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楚老。第进士。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累擢龙图阁直学士。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卒年八十三。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进士及第,调浦江令,知长沙县。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为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进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拜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历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以荫入官。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提举京城市易务。七年,出知常州。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 【介绍】: 宋高邮人,字伯易。崔希甫孙。口吃,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欧阳修得其所作《感山赋》,示韩琦,琦上之英宗,授国子直讲,不就。王安石当国,献《熙宁稽古一法百利论》,安石延与语。召对,擢光禄丞,知阳武县。寻荐为御史。后历兵、礼部郎中,知颍、润、宣、通四州。致仕卒。
全宋诗
崔公度(?~一○九七),字伯易,高邮(今属江苏)人。以父荫为三班差使。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授和州防御推官,充国子监直讲(《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五)。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知阳武县。九年,自馆阁校勘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二七七)。元丰元年(一○七八),同知礼院(同上书卷二九二)。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知润州。绍圣二年(一○九五),知宣州。四年,知通州,请管勾崇禧观,寻致仕,卒(同上书卷四六五、四八四、四八九)。有《曲辕集》四十篇,二赋百咏(明嘉靖《惟扬志》卷二二),已佚。《宋史》卷三五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五三
崔公度(?—一○八九),字伯易,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用父任,补三班差使。治平二年授和州防御推官、充国子监直讲,以母疾辞。王安石当国,献《熙宁稽古一法百利论》,召对,进光禄丞,知阳武县。熙宁六年,充馆阁校勘。九年,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元丰初,为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除礼部郎中。元祐六年,充徐王府侍讲,闰八月,出知润州。八年,加直龙图阁,改知宣、通州。绍圣四年七月,管勾崇禧观,寻致仕。八月卒。《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虞城人。王尧臣子。神宗元丰三年官水部员外郎,进父遗稿,言父功。神宗嘉之,乃加赠尧臣太师,改谥文忠。以同老为秘阁校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1121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子常。邓绾子。神宗熙宁间进士。哲宗绍圣中,为国史院编修官,撰《神宗史》。徽宗初,力荐蔡京为相。进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讲,修《哲宗实录》。迁吏部侍郎、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累官知枢密院事。仿陕西弓箭手制,募边民置刀弩手,镇抚五溪蛮。后位特进,拜少保,恩典如宰相。
全宋文·卷二七○八
邓洵武(一○五五——一一一九),字子常,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绾子,洵仁弟。第进士,为汝阳簿。绍圣中,累迁至起居舍人。徽宗初,改秘书少监,迁起居郎,力主相蔡京,进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讲,迁刑部尚书。崇宁三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中书侍郎。坐事出知随州,历亳州、河南府。政和中知枢密院,封莘国公。宣和元年卒,年六十五,谥文简。《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宋城人,字仲至。王洙子。清亮有志操,欧阳修器重其文。以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哲宗时曾奉使高丽。领开封,改集贤殿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平生为文至多,所交尽名士。性嗜古,藏书数万卷,手自校正,世称善本。有《广讽味集》。
全宋诗
王钦臣,字仲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洙子。文彦博荐试学士院。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赐进士及第。元丰六年(一○八三),为陕西转运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二)。哲宗元祐初为工部员外郎。奉使高丽,还,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代钱协为开封尹,改集贤修撰,知和州,徙饶州,斥提举太平观。徽宗立,知成德军。卒,年六十七。有《广讽味集》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事见《宋史》卷二九四《王洙传》。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一五八〇
王钦臣,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洙之子。以父荫为大理寺丞,熙宁三年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任开封府判官,徙群牧判官。元丰中,历熙河路转运使、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初,为工部郎中、直秘阁,进太仆少卿,迁秘书监。六年,擢工部侍郎,权吏部侍郎。绍圣元年降知庐州,徙饶州,入元祐党籍,四年斥提举江州太平观。徽宗立,复待制,起知颍昌府。卒年六十七。钦臣生平为文至多,家藏书数万卷。其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二六七、三二〇、三三二、三八七、四〇四、四一五、四六六、四六八、四八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选举九之三、选举三三之二一,《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宋元学案》卷九六,《宋史》卷二九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昌孺。仁宗嘉祐间进士。为广东路提举常平公事。蔡京为户部尚书、平章事,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后徽宗于禁中得其所上书,即擢为吏部员外郎。
全宋文·卷一六六○
萧世京,字昌孺,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元祐中曾上章乞复青苗、免役法。绍圣初,以左朝奉大夫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时蔡京为户部尚书,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元符元年,差管勾剩员,次年,擢为吏部员外郎。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食货一四之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29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姑苏,字子愿。哲宗元祐三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除提辖河东路坑治铸钱,蔡京党王桓欲增监鼓铸,彦恭不忍以此病民,坐罢。久之,复除提点九路坑治铸钱,周行万里,课赢十余倍。拜尚书刑部郎中。遭诬黜监滑州酒事,乞提举江州太平观。除知寿春府,以计招叛将李安,临阵斩剧贼李全,州以无事。金兵南渡,避地辗转数州,至会稽以疾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淦人,字君表。九岁举童子,赐出身。英宗治平间进士。神宗元丰中为御史里行,与李定、舒亶论苏轼,得五品服,领三班院。擢侍御史知杂事、吏部侍郎。以嫚于奉职,铨拟多牴牾,出知潭州。官终刑部侍郎、知宣州。
全宋诗
何正臣,(?~一○九九),字君表,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一○)。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用荐为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擢侍御史知杂事。四年,知审官东院、吏部侍郎。五年,出知潭州(同上书卷三二六)。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历知洪州、饶州、宣州。元符二年卒(同上书卷五○七)。《宋史》卷三二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何正臣(?——一○九九),字君表,一曰君美,临江新淦(今江西新淦)人。九岁举童子,赐出身,复中治平进士第。元丰元年六月,以蔡确荐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三年九月,加直集贤院,擢侍御史知杂事。四年七月,除宝文阁待制、权判刑部,五年二月改判兵部、兼知审刑东院。四月,试吏部侍郎。五月出知潭州。元祐中提举崇福宫,四年七月降知洪州,寻移饶州,诏提举洞霄宫。后历刑部侍郎、知宣州。元符二年三月卒于任。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一四、三二三、三二五、三二六、四三○、五○七及《宋史》卷三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0—1124 【介绍】: 宋衢州常山人,字彦舟。王汉之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历杭州、越州教授。哲宗元祐三年为太学博士。九年请外,通判卫州。入朝编《两朝鲁卫信录》。徽宗立,以荐召对,言“求言非难,听之难;听言非难,察而用之难”。拜吏部员外郎,充国史院编修官。擢中书舍人。崇宁元年,进给事中、吏部侍郎。二年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道削职知舒州。淮右饥,赈活万人。入党籍罢,旋知广州,为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在广三年,颇著声迹。大观元年召赴阙,寻出知洪、滁等州。以疾提举明道宫。恬于仕进,每云“乘车常以颠坠处之,乘舟常以覆溺处之,仕官常以不遇处之,则无事矣”。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王涣之(一○六○——一一二四),字彦舟,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元丰二年,未冠登进士第,特补武胜军节度推官。元祐中为太学博士,通判卫州,入编修《两朝鲁卫信录》。徽宗立,召对,拜吏部员外郎,擢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崇宁初进给事中,除吏部侍郎。入党籍,解职出知舒、广、滁、杭、扬诸州。张商英引为给事中、吏部侍郎。复出守,知中山府,以疾提举明道宫。宣和六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文集三十卷。见程俱《王汉之墓铭》(《北山集》卷三○),《京口耆旧传》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伯修,号闲乐。神宗熙宁间进士。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上言时政,帝善其言。以反对进士习律,出知宿迁县。哲宗元祐初,用苏轼荐,为秘书省校书郎。徽宗立,拜殿中侍御史,上疏为司马光讼冤,又论蔡京等为国之深患,请逐之于外。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籍,监衡州酒税,又削官置郴州。与陈瓘齐名,时号“二陈”。有文集。
全宋诗
陈师锡,字伯脩,时称閒乐先生(《庄简集》卷一六《閒乐先生奏议序》),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民国《建阳县志》卷七)。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哲宗元祐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加秘阁校理,提点开封县镇。罢知解州,历知宣州,苏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俄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籍安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三一
陈师锡,字伯修,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熙宁进士。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出知宿迁县。元祐初,以苏轼荐,入为秘书省校书郎,迁工部员外郎,加秘阁校理,提点开封县镇,罢知解州。以考功员外郎知宣州、苏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改考功郎中,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官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举进士。神宗熙宁中为梓州路提举常平。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郑州,徙利州路转运判官,改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六、三九一、四○四)。五年,为殿中侍御史。六年,出为两浙路转运副使。七年,入为户部郎中(同上书卷四四八、四六○、四七四)。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权尚书刑部侍郎为覆按山陵使(《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三)。后除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未几致仕。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元祐党籍。有《吉凶影响录》十卷,一作八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元祐党人传》卷三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四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中江(今四川中江)人。举进士,熙宁中累官梓州提举常平。元祐元年,除利州路运判。二年,知郑州,改和州路提刑。四年,入为考功郎中。五年九月,迁殿中侍御史,历金、吏、户三部郎中,出知郓州。元符三年,改判南京国子监,加直龙图阁。建中靖国元年,权尚书刑部侍郎。终宝文阁待制致仕。崇宁中列入元祐党籍。著有《吉凶影响录》八卷(存)。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八、四七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一、礼三三之二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郡斋读书志》卷三下,《万姓统谱》卷六五,《蜀中广记》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齐州章丘人,字文叔。李清照父。早年用意经学。神宗熙宁间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通判广信军。历任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京东提点刑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罢职,崇宁元年入元祐党籍。约卒于崇宁四年,年六十一。工词章,论文主“诚”。有《洛阳名园记》。
全宋诗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属山东)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调冀州司户参军、郓州教授。入补太学录,转太学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哲宗绍圣中,通判广信军。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出提点京东刑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一。有诗文四十五卷(《后村诗话》续集卷三),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二七九二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今山东济南)人。时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留意经学,著《礼记精义》十六卷。熙宁九年登进士,调济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绍圣时编元祐章奏,累官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工词章,著有《洛阳名园记》一卷(存)、《永洛城记》一卷、《史传辨志》五卷。见《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八,《宋史》卷二○二、二○五及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61—约1115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国佐,原名公辅。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善治狱。召为宗正寺主簿,请徽宗纳谏。徽宗大观二年拜御史中丞,连上章劾蔡京,建议省冗官。进兵部尚书兼侍读,谏花石纲,请与民休息。出知扬、襄州。蔡京再相,罗织其罪,责为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逾年,遇赦归。
全宋诗
石公弼,初名公辅,字国佐,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明万历《新昌志》卷一○)。徽宗大观中累官御史中丞,劾蔡京,京罢,除兵部尚书兼侍读。出知扬州,移襄州。京再辅政,罗致其罪,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责授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未几,以皇太子赦提举崇道观,卒,年五十五。《东都事略》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三○三七
石公弼,初名公辅,字国佐,越州新昌(今浙江新昌)人。元祐六年登进士第,调卫州司法参军。知广德县,召为宗正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改左司谏,迁侍御史。大观二年拜御史中丞,劾蔡京罪恶,章数十上,遂罢京。进兵部尚书兼侍读。四年,出知扬州,徙襄州。蔡京再相,责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后遇赦归,卒年五十五。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一,《东都事略》卷一○五,《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国佐。越州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初名公辅,累迁述古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持正。第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治狱苛峻。迁江淮发运、陕西转运副使,知广、潭、庆州。哲宗绍圣中,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俄知开封府、瀛州、成都府。徽宗立,上书颇诋时政。后为南京留守,坐上书言事落职。入党籍,卒。
全宋文·卷二五七一
路昌衡,字持正,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起进士,元丰二年为太常博士,四年为开封府司录参军。八年为江淮发运。元祐元年为陕西转运副使,继知广州,徙荆南、潭州、庆州。绍圣中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元符元年以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出知瀛州,徙永兴军,进直学士、知成都。徽宗朝,坐李清臣狱事,责居郢州。起知滁州、定州、复知开封府,徙南京留守。又坐前上书事,落职入党籍,卒。见《宋史》卷三五四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