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65,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243 244 245 246 下一页
释法会(字 云谷 怀 )
僧一斋
僧一沤(字 冬江 )
僧了空( 王 )
僧传慧(字 朗初 )
僧传灯( 叶 字 无尽 号 有门 )
僧传相(字 无为 号 鹿林 )
僧善诱
僧圆复(字 休远 )
僧圆㦂(字 心柏 )
僧圆理(字 云东 )
僧圆镜
僧圣行(号 智河 )
僧大澍(字 时乃 号 懒先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性然(字 宝灯 )释法会(字 云谷 怀 )
僧一斋
僧一沤(字 冬江 )
僧了空( 王 )
僧传慧(字 朗初 )
僧传灯( 叶 字 无尽 号 有门 )
僧传相(字 无为 号 鹿林 )
僧善诱
僧圆复(字 休远 )
僧圆㦂(字 心柏 )
僧圆理(字 云东 )
僧圆镜
僧圣行(号 智河 )
僧大澍(字 时乃 号 懒先 )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读诵篇
性然。字宝灯。东阿杨氏子。世为田家。生而多病。年十七。弃俗被服受戒。夙具利根。顿发至愿。修净业。跪诵华严经九年。键户不出。后忽出游诸方。伏牛五台。南涉吴越。西极秦陇。名山胜刹。皆有足迹。行业精苦。声闻益彰。旋里居香山寺。寺业一新。太守殷君三礼。时为诸生。知师最深。奉之弥谨。师为精舍。立一小阁。栖止其中。复键结脩净。视昔尤勤。诵佛号。饮食寤寐。未尝辍声。寒暑昏晓。未尝就枕。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如是者六十馀年。于公慎行。尝叩之曰。上人口诵弥陀。当生极乐否。师曰。孰为弥陀。孰为极乐。吾心是也。声声相续。念念不忘。自然五蕴空六根净。而莲花现矣。西方极乐。固在刹那。岂悬远哉。于。服其言。谓其有灵窍。非徒事勤苦者。买田一区为供。师风骨棱棱。眉角岩崭。年近期颐。行步距跃。造一坐龛置榻右。时时入中。少坐而笑。忽一日告终。命促殷公。至嘱后事。乃扶服入龛。趺坐而化。生弘治庚申。卒万历癸巳。年九十四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法会。云谷其号也。嘉善怀氏子。二十受具。修天台小止观。往郡之天宁。问所修何如于法舟济公。公曰。夫学以悟心为主。止观之要。不离身心气息。何能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矣。因示以旨要。师力究之。一日受食。食尽而不知。碗忽堕地。猛然有省。恍如梦觉。公与印可。自是韬晦丛林。陆沉贱役。阅镡津集。见明教翁护法深心制行立愿。欲少似之。顶戴礼诵。至终夕不寐。入京。寓天界毗卢阁下。精进行道。尝入定数日不起。三年人无知者。复爱栖霞幽深。结庵于千佛岭下。始为陆五台公见知。时栖霞久废。陆公矢兴复之愿。请师住持。师举嵩山善公应命。移居山最深处。曰。天开岩吊影如初。一时宰官居士。因陆公开导。多造岩参。请师一见。即问。日用事无论贵贱僧俗。入室略无寒温。必展蒲团于地。令其端坐。返观甚至。终日竟夜无一语。临别必叮咛曰。人命无尝无空过日。再见。必问别后用心何如。故荒唐者。茫无以应。即欲见亦不敢近。以慈愈切而规益重。虽无门庭施设。使见者望崖。不寒而慄然。师一以等心相摄。从来接人。软语低声。一味平怀。未尝有辞色。时士大夫归依者。日益众。又不能入山。愿请见者。师以化导为心亦就见。岁一往来城中。至必主回光寺。每至则在家二众。归之如绕华座。师一视如幻化人。曾无一念分别心。故亲近者。如婴儿之傍慈母也。出城多至普德。臞鹤悦公。实出其教。师悯禅道绝响。于嘉靖丙寅冬。乃集五十三人。结坐禅期于天界。学人请问直捷用心处。师曰。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又曰。古人道。终日吃饭。不嚼粒米。终日行路。不踏穿地。终日穿衣。不挂寸丝。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应。有宰官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曰莫更有奇特否。师曰。不得将龟作鳖。师护法心深。不轻初学。不慢毁戒。僧有不律。亦不弃之。委曲引诱进于善。或有干法纪者。师闻不待求而往救。必恳恳当事。乃曰。佛法付嘱王臣为外护。唯在仰体佛心。辱僧即辱佛也。闻者莫不改容。释然必至解脱而后已。然竟罔闻于其人。听者亦未尝以多事为烦。久久皆知出于无缘慈也。了凡袁公未第时。参师于山中。对坐三昼夜不瞑目。师问曰。公何无妄念。公曰。我推我命。无科第子嗣分。故安心委命。无他妄想耳。师曰。我将以公为豪杰。乃一凡夫耳。圣人云。命繇自作。福繇已求。造化岂能拘人耶。于是委示。以改过积德。唯心立命之旨。公依教奉行。竟登进士。有子嗣憨师。为小师时。侍师弥谨。一日请曰。说者谓。某甲寿不长奈何。师曰。寿夭乃生死法。参禅乃了生死法。若一念不生。则鬼神觑不破。造化何能拘之耶。第患不明道眼耳。憨师将北行。师诫之曰。古人行脚。单为提明。己躬下事尔。当思。他日何以见父母师友。慎毋虚费草鞋钱也。其善诱掖人类如此。岁壬申。嘉禾吏部尚书默泉吴公。刑部尚书澹泉郑公。太仆五台陆公。与弟云台。同迎师归故山。诸公。时时入室问道。每见必炷香请益。执弟子礼。紫柏师。同平泉陆公。思庵徐公。谒师叩华严宗旨。师发挥法界圆融之妙。皆叹未曾有。当江南禅道草昧之时。出入多口之地。始终无一议之者。则师操行可知已。师居乡三年。所蒙化者千万计。一夕四乡之人。见师庵中发火。及明视之。师已寂然而逝矣。时万历乙亥正月也。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馀。葬于大云寺右。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
释法会,字云谷,姓怀氏,嘉善胥山人也。幼有逸志,颇厌尘嚣,投邑大云寺出家。初习瑜珈,会每叹曰:欲了生死,乃碌碌衣食邪?年十九,决志操方,乃登坛受具,闻天台小止观法门,专精修习。时法舟济禅师续径山之道,掩观于郡之天宁,会往参扣,呈其所修,舟曰:“止观之要,不依身心气息,内外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岂西来意耶?学道必以悟心为主。”会悲仰请益,舟授以念佛审实话头,直令重下疑情。会依所教,日夜参究,寝食俱废。一日就食,食尽亦不自知,碗忽堕地,猛然有省,恍如梦觉。复请益舟,乃印可。阅《宗镜录》,大悟唯心之旨,从此一切经教及诸祖公案,了然如睹故物。于是,韬晦丛林,陆沈贱役。偶读《镡津集》,见明教大师护法深心,初礼观世音尊,日夜称名十万声。会愿效其行,遂载观世音像,彻宵不寐,礼拜经行,终身不懈。时江南佛法禅道绝然无闻,会初至金陵,寓天界毗卢阁下行道,见者称异。魏王闻之,乃请于西园丛桂庵供养,会住此入定三日夜。居无何,西林永宁请住报恩寺之三藏殿,会危坐一龛,绝无将迎,足不越阃者三年,人无知者。偶有权贵人游至寺,见会端坐以为无礼,谩辱之,会拽杖之摄山栖霞。栖霞者,本梁时开山,武帝凿千佛岭,累朝赐供赡田地。但道场荒废,殿堂为虎狼所穴,会爱其幽深,遂诛茅于千佛岭下,块然独处,影不出山。时有盗侵之,窃去所有,夜行至天明未能离庵,左右人获之,送至,会食以饮食,尽其所有持去,由是闻者感化。太宰五台陆公初仕祠部主政,访古道场,偶游栖霞,见会气宇不凡,雅重之。信宿山中,欲重兴其寺,以会为主持,会坚辞,举嵩山善以应命。善尽复寺故业,建禅堂,开讲席,江南丛林实肇于此,会之力也。道场既开,往来者众,会乃移居于山之最深处,曰天开岩,吊影如初。一时士大夫开风造谒,会目无贵贱,不问道俗,入室必掷蒲圃于地,令其端坐反观本来,甚至终日竟夜无一语,临别必叮咛曰“无空过日”,再见必问“别后用心难易若何”。非深造有得,则茫无以应。盖慈念愈切,绳纠益严,虽无门庭设施,见者望崖不寒而慄。了凡袁公未第时参谒山中,相对默默坐三日夜,但示以唯心立命之旨,奉教唯谨,事详《省身录》。丙寅冬,悯禅道绝响,乃集五十三人结坐禅期于天界,力拔憨山入众同参,指示向上一路。会垂老悲心益切,虽最小沙弥一以慈眼视之,遇之以礼,凡动静威仪无不耳提面命,循循善诱,见者人人以为亲已。寻常示人,特揭唯心净土法门,居恒安重寡言,定力摄持,孤山清修四十馀年,终身礼诵,未尝一夕辍。居乡三载,所蒙化者以千万计。一夜,四乡之人见庵中火发,及明趋视,会已寂然矣,时万历三年乙亥正月五日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茶毗葬于寺右。憨山感其发迹入道因缘,亲蒙开示,礼塔于栖真,因募建塔亭,述其见闻而为之传,推为中兴禅道之祖。惜机语失录,无以发扬秘妙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居大同地藏庵,持戒律,终日闭关宴坐。或施金帛,多不受,受亦随施贫者。苦行三十年,沐浴坐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一沤,字冬江,秀水精严寺僧。萍庵法子黄叶翁云:沤为人鲁钝,有确志,作诗峭秀。雪岭孤松,寒泉瘦石,年二十而夭。有《镜月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太原府忻州人。俗姓王。住华盖寺。遇一僧言其前学皆小乘,当学最上乘,遂苦志励行数年,大彻悟。一日微恙,作偈圆寂。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浙江衢州人,俗姓叶,字无尽,号有门。出家天台高明寺。有《天台山方外志》、《幽溪别志》、《楞严圆通疏》、《维摩无我疏》。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传灯,姓叶氏,衢人。少从进贤映庵禅师薙发,随谒百松法师。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百松瞪目周视,灯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娑授之。生平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卜居幽溪。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者道场地,将有高人,大作佛法,可速迁。”祺不之信,俄而举家病,始惧,乃徙焉。明日灯至,即地立天台祖庭,学侣侁侁。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所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其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前后应讲席,七十馀期。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倡经题者再,泊然顺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传相字无为,号鹿林,桐乡凤鸣寺僧。有薰莸漫藁慕果轩镜园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浙江鄞县人,字休远。工诗。有《延寿寺纪略》、《三友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休远,鄞县兴同寺僧。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圆㦂,字心柏,秀水天宁寺僧。有《青莲居藁》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圆理,字云东,秀水天宁寺僧。有《漫藁二卷》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云东,嘉兴人。出家天宁寺,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平阳府临汾人。早岁出家,悟诸经密旨,曾游隰州石室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解义篇第二之三
释圆镜汾州临县人。早岁出家游心贤首讲肆。得悟诸经密旨。常游平阳府隰州妙楼山石室寺。随缘为众说法。一日至北门瓦窑坡。土凿搆一庵。如龛燕默其中。忽嘱其徒曰吾将归矣。众请其期。曰来日耳。晨兴沐浴更三衣。焚香趺坐说偈而逝。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圆镜,临人也。早岁出家,游心贤首讲肆,悟诸经密旨,常游平阳隰州石室寺,随缘为众说法。一日至北门瓦窑坡,土凿搆一庵如龛,燕默其中,忽嘱其徒曰:“吾将归矣。”众请其期,曰:“来日耳。”晨兴沐浴,更三衣焚香,趺坐说偈而逝。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圣行,号智河,桐乡菩提庵僧。初不知文,苦参十馀年,通词翰。有《山宗绪言麈馀集》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大澍,字时乃,号懒先,南直应天人,嘉善大胜寺僧扈芭弟子性好游擅丹青有瘦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