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鞠夫人。宋人。善歌舞,妙音律。高宗时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以不获际幸为恨,称疾告归,为宦者陈源以厚礼所聘,蓄于西湖适安园。后被召再入掖禁。其事被演而为曲,名日《菊花新》。后世即称戏班或戏曲界为“菊部”。
《漢語大詞典》:部头(部頭)
(1). 宋 代伶官乐师、教坊属下各部的头领。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笙炭:“一时伶官乐师,皆梨园国工也。吹弹舞拍,各有总之者,号为部头。”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旧教坊有篳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色有色长,部有部头。”
(2).指一部书或一部丛书的篇幅卷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书的还魂和赶造》:“把大部的丛书印给读者看,是 宋 朝就有的,一直到现在。缺点是因为部头大,所以价钱贵。”
《漢語大詞典》:菊部头(菊部頭)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國語辭典》:鞠部头(鞠部頭)  拼音:jú bù tóu
宋时有鞠夫人善歌舞,为仙诏院第一,称为「鞠部头」。后世因称戏班为「鞠部」。
《漢語大詞典》:菊部头(菊部頭)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漢語大詞典》:大部头(大部頭)
(1).卷帙浩繁。 朱自清 《短长书》:“钱多,购买力强,买得起大部头的书。”
(2).指篇幅大的书。
《漢語大詞典》:韶部头(韶部頭)
掌班。 宋 陈世崇 随隐漫录卷二:“韶部头 陈盼儿 捧牙板,歌寻寻覔一句。” 清 梁章钜 称谓录·优:“案:韶部头,即掌班也。”
《國語辭典》:剃头(剃頭)  拼音:tì tóu
1.修剪头发。如:「这家理发店的师傅剃头工夫一流,难怪来往顾客络绎不绝。」
2.落发出家。如:「学佛之人纵使剃发染衣,如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也同样是愚痴。」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搽灰抹粉学搬唱,剃头削发为和尚。」
《漢語大詞典》:都幕
古代 湘 贵 地区少数民族酋长对其所部头领的称呼。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渠阳蛮俗:“﹝ 渠阳 ﹞蛮酋自称曰官,谓其所部之长曰都幙,邦人称之曰土官。”
《漢語大詞典》:剃发令(剃髮令)
清 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薙髮令”。 顺治 元年(公元1644年) 清 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 江南 ,重申此令,规定:凡 清 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 明 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髮,留髮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國語辭典》:斑秃(斑禿)  拼音:bān tū
病名。一种皮肤病。部分头发突然脱落,经过一段时期,能自然痊瘉。也称为「鬼剃头」、「圆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