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酒家  拼音:jiǔ jiā
1.卖酒或供人饮酒的地方。《汉书。卷三七。栾布传》:「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也称为「酒店」。
2.酒保。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唤科)酒家有么?(丑迎科)客官,请楼上坐。(外作上楼科)是好一座酒楼也。」
《漢語大詞典》:酒家胡
原指酒家当垆侍酒的胡姬。后亦泛指酒家侍者或卖酒妇女。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昔有 霍 家奴,姓 冯 名 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 明 程嘉燧 《青楼曲》之四:“碧盌银罌白玉壶,鷫鸘典付酒家胡。”亦省作“ 酒胡 ”。 宋 刘筠 《大酺赋》:“復有俳优 旃孟 ,滑稽 淳于 ,詼谐 方朔 ,调笑酒胡,纵横謔浪,突梯囁嚅。” 明 王世贞 《再过曹甥子念饮畅作》:“主人送客欲就枕,东家酒胡索酒钱。”
《漢語大詞典》:酒家佣(酒家傭)
即酒保。后汉书·李燮传:“ 成 感其义,乃将 燮 乘 江 东下,入 徐州 界内,令变名姓为酒家佣。” 清 王维坤 《寄慰乾一落第》诗:“我軰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佣。” 清 潘耒 《烈士行赠赵义庵》:“ 江 头不见酒家佣, 瀚海 羝羊何日乳。”参见“ 酒保 ”。
分類:酒保
《國語辭典》:酒保  拼音:jiǔ bǎo
旧时指卖酒的人或酒家的侍者。《三国演义》第一回:「正饮间,见一大汉,推著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两人一同上酒楼来,陈大郎便问酒保打了几角酒。」也称为「酒博士」、「酒生儿」。
《漢語大詞典》:酒家保
即酒保。汉书·栾布传:“﹝ 欒布 ﹞穷困,卖庸於 齐 ,为酒家保。” 颜师古 注:“谓庸作受顾也。为保,谓保可任使。”后汉书·杜根传:“因得逃窜,为 宜城 山中酒家保。” 李贤 注:“言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林外:“﹝ 外 ﹞豫市虎皮钱篋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家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 元 揭傒斯 《徐州对酒和曾编修》:“自古英雄得志人,未遇犹为酒家保。”参见“ 酒保 ”。
分類:酒保
《國語辭典》:酒保  拼音:jiǔ bǎo
旧时指卖酒的人或酒家的侍者。《三国演义》第一回:「正饮间,见一大汉,推著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两人一同上酒楼来,陈大郎便问酒保打了几角酒。」也称为「酒博士」、「酒生儿」。
《国语辞典》:酒家女  拼音:jiǔ jiā nǚ
古代意为在饭店、食肆、酒楼等卖酒的女人家,词语感情色彩为中性词。现代意为在酒家陪客人饮酒的女子。词语感情色彩为贬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