侙(字 仲则、敬吾、警吾 号 愚川、卧云翁、笑窝 )
郑尚友(字 士宏 号 月庵 )
郑时修(字 敬叟 号 琴川 )
郑太和(字 囿春 号 阳坡 翼宪 )
郑履祥(号 麟野 )
郑瑄(字 汉奉 号 鸿逵 )
郑元禧(字 天禧 号 玄锡 )
郑元勋(字 超宗 号 惠东 )
郑友玄(字 元韦 号 澹石 )
郑瑜(号 楚玉 )
其它辞典(续上)
郑三俊(字 用章 号 玄岳 )郑斗卿(字 君平 号 东溟 )
郑二阳(字 敦次 号 潜庵 )
郑敷教(字 士敬 号 桐庵 贞献 )
郑瀁(字 晏叔 号 孚翼子、抱翁 )
郑侙(字 仲则、敬吾、警吾 号 愚川、卧云翁、笑窝 )
郑尚友(字 士宏 号 月庵 )
郑时修(字 敬叟 号 琴川 )
郑太和(字 囿春 号 阳坡 翼宪 )
郑履祥(号 麟野 )
郑瑄(字 汉奉 号 鸿逵 )
郑元禧(字 天禧 号 玄锡 )
郑元勋(字 超宗 号 惠东 )
郑友玄(字 元韦 号 澹石 )
郑瑜(号 楚玉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池州府建德人,字用章。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元氏知县。天启初累官至光禄少卿,极陈魏忠贤、客氏之罪。及吏部尚书赵南星、户部右侍郎杨涟等被贬,遂引疾归。忠贤党劾三俊与邹元标等“合污同流”,革职闲住。崇祯初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澄汰魏氏余党一空。后入为刑部,转吏部。乞休归。明亡后,家居十余年卒。维基
郑三俊,字用章,号玄岳,南直隶池州府建德县人。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进士,授北直隶元氏县知县,调真定县知县,累迁南京礼部精膳司郎中,出为河南归德府知府。天启初年,召为光禄寺少卿,后改太常寺卿。崇祯元年(1628年),起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吏部事。郑三俊刚上任时仓库不足一月之饷,而郑三俊力祛宿弊,纠正怠忽职守的官员,并与兵部力争虚冒兵额的开支,不久之后士兵都能吃饱。看见芜湖、淮安、杭州三个地方榷关的官员贪污腐败,郑三俊也上书弹劾把他们罢免。崇祯八年(1635年)转任吏部尚书,主持京察,斥罢七十八名不称职的官员,时论都佩服他办时公平。接著他又上书请求「议官评、杜请属、慎差委」三事,都被崇祯帝采纳。后来又考绩入都,留为刑部尚书。崇祯十年(1637年),因曲庇侯恂下狱,卢象升等上疏救援,内阁先后拟旨“回话”、“为民”、“提问”,最后,崇祯帝批:“可将三俊罪状,一一讲明,不必更处奏事官。”。家门前悬挂有“天子三问”匾额。崇祯十五年后重新起用为刑部尚书,不久后又取代了李日宣成为吏部尚书。郑工俊先后举荐了李邦华、刘宗周足以继任吏部尚书,又荐黄道周、史可法、冯元飏、陈士奇四人,又奏罢不称职的吏部官员数人。但后来引进了吴昌时,故颇为世所诟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君平,号东溟。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二阳,字敦次,号潜庵,河南开封府鄢陵县军籍。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德安府推官,听断明允,事无冤滞。视篆孝感,旧例岁派富民数人供驿传帷帐器具,民苦之,二阳至,悉自办,遂除其弊。先是潞藩诸庄中官往来收租,民不胜扰,乃为设立区头,供亿赔偿,又辄破产。二阳请于台司,罢区头,有司为之徵解,中官止受成事,人便之。行取如京,父老攀辕饯送,络绎山谷。时逆珰专国,气焰熏灼,令所私授二阳疏稿使劾杨涟不法事,清要可立得,二阳不从珰意,乃左授南工曹。天启七年转南礼部仪制司郎中,崇祯元年秋调南吏部文选司郎中,丁祖母周太宜人艰,服除迁海防佥事。盐漕军门大珰杨显名欲府道以属礼见,二阳谓兵道不与盐筮,且敕书无提衡监司语,屹不为动。当是时寇犯凤阳,焚祖陵,淮阳大震,二阳韎韐临戎,简练将卒,一切战守之具无不备。及寇再躏滁州,屠六合,而扬卒无烽火之警者,皆二阳绸缪之力也。举廉卓第一,加淮扬道参议。泰州以灶变告,即亲历诸场开谕,为除蠹害,事遂寝。淮南旱蝗,饥民枕藉于道,乃立五厂赈济之,全活者甚众。二阳治扬五载,宽房税,毁铺禁,革赎锾,停凤米,釐剔百年积弊,民甚德之。及去任,郡城、瓜州、泰州、东台建祠者六。崇祯十二年三月,用廷臣荐,召对平台,五月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协理剿寇军务。所属地界四省群盗日炽,会楚豫淮皖合剿五营大贼,丁启睿破张献忠于麻城,二阳乃提兵与宋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蹙贼左金王、老回回等于潜山怀宁山中,追破争世王于灯草坪,斩首千八百级,一时东南半壁赖其保障。及李自成攻汴,督师丁启睿、左良玉皆往援汴,献忠乘间而东,掠民益军,习水师于巢湖,太监卢九德以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之兵战于夹山,败绩,江南大震,督抚解任听议,二阳于四月十五日解任,至五月初七日庐州为献忠陷没,时新抚徐世荫已任事二十馀日,刑科翁元益袒徐劾二阳,二阳遂被诬逮法司,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吴履中请以赎金释系禁诸臣,二阳借贷纳赎,被释出狱。将治装,值国变,与周元亮微服出都门,因作《逐妇吟》以明志。南下寓居京口,丙戌(1646年)归里,杜门以诗文自娱,屡荐不起。敦宗睦族,至老不倦,卒年七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士敬,号桐庵。明崇祯三年举人。与杨廷枢齐名。入清后隐居教授。卒后私谥贞献。有《周易广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仲则、敬吾、警吾,号愚川、卧云翁、笑窝。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尚友,字士宏,号月庵,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授长乐县知县,建五贤祠,创崇正书院,在任六年,考察为天下清官第一。崇祯十年行取,十一年授工部营缮司主事,管荆州抽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东莱人。字敬叟。号琴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囿春,号阳坡,谥翼宪。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履祥(?—1642年),别号麟野,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民籍。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年壬子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三甲二十七名进士,授真定府推官,升工部主事、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郎中,天启中忤魏忠贤,降南京工部员外郎,崇祯元年复官。历任平阳府知府、嘉兴府知府、南京刑部郎中、庐州府知府。崇祯十五年张献忠围庐州,知府郑履祥(江右人)虽进士出身,全不知世务,而惟见小利。一闻报,竟似木偶,并未出声,惟寒颤而已。五月初六日城破身死。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瑄(1602年—1645年),字汉奉,号鸿逵,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先世为河南固始人。祖父郑日休,官惠州府推官。父郑元勋。郑瑄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初三。自幼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郑瑄喜好文学,与倪元璐、徐石麒等人“以文章相引重”。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乡试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二甲三十九名。,兵部观政,崇祯五年担任南户部主事,七年升广东司员外。崇祯八年任嘉兴知府,崇祯十二年任浙江副使。在浙江期间,“政务简静,听讼必折以理”。崇祯十五年,授右佥都御史、任应天巡抚,后改江南巡抚。崇祯十六年十一月,郑瑄移镇芜湖,后徙池阳。崇祯十七年,任南京大理寺卿。,是年十一月罢大理寺卿。隔年(1645年),闰六月,迎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擢刑部左侍郎,升工部尚书。郑瑄曾为郑成功请发鸟铳,遭到隆武责备。隆武二年(1646年),清将博洛进逼至福州。郑瑄投降,跪泥沙中一整天,但不为博洛所接受,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元禧,字天禧,号玄锡,扬州府仪真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原籍歙县长龄桥人,长龄郑氏家族是侨居扬州的徽州大盐商。曾祖郑良铎为迁扬一世祖,其子郑景濂携其母程氏与其弟国宝、景淳迁居扬州,各派子孙以景濂为二世祖。景濂次子郑之彦(字仲隽,号东里,1570—1627年)是长龄郑氏最有成就的一位商人,被众盐商推为“盐荚祭酒”,是名副其实的盐商领袖。之彦四子:元嗣(字长吉)、元化(字赞可)(接手盐商)、元勋(字超宗,1603—1644年)(崇祯十六年进士)、四子侠如(字士介,号俟庵,1610—1673年)。郑元禧是郑之彦之侄,中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未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45 【介绍】: 明末徽州歙县人,字超宗,号惠东。盐商出身,侨居扬州,筑影园,极园林之胜。园中多藏书,结纳文士,邀复社友朋读书其间,以诗文自适。崇祯十六年进士,请假归,次年参与调解扬州士人与高杰之间纷争,被扬州百姓误杀。曾有《读史论赞》、《瑶华集》、《英雄恨》等著作。维基
郑元勋(1603年—1644年),字超宗,号惠东。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请假归乡。李自成破北京。六月,军阀高杰南下依附福王朝廷,奉命在扬州驻扎。由于高杰军队好劫掠,扬州士民拒绝其入城。郑元勋劝和,引起公愤,为众人所杀。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友玄(?—1645年),字元韦,号澹石,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郑友玄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授青浦知县,任内判案神速,虽然年轻却让贪官忌惮;崇祯元年(1628年)改任华亭,收足赋税,同时设立义学振兴文风。之后转任他云南道御史,指出宦官干预军政,跋扈北京,被朝廷严旨责问,因欠漕粮折银被戍边,再起用为山西按察司照磨,迁光禄寺监事。弘光帝继位,再次让郑友玄担任云南道御史,上疏追夺温体仁的荫官与谥号,很快改官两淮巡盐御史兼河道总督,因父母去世辞官回乡。隆武帝即位,黄道周推荐他任官,朝廷下诏起用为云南道御史,但他未受命就已经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瑜,号楚玉,广东广州府东莞县虎门白沙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后,授绍兴府推官,六年考选,九年补任吉安府推官,不久调到广信府,署理府事。十一年升南京户部山西司主事,十二年升福建司郎中,十三年升南直隶太平府知府,迁上江漕储道,又转任山东按察司副使,督催南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功绩,后被提升为太仆寺少卿。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中,享年八十二岁,著有《焚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