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3,分3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部御
雅部
内部
上部
党部
部帖
部首
部案
部位
部议
部帐
干部
交部
部委
部列
《韵府拾遗 御韵》:部御
云笈七签:尸解神杖咒部御神兵。
《國語辭典》:雅部  拼音:yǎ bù
清乾隆时对戏曲中昆腔的称呼。相对于花部而言。参见「昆腔」条。
《國語辭典》:内部(內部)  拼音:nèi bù
里面的部分。如:「他一个人负责房子内部的装修工程。」
《骈字类编》:上部
史记扁鹊传:症结注正义曰:王叔和脉经云。左手脉横。症在左。右手脉横症在右。脉头大者在上。头小者在下。两手脉结上部者濡。结中部者缓。结三里者豆起。阳邪来见浮洪。阴邪来见沈细。水榖来见坚实。黄庭外景经:幽阙侠之高巍巍。注,道有三元。恣意所从。下部幽阙。元泉之常。中部幽阙。两肾为双。上部幽阙。两耳相望。金门玉户,上与天通。娇女弹筝,盛厉宫商。云笈七签:二十四神回元经。右一身上部八景神童名字先存之。并如婴儿之形。髣髴在身。各安其所。又北史百济国传:都下有方。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部有五卷,士庶居焉。部统兵五百人。五方各有方领一人,以达率为之,方佐贰之。方有十郡,郡有将三人,以德率为之,统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城之内外庶及馀小城,咸分隶焉。
分类:上部
《國語辭典》:党部(黨部)  拼音:dǎng bù
政党办理党务的机关。如:「中央党部」、「县党部」。
《漢語大詞典》:部帖
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有部帖的盐商,叫做‘根窝’。有根窝的,每盐一引,他要抽银一两,运脚公用。”
《國語辭典》:部首  拼音:bù shǒu
字典、词典按照字形结构,取形体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为查字的依据,所分的部类,称为「部首」。如人、口、言、金、马等。
《漢語大詞典》:部案
清 代称刑部直接承办的案件。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秋审处部案纍纍,每日提审时许,即须带回收禁,腾出法庭,办理部中案件。”
《國語辭典》:部位  拼音:bù wèi
整体中的个别位置。如:「发音部位」、「身体部位」。
《漢語大詞典》:部议(部議)
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孙文定公 嘉淦 管理国子监时……令诸生於时艺外,各明一经、治一事,倣 宋 胡瑗 立经义治事斋例,俾为有用之学。部议从之。” 清 王韬 《补尩起废药痼议》:“今天下内事动持於部议,外事一由於吏手。”
分類:中央决定
《漢語大詞典》:部帐(部帳)
部落。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丁丑, 辽 部帐 大室韦 酋长 寅尼吉 叛。”
分類:部落
《國語辭典》:干部(幹部)  拼音:gàn bù
政党或团体的中坚分子,统称为干部。
《漢語大詞典》:交部
地区名。南齐书·州郡志上:“ 广州 ,镇 南海 。滨际海隅,委输 交部 。”参见“ 交趾 ”。
《國語辭典》:交趾  拼音:jiāo zhǐ
地名:(1)唐尧时代指五岭以南的地方。(2)汉代设置交趾郡,始专指安南北部。
《高级汉语词典》:部委  拼音:bù wěi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分类:部委
《國語辭典》:部列  拼音:bù liè
布置、排列。如:「举行朝会前,先将所有班级部列整齐。」
分類: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