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24,分109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赵安仁(字 乐道 文定 )
刘蒙叟(字 道民 )
李昭述(字 仲祖 恪 )
王子舆(字 希孟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朱台符(字 拱正 )
鲁宗道(字 贯之 肃简、简肃 )
吕文仲(字 子臧 )
张宗诲(字 习之 )
陈知微(字 希颜 )
俞献卿(字 谏臣 )
陈尧咨(字 嘉谟 号 小由基 康肃 )
栾崇吉(字 世昌 )
王惟正(字 晦蒙 )
其它辞典(续上)
苏易简(字 太简 文宪 )赵安仁(字 乐道 文定 )
刘蒙叟(字 道民 )
李昭述(字 仲祖 恪 )
王子舆(字 希孟 )
陈尧佐(字 希元 号 知余子、堆墨书、知馀子 世称 颍川先生 文惠 )
朱台符(字 拱正 )
鲁宗道(字 贯之 肃简、简肃 )
吕文仲(字 子臧 )
张宗诲(字 习之 )
陈知微(字 希颜 )
俞献卿(字 谏臣 )
陈尧咨(字 嘉谟 号 小由基 康肃 )
栾崇吉(字 世昌 )
王惟正(字 晦蒙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997 【介绍】: 宋梓州铜山人,字太简。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淳化中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多言时政阙失。历知审官院、审刑院,迁给事中,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出知邓州,移陈州。才思敏赡,以文章知名,熟谙翰院故实,旁通释典。卒谥文宪。有《文房四谱》、《续翰林志》及文集。全宋诗
苏易简(九五八~九九七),字太简,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人(《永乐大典》卷二四○一引《潼川志》。《宋史》作梓州铜山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解褐将作监丞。八年,以右拾遗知制诰。雍熙三年(九八六),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九九一),迁中书舍人,充承旨。四年,除参知政事。至道元年(九九五)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出知邓州。移陈州。明年十二月卒(同上书卷四○),年三十九。谥文宪。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六有传。今录诗五首。词学图录
苏易简(958-996) 字太简。梓州人。宋史有传。有词见《湘山野录》。全宋文·卷一六八
苏易简(九五八——九九七),字太简,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八年,以右拾遗知制诰,屡知贡举。雍熙三年,充翰林学士。淳化二年,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太宗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赐之,世以为荣。四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后罢为礼部侍郎、出知邓州,移陈州。至道二年十二月卒,年三十九。易简才思敏赡,雅善笔札,曾预修《文苑英华》,著有《文房四谱》四卷(存)、《续翰林志》二卷(存)、《文选双字类要》三卷(存)、《玉堂集》二十卷等。《宋史》卷二六六有传。又参《永乐大典》卷二四○一苏字韵引《潼川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18 【介绍】: 宋洛阳人,字乐道。赵孚子。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历太常丞等职。真宗朝,拜右正言,预重修《太祖实录》。迁知制诰、知审刑院,充翰林学士。从真宗至澶渊订和盟,并撰答书。后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累官至御史中丞。卒谥文定。有文集。全宋诗
赵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乐道,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太常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制诰。景德三年(一○○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罢(《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一。谥文定。有集五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传。全宋文·卷一六七
赵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乐道,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赵孚子。雍熙二年登进士第,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召试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咸平三年知制诰、副夏侯峤巡抚江南,还,知审刑院。继判尚书省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审官院。景德初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陪伴辽使臣,作《戴斗怀柔录》三卷以献。三年,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俄修国史。累迁尚书右丞,又知兼宗正卿。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卒,年六十一,谥文定。有集五十卷。《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宁陵人,字道民。刘蒙正弟。太祖乾德五年进士第一。以荐拜监察御史,徙知济州,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直史馆,献《宋都赋》,改职方郎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有《五运甲子编年历》。全宋文·卷七九
刘蒙叟,字道民,宋州宁陵(今河南宁陵)人,熙古子。好学,善属文,举乾德五年进士第一。历岳、宿二州推官,知济州。迁右补阙,转起居舍人、户部盐铁判官,再迁屯田郎中,历知庐、濠、滁、汝四州,迁都官郎中,直史馆。景德中,以太常少卿致仕,卒年七十三。著有《五运甲子编年历》三卷。《宋史》卷二六三《刘熙古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59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仲祖。李宗谔子。以荫入仕。赐进士出身。历河北转运使,措置抚定江陵屯兵哗动。徙知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而欲为乱,因昭述而寝其谋。累迁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水灾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恪。全宋诗
李昭述(?~一○五九),字仲祖,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赐进士出身,累迁开封府推官。仁宗天圣七年(一○二九),知常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迁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康定元年(一○四○)徙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二八)。入为三司户部副使,枢密直学士。历知成德军、秦州、真定府、郑州。入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仁宗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谥恪。《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八三
李昭述(九六一——一○五九),字仲祖,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宗谔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外郎、开封推官,出知常州,迁三司度支判官。历知潭州、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陕西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河北都转运使、陕西都转运使等。官至尚书右丞。嘉祐四年卒,年九十九。谥恪。见胡宿《文恭集》卷三八《李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六五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2 【介绍】: 宋密州莒县人,字希孟。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为北海主簿,累官江、淮、两浙制置茶盐。真宗即位,迁殿中侍御史。咸平三年,兼充淮南转运使。精于吏事,久掌茶盐漕运,裁量经制,公私便之。后召拜右谏议大夫、户部使,卒。全宋文·卷一三九
王子舆(?——一○○二),字希孟,密州莒(今山东莒县)人。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历知临海县、光禄寺丞、江淮两浙制置茶盐。真宗朝,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兼充淮南转运使。子舆久掌茶盐漕运,周知其中利害,裁量经制,公私便之。后拜右谏议大夫、户部使。咸平五年二月卒。《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44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希元,号知余子,世称颍川先生。尧叟弟。太宗端拱二年进士。作《海喻》,人奇其志。历开封府推官、两浙转运副使等,均有惠政。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河南、开封府,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先后同修《真宗实录》、《三朝史》。仁宗太后卒,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拜同平章事。致仕,卒谥文惠。少好学,曾从种放于终南山。善古隶八分,点画肥重,世号堆墨书。工诗。有文集。全宋诗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号知馀子,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太宗端拱元年(九八八)进士(《渑水燕谈录》卷七、《隆平集》卷五),为魏县尉,通判潮州。真宗时入直史馆,历知寿州、滑州,除两浙、京西等路转运使。仁宗即位,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天圣二年(一○二四)知河南府。三年,徙并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累迁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七年,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永兴军。景祐四年(一○三七)拜同平章事。五年,罢为淮康军节度使、判郑州。康定元年(一○四○)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有文集三十卷,又有《潮阳新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均佚。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陈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五十首。全宋文·卷一九六
陈尧佐(九六三——一○四四),字希元,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尧叟弟。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司录参军、推官,以言事忤旨,贬通判潮州。后为两浙转运副使,徙京西、河东、河北。天禧中,知滑州。仁宗立,入为三司户部副使,徙度支,特擢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天圣七年,以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拜枢密副使,寻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明道二年,罢知永兴军,徙郑州。景祐四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次年罢,判郑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惠。曾预修《真宗实录》、《三朝史》,有文集三十卷。见欧阳修《文惠陈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5—1006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拱正。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上言与契丹修好,又自请往使,时论韪之。真宗咸平二年,上疏请重农积谷、任将选兵、慎择守令、轻徭节用、均赋慎刑等。景德初,为陕西转运使,与杨覃不协,徙知郢州,改知洪州,卒于道。全宋诗
朱台符(九六五~一○○六),字拱正,眉山(今属四川)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通判青州,入直史馆,迁秘书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同知贡举,俄出为京西转运副使。景德初为陕西转运使,三年,知洪州,卒于赴任途中,年四十二。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二○六
朱台符(九六五——一○○六),字拱正,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举淳化三年进士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青州。召入直史馆,再迁秘书丞、知浚仪县。咸平元年同知贡举,俄擢太常博士,出为京西转运副使。后入为盐铁判官,改判户部勾院,拜工部员外郎,换度支判官。景德元年为陕西转运使。九月,降知郢州。三年,改知洪州,卒于舟次,年四十二。有集三十卷。《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6—1029 【介绍】: 宋亳州谯县人,字贯之。真宗咸平二年进士。天禧中为右正言,多所论列。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判户部流内铨,厘正铨格,揭示科条。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枢密使曹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再迁礼部侍郎。在政府七年,务抑侥幸,不以名器私人。卒谥肃简。全宋诗
鲁宗道(九六六~一○二九),字贯之,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隆平集》卷六),为濠州定远尉。仁宗即位,迁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天圣七年卒,年六十四(《隆平集》)。谥肃简。《宋史》卷二八六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二○七
鲁宗道(九六六——一○二九),字贯之,亳州谯(今安徽亳州)人。登咸平二年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迁海盐令,改歙州军事推官,通判河阳。天禧初为右正言,多所论列,真宗书殿壁曰「鲁直」。迁户部员外郎,直龙图阁。仁宗天圣初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敢犯颜直谏,为贵戚所惮,目为「鱼头参政」。天圣七年卒,年六十四,谥简肃。《宋史》卷二八六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5 【介绍】: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阳,字习之。张齐贤子。少喜学兵法,通究阴阳、象纬之书。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知富顺监,率郡兵平夷人斗郎春之叛。累迁太常少卿,为鄜延路钤辖兼知鄜州。元昊寇延安,严斥候,籍入而禁出,使老幼并力守御之。再徙永兴军钤辖,兼知邠州。以秘书监致仕。性贪,虽谢事,犹事货殖,以至于卒。全宋文·卷二六九
张宗诲(九六九——一○四五),字习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齐贤第二子。以荫为秘书省正字,四迁至太子中舍,贬海州别驾。历通判河阳、知富顺监、知徐州、代州,卫州。累迁太常少卿,为永兴军兵马钤辖,移鄜延路钤辖,未至,改知邠州,以秘书监致仕。庆历五年五月一日卒,年七十七。著有《安边议》三十卷、文集若干卷,别著《刻漏记》、《花木记》二卷。见尹洙《张公墓志铭》(《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七),又《宋史》卷二六五《张齐贤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18 【介绍】: 宋高邮人,字希颜。真宗咸平五年进士。历著作佐郎、直史馆,迁太常博士、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奏还东平监所侵民田,决古广济河以通运路,罢夹黄河,岁减夫役数万。迁右司谏,徙湖南路转运使。召还,拜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后判司农寺,纠察在京刑狱。有文集。全宋诗
陈知微(九六九~一○一八),字希颜,高邮(今属江苏)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进士。解褐通判歙州。擢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充三司户部判官。景德四年(一○○七)奉使契丹(《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迁判三司都磨勘司,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知制诰(同上书卷八三),又判司农寺,纠察在京刑狱。天禧二年卒,年五十。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三○七有传。全宋文·卷二六九
陈知微(九六九——一○一八),字希颜,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咸平五年进士。通判歙州,擢著作佐郎,直史馆,充三司户部判官。奉使契丹,迁太常博士。判三司都磨勘司,再为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迁右司谏,徙荆湖南路转运使。召还,拜比部员外郎、知制诰。淮南饥,遣知微按抚,使还,判吏部铨,兼刑部。又判司农寺,纠察在京刑狱。天禧二年卒,年五十。有遗集三十卷。《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0—1045 【介绍】: 宋歙人,字谏臣。俞献可弟。少与兄以文学知名。第进士。补安丰尉,调昭州军事推官。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上言请节用,帝纳其言。淮浙盐利不登,命往经度,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除陕西转运使,徙京西,入对言赵振堪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知杭州,潮溢决堤,发卒凿西山石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知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全宋文·卷二七一
俞献卿(九七○——一○四五),字谏臣,歙(今安徽歙县)人。进士及第,补安丰县尉。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经度淮浙盐利,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除陕西转运使,荐范仲淹、明镐可大用。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杭州。发卒凿西山,筑堤数十里以御江潮,民以为便。以刑部仕郎致仕,庆历五年卒,年七十六。见刘敞《公是集》卷五三《俞公墓志铭》,《宋史》卷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嘉谟。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正言、知制诰。以事贬,寻复。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疏龙首渠注长安城。性刚戾,数被挫。为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拜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自号小由基。卒谥康肃,改康端。全宋诗
陈尧咨(九七○~?)(生年据《东轩笔录》卷一四),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擢右正言、知制诰。历知光、开封、永兴、邓、秦、同、天雄、郓、河阳、澶等州府。卒赠太尉,谥康肃。《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封丘人,字世昌。少为吏部令史,上书言事,补临淄主簿。累迁殿中丞。明习文法,清白勤事。太宗至道初,为祠部郎中。真宗咸平间,累擢江南转运使,迁司农少卿,知洪州、徙濠州。以将作监致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惟正(九七二~一○四二),字晦蒙,太原(今属山西)人。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进士,授瀛州司户参军、光化军判官。历知绛、辽、雅、卫、德诸州及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升广南西路转运使。又知解州、晋州,为江东转运使,充三司户部判官。仁宗庆历二年卒,年七十一。事见《蔡忠惠集》卷三八《尚书主客郎中王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