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斗不挹酒浆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风之什·大东〉~44~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例句

牛不见服箱,斗不挹酒浆。 韩愈 三星行

《國語辭典》:酒浆(酒漿)  拼音:jiǔ jiāng
酒。《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浆,饮俟于东房。」
分類:酒浆属员
《漢語大詞典》:备酒浆(備酒漿)
古代谓纳女于诸侯为夫人。参见“ 备百姓 ”。
《漢語大詞典》:备百姓(備百姓)
古代谓纳女于天子为后妃。礼记·曲礼下:“纳女於天子曰备百姓,於诸侯曰备酒浆,於大夫曰备埽洒。” 郑玄 注:“姓之言生也。天子皇后以下百二十人,广子姓也。酒浆、埽洒,贱妇人之职。”
《國語辭典》:桂浆(桂漿)  拼音:guì jiāng
美酒。《楚辞。屈原。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南朝齐。谢朓〈游后园赋〉:「陈象设兮以玉瑱,纷兰籍兮咀桂浆。」
《漢語大詞典》:醴酪
(1).酒浆。礼记·祭义:“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醴酪齐盛,於是乎取之,敬之至也。” 孔颖达 疏:“祭祀诸神须醴酪粢盛之属。”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羣孙轻綺紈,下客丰醴酪。”
(2).糖粥。太平御览卷三十引 晋 孙楚 《祭子推文》:“黍饭一盘,醴酪二盂。”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寒食》:“醴酪,大粳米或大麦为之,即今之麦粥,醴即今之餳是也。”
分類:酒浆
《漢語大詞典》:糟浆(糟漿)
酒浆。列子·杨朱:“糟浆之气,逆於人鼻。” 唐 鲍溶 《山行经樵翁》诗:“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城》:“殊无甲兵守,但有糟浆气。”
分類:酒浆
《漢語大詞典》:酏醴
酒浆。吕氏春秋·重己:“其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 南朝 梁简文帝 《临城公夫人停省太子妃令》:“顷者敬进酏醴,已传妇事之则。”
分類:酒浆
《國語辭典》:壶浆(壺漿)  拼音:hú jiāng
用壶盛放饮料或酒。《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分類:茶水酒浆
《漢語大詞典》:壶浆箪食(壺漿簞食)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壶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革车近次,师营 商牧 ,华夷士女,冠盖相望,扶老携幼,一旦云集,壶浆塞野,簞食盈涂。” 宋 苏轼 《新渠诗》叙:“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簞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簞食以迎之。”参见“ 簞食壶浆 ”。
《漢語大詞典》:椒浆(椒漿)
以椒浸制的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汉书·礼乐志》:“勺椒浆,灵已醉。” 唐 王维 《椒园》诗:“椒浆奠瑶席,欲下 云中君 。” 清 朱彝尊 《六聘山中吊晋处士霍原》诗:“祠墓久摧没,末由酹椒浆。”
《漢語大詞典》:瓷罂
盛酒浆等用的陶瓷容器。 前蜀 贯休 《樵叟》诗:“担头担箇赤瓷甖,斜阳独立濛笼坞。” 清 吴允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 万文恭 士和 ,故师事 唐荆川 ,其蒞 江西 饶州 任, 唐 赠以双瓷甖。”
《国语辞典》:缸面酒  拼音:gāng miàn jiǔ
刚酿好的酒。因是首次开启酒缸盖,所汲出的酒浆,故称为「缸面酒」。是全缸中最好的酒。也称为「头刀子酒」。
《國語辭典》:龙勺(龍勺)  拼音:lóng shuò
古代盛酒浆的礼器。柄上刻有龙形。《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
《漢語大詞典》:挠酒(撓酒)
搅和酒浆。汉书·匈奴传下:“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力金留犂挠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径路, 匈奴 寳刀也。金,契金也。留犂,饭匕也。挠,和也。契金著酒中,挠搅饮之。”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回》:“留犁挠酒得戎心,绣袷通欢岁月深。”
《漢語大詞典》:松浆(松漿)
用松脂或松花、松子酿成的酒浆。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六:“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漢語大詞典》:松肪酒
用松脂等酿成的酒浆。 宋 陆游 《野兴》诗:“壶中春色松肪酒,江上秋风槲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