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6,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祖潮
释祖闻
释绍涛(梅溪 )
释天锡(樗拙 尤 )
释文珦(叔向 潜山老叟 )
释正因( 霹雳 )
释道璨( 无文 )
释云林( 岭 )
释仲颖
释心月(石溪 佛海 王 )
释祖泉(高原 )
释祖礼
释鉴义
释祖钦(雪岩 益彰 )
释妙弘(截流 )
释祖潮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祖潮,嘉熙二年住持湘山报恩光孝禅寺。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八七二
祖闻,理宗嘉熙间僧人。
释绍涛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绍涛,号梅溪,嘉熙中为天台国清寺住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天锡,字樗拙。姓尤氏,晋江人。幼而失怙,羁孤坎凛,有愿空门。年十五,始裂缝掖,从僧道本雉发,绍定己丑登具戒。后忘寝废食,研穷经传,质难𦡱庵之门,辨惑善堂之室,尽获圆顿秘奥。梵音风发,净侣雾溺,从听无地,多席门外,布毳珠珍,波流云委。尝造镇国塔,顶极其精丽,戒坛蠹朽更易一新,开山真觉禅师有先茔一区,于兰若西遍地,号“柘林”,久委榛荆,乃夷地创庐构崇阁五楹,上崇佛像,下列法祖。每岁香会,期以五月,至者如市。又辟硌确为田,以赡庵众颜盘居,为题句曰:“云根琢尽构禅室,石髓流来溉旱田。”盖纪实也。会白松虚席,众迎主之,坐未温席,在位移文,括没缁徒,即拂衣而去,从俗自戢。柳杨桥毁,颜公驰书勉完之,迨尹京回驭灵隐,以殿缘祈公,公抵泉屈。天锡一临讲席,距千万指,殿既就事,上国传耀,由是声誉日新,户屦常满,结系要迎无虚日,得亲炙者幸甚焉。性介而敏,貌温而厉,机锋踸踔,其徒率多依之。庵东皋千柏,而下别无寺,储而香厨,饱祆不告乏绝,道范既隆,信施自至也。以景定癸亥十月九日示寂,寿五十五,腊三十。五七日荼毗,其徒维方拾舍利于烟烬,殖归承天永通塔。咸淳二年丙寅,维方更摭馀闻,次为行传。比丘大全,为立石以垂久远,文具《寺志》。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自号潜山老叟。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閒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0—? 【介绍】: 宋僧。临安于潜人。出家于杭州。生平游历,自湖州、浙东至闽,由金华严陵返越。又至昆陵、阳羡、金陵、淮甸而止,后仍归杭州。遘谗下狱,后得释,遂遁迹以终。工诗,与褚师秀、周密、周璞、仇远等倡和,多山林闲适之作。有《潜山集》。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正因。杭仁和金浦人。姓俞氏。宋嘉定六年生。出胎紫胞琼质。如莲华捧足状。颔下黑子。出数毫盈寸。童年。能先事而知。凡事不学自解。年十五为人已疾。御菑辄验。从季父守常。出家于殊胜寺。精修苦学。胁不至席者三年。每欢局于闻见。儗出游参请。时笑翁堪禅师。道价倾动丛林。师往育王礼焉。翁始阳拒之。命坐下板阅月。一夕闻霹雳声。忽通身汗流。快爽如脱壳。拊掌大笑曰。如是如是。亟入见翁。翁肯之。俾侍左右。因自号曰霹雳。初主徽州黄山之祥符。宋秀王诸孙。蚤所赏识。治精蓝霅水上延之。或又以建康之保宁请。皆不就。寻以父丧。归金浦。迎母入寺中。以孝养终其天年。师受知穆陵最深。赐师号紫衣。宗藩戚畹。下逮闾巷信善。靡不皈依。以为真佛子也。杭既归元。民生理未定。师为粥食饿者。日以千计。每岁佛欢喜日。设无遮会。普资冥福。世祖寻访江南人物。御史中丞崔某言。杭州殊胜寺因长老。有异德。聘不能致。诏侍臣。强起至京。引见说法。称旨。退就集贤院。锡赉优厚。越五年。告老还山。宣授圆明通应禅师。诏公卿大夫名师宿德。设祖道都门外送之。以荣其归。师在京时。当丁亥秋潦。饥民视昨逾甚。杭父老。盻盻然觊师言还。而未得请。飞书勉其徒。悉出衣钵之资。为续艰食。赖全活者甚众。既还山。进诸弟子语之曰。吾老矣。山门营葺缺如。倾囊侧囷。非所靳。将鸠工度料。其相与亟图之。众翕乐以听。各尽其力。不数年。殊胜为之焕然。未几示疾。勉弟子以道曰。吾二十七日去矣。至期端坐而寂。塔全身于后圃。世寿八十五。僧腊六十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隆兴南昌人,俗姓陶,字无文。度宗咸淳间尝主饶州荐福寺。精于禅,亦工诗。有《语录》、《柳塘外集》。
全宋诗
释道璨,字无文,俗姓陶,南昌(今属江西)人。游方十七年,涉足闽浙(《柳塘外集》卷三《送清奚翁序》)。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游东山(同上书卷二《见山楼铭序》)。淳祐八年(一二四八),自西湖至四明,复归径山(同上书卷三《送一侍者归日本序》)。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饶州荐福寺,后移住庐山开先华严寺,再住荐福。为退庵空禅师法嗣。有《柳塘外集》四卷,其中诗一卷(此集宋以来未见著录,清释大雷庆槃访得原本校正,释元宏灯岱因为锓版);又有文集《无文印》二十卷,末附宋维康编《语录》一卷,事见《语录》及妙叶堂刊本《柳堂外集》大雷庆槃序、元宏灯岱跋。 道璨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柳塘外集》为底本,校以清雍正妙叶堂刻本(简称雍正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编为第一卷,辑自《语录》及他书者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八○七三
道璨(一二一三——一二七一),字无文,俗姓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早游白鹿书院,从晦静先生汤巾学,甚见称赏。累举进士不第,遂弃而为僧。游历海内外,尝主开先、荐福诸禅刹。多与士大夫交往,张即之、方逢辰诸人甚重之。咸淳七年卒,年五十九。所著有《无文印》二十卷(存)、《柳塘外集》四卷(存)、《无文和尚语录》(存)。见李之极《无文印序》(本集卷首),及自撰《先妣赠孺人吴氏圹志》、《慈观寺记》诸文。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云林,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结茅黄山,后修复佛岭禅院,造华严楼以居,为开山祖,佛岭遂改曰云岭。与方凤、谢翱有交。《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云林者,不详其里姓。宋淳祐甲辰,来游黄山,结茅其间,此地初名“佛岭”。唐大历中,志满禅师露宿岭上,山虫卫绕,数日不知饥渴,人以为佛也,故名岭。为游山者发足初地,在郡城西北三十里,自歙至太平亦多取道焉,但经行十馀里无居人,行者苦之,及建禅院,岿然林表,四时姜茗,取挡甚便,游侣德之。时事变迁,故院湮废,及云林戾止,知为龙象,修真旧地,乃造华严楼,以居为开山始祖。因以云名其岭,林有《归山诗》云:“沧海麈生望不还,虚空粉碎步方艰。时人欲识今行履,一衲萧然云岭间。”又《答友》云:“搔首何须更问天,此心灰尽不重然。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山中枕石眠。”昧其旨趣,品蹈远引,无惭禅德。方遗民凤寄林诗云:“竹杖芒鞋去未能,鞅尘十丈苦相仍。去来今了三生事,输尔寒岩晏坐僧。”凤为文信国客,与谢皋羽结汐社,林盖方谢旧友云。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仲颖,理宗时僧。见所撰《无文道灿禅师语录序》。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六六
祖泉,号高原,理宗时灵隐寺僧。
释祖礼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七八五
祖礼,理宗时僧。
释鉴义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五一
鉴义,理宗时僧人,住广东海珠慈度寺。见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1287 【介绍】: 宋僧。婺州人,号雪岩。嗣径山。历住潭州龙兴、湘西道林等寺。度宗咸淳五年主袁州仰山寺,名益彰。入元,年腊俱尊,元世祖优礼殷隆。
全宋诗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一二三
祖钦(一二一五——一二八七),号雪岩,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云漳州(今福建漳州)人。少出家,后师径山师范。出世历住潭州龙兴、湘西道林等寺。咸淳五年主袁州仰山,名益彰。入元,世祖优礼之。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见比丘明复编《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中华书局一九八八年版),参陈垣《释氏疑年录》卷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妙弘,字截流,约于理宗淳祐末曾和日僧静照诗(《邻交徵书》初篇卷二释大观《和静照诗韵》诗注),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