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醍醐  拼音:tí hú
1.从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为油脂状的凝结物,性甘美温润,气味清凉,古以此为纯一无杂的上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兽部。醍醐》:「宗奭曰:『作酪时,上一重凝者为酥,酥上如油者为醍醐,熬之即出,不可多得,极甘美,用处亦少。』」
2.佛教喻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垢待醍醐浴,障要智灯烧。」
3.美酒。唐。白居易 将归一绝诗:「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分类字锦》:挹如醍醐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诗 挹之如醍醐,尽得清凉心。闻之异丝竹,不含哀乐音。
分类:
《分类字锦》:味轻醍醐(味轻醍醐)
范仲淹 斗茶歌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分类:
《國語辭典》:醍醐灌顶(醍醐灌頂)  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将牛奶中精炼出来的乳酪浇到头上。佛家以此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得到启发,澈底醒悟。《西游记》第三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的三个字,好便是醍醐灌顶,甘露滋心。」《红楼梦》第六三回:「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嗳哟了一声,方笑道:『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亦可比喻令人感到清凉舒适。
《國語辭典》:如饮醍醐(如飲醍醐)  拼音:rú yǐn tí hú
醍醐,一种精炼的乳酪,气味清凉。如饮醍醐指听了别人的见解而有所启发,彷佛饮了醍醐一般,让人心里感到舒畅愉快。《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迟衡山道:『少卿妙论,令我闻之如饮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