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14,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郑行人
郑袖
郑玄
郑庄宾客地(又作:郑庄邮 ...)
郑众不拜
制锦
苧罗山
词典
郑重
郑虔
郑州
郑玄
郑卫
郑老
郑声
郑公乡
典故
郑行人

相关人物
公孙挥


《春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羽为行人,冯简子与子大叔逆客,事毕而出,言于卫侯曰:「郑有礼,其数世之福也,其无大国之讨乎?诗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之于政,如热之有濯也。濯以救热,何患之有?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一〈昭公·传元年〉
传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
《论语·宪问》
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脩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例句

赋诗或送郑行人,举酒常陪魏公子。 韩翃 别汜水县尉

典故
郑袖

相关人物
郑袖

参考典故
魏姝掩袂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2484~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例句

桂开客花名郑袖,入洛闻香鼎门口。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杜牧 题武关

典故 
郑玄

相关人物
郑玄


《后汉书》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郑玄〉~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馀人,升堂进者五十馀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馀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馀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荅北地太守刘及玄荅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门人相与撰玄荅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注疏》、《论语注疏》、《孝经》、……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蓺论》、《毛诗谱》、《駮许慎五经异义》、《荅临孝存周礼难》,凡百馀万言。玄质于辞训,通人颇讥其繁。至于经传洽孰,称为纯儒,齐鲁閒宗之。

例句

诗礼康成学,文章贾谊才。 郑愔 哭郎著作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典故
留宾驿
  
要贤驿
 
宾客过
 
郑庄宾客地
 
郑庄邮
  
郑驿留宾

相关人物
郑当时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声闻梁楚之閒。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简释

郑驿:喻迎宾之所,或喻好客。唐元稳《献荣阳公诗五十韵》:“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例句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李商隐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杜甫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新作湖边宅,还闻宾客过。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二

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杨巨源 上刘侍中

典故
郑众不拜

相关人物
郑众


《后汉书》卷三十六《郑兴传》附《郑众传》
众字仲师。……永平初,辟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欲胁服众。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乃更发使随众还京师。朝议复欲遣使报之,……其后帝见匈奴来者,问众与单于争礼之状,皆言匈奴中传众意气壮勇,虽苏武不过。乃复召众为军司马,使与虎贲中郎将马廖击车师。

例句

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关人物
郑子产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襄公·传三十一年〉~689~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例句

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 李白 赠徐安宜

典故
苧罗山

相关人物
勾践
 
西施
 
郑旦


《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勾践十二年〉~28~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以曳心,往献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国中得苧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元·徐天祜注引《会稽志》:「苧罗山在诸暨县南五里。」

例句

此去若逢花柳月,栖禅莫向苧萝山。 施肩吾 送僧游越

《國語辭典》:郑重(鄭重)  拼音:zhèng zhòng
1.慎重,谨慎小心。《红楼梦》第一九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且又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洋人去后,万帅回辕,见制军待洋人那般郑重,自己也就收拾一间西式屋子出来。」
2.殷勤。唐。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诗:「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唐。李商隐 无题诗:「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国语辞典》:郑虔(郑虔)  拼音:zhèng qián
人名。字弱齌,唐郑州荥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玄宗时为广文馆博士,世称「郑广文」。爱弹琴,与李白、杜甫为诗酒朋友。擅诗、书、画,当时有「郑虔三绝」之誉。
《高级汉语词典》:郑州  拼音:zhèng zhōu
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临黄河,在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为交通枢纽,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
分类:郑州
《国语辞典》:郑玄(郑玄)  拼音:zhèng xuán
人名。(西元127~200)字康成,东汉高密人。为经学大家,时称郑君,又称后郑,以别于东汉初之郑众,弟子自远方来者数千人。笺注《毛诗》、《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为汉学家所尊。
《漢語大詞典》:郑卫(鄭衛)
(1). 春秋 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楚辞·招魂》:“ 郑 卫 妖玩,来杂陈些。”
(2).指 郑 卫 二国的音乐。 秦 李斯 《上书秦始皇》:“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 卫 ,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南史·萧惠基传:“自 宋 大明 以来,声伎所尚,多 郑 卫 ,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 唐 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众耳喜 郑 卫 ,琴亦不改声。”
(3).指诗经中 郑国 、 卫国 的民间歌诗。 清 汪熷 《〈长生殿〉序》:“ 郑 卫 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4).古称 郑 卫 之俗轻靡淫逸,因以借指风俗浮华淫靡的地方。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城中奢淫过 郑 卫 ,城外艰苦逾 唐 魏 。”
《漢語大詞典》:郑老(鄭老)
指 东汉 郑玄 。 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今属 山东省 )人。隐居不仕。聚徒讲学,潜心著述,注释群经,为 汉 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晋 束晳 《玄居释》:“偶 郑老 於海隅,匹 严叟 於僻 蜀 。”
《國語辭典》:郑声(鄭聲)  拼音:zhèng shēng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声」。《论语。卫灵公》:「放郑声,远佞人。」《汉书。卷七二。王吉传》:「罢倡乐,绝郑声。」也称为「郑音」。
《國語辭典》:郑音(鄭音)  拼音:zhèng yīn
郑国的音乐多淫声,为靡靡之音。故称淫荡不雅正的音乐为「郑音」。《礼记。乐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也称为「郑声」。
分類:音乐俗乐
《漢語大詞典》:郑公乡(鄭公鄉)
后汉书·郑玄传:“国相 孔融 深敬於 玄 ,屣履造门。告 高密县 为 玄 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 郑君 乡宜曰 郑公乡 。’”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 唐 皇甫冉 《馆陶李丞旧居》诗:“词藻世传 平子 赋,园林人比 郑公乡 。” 唐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唯应 孔北海 ,为立 郑公乡 。” 清 赵翼 《新春宴集草堂》诗之三:“未便带符 韩 尉座,已如里改 郑公乡 。”
分類:赞誉乡里
《漢語大詞典》:康成
汉 郑玄 之字。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人也。” 唐 刘长卿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御》诗:“尝闻 马南郡 ,门下有 康成 。”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 昆仑 倣玉带之图,路寝采 康成 之义。”
分類:康成之字
《漢語大詞典》:置驿(置驛)
犹置邮。 唐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因声置驛外,为觅酒家壚。”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诸宗元《答刘三见怀》诗:“键关高卧非沉隐,置驛来诗亦累欷。”
分類:置邮
《漢語大詞典》:郑驿(鄭驛)
见“ 郑庄驛 ”。
《漢語大詞典》:郑庄驿(鄭莊驛)
汉 郑当时 (字 庄 )为太子舍人时,每逢洗沐日,常置驿马 长安 诸郊,接待宾客。后因以“郑庄驛”为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 宋 游次公 《贺新郎·月夜》词:“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谁为置, 郑庄 驛?” 明 潘纬 《送友人北游》诗:“经过 郑庄 驛,好问 孟尝 门。” 清 毛奇龄 《客吴门喜遇金副使巡驿感赠》诗:“ 西河 游人 武丘 客,醉后重寻 郑庄 驛。”亦省作“ 郑驛 ”。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山阳 无俗物, 郑 驛正留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参见“ 郑庄好客 ”。
《漢語大詞典》:制锦(製錦)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向 为邑。 子产 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 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 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製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因以“製锦”为贤者出任县令之典。《金石萃编》卷四九引 隋 无名氏《洺州南和县澧水石桥碑》:“又有宣威将军县令 马君 ,以美誉清风,製锦斯邑。” 宋 卢炳 《满江红·送赵季行赴金坛》词:“製锦才高书善最,鸣琴化洽人欢懌。”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摧落》:“从教曳白自登科,饶咱製锦空延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