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65,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释义砧
释了凡( 乘时 )
释了然
释了用(号 雪机 张 )
释今但(字 尘异 )
释今佛(字 千一 李 )
释今普(字 愿海 朱 )
释今端(字 毫现 蒋 )
释今𪓔(字 角子 黄 )
释以贞(字 纯白 )
释传镫
释体宽
释佛引(字 西来 )
释儒施(字 大力 )
其它辞典(续上)
释三峰(字 于密 号 汉月 )释义砧
释了凡( 乘时 )
释了然
释了用(号 雪机 张 )
释今但(字 尘异 )
释今佛(字 千一 李 )
释今普(字 愿海 朱 )
释今端(字 毫现 蒋 )
释今𪓔(字 角子 黄 )
释以贞(字 纯白 )
释传镫
释体宽
释佛引(字 西来 )
释儒施(字 大力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三峰,字于密,亦号汉月,梁溪苏氏子也。年十五出家,越十年受具戒于灵谷古心。时古心参禅说戒,绕座数百人,见峰来大喜曰:“此子乃法中王,岂但我座前子乎?”居一年辞去,古心亲送之曰:“灵谷有灵,汝当再至。”峰回顾者三,乃往。三峰后参天童为首座,年四十受天童衣拂,法弟子遍江浙。自此灵谷宗派皆承三峰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诗僧
义砧(国初诗僧)。精于杜诗。柳泰斋尝从游。受学杜诗。我成庙命以谚文注解杜诗。间有迂曲处。皆砧所传(𤨏录)。 泰斋寄诗云。十年南北苦相思。有底浮生久别离。何日更参方丈去。焚香细读杜陵诗(本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弟子了凡,当阳靳氏子,总角时依报恩寺广通出家,长习经论,策杖南询遇诲,机教相叩,言中见谛,付与大法,更名乘时,遂续北宗正派,著有《楞严讲录》传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了然者,合肥西门外三里庵僧也。目不识字,口不谭经,但日诵佛号。年七十九,一日趺坐说偈,曰:“我今去,我今去,不向幽泉一直路。直上西方见如来,好认来时真面目。”垂首奄然,与声俱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了用。号雪机。姓张。遂宁人。初为应教。偶出遇天渊和尚。谓之曰。观子气韵堪出家。师曰。吾犹为俗人耶。渊曰。行俗事为俗人。讵在发之有无。遂感悟。弃所业。一衲从渊学禅。久之有得。人欲挽师出世。师摇手曰。不入这[衤呆]社。因结庵而隐。赋诗云。傍树修庵倚翠岑。烟霞缭绕白云深。愚痴祗合栖泉壑。潦倒何妨论古今。怪石溪边涂去迹。浮岚岩下绝来音。太平世界元无事。空自劳劳向外寻。七十二岁。卒于山庵。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但,字尘异。新安(今广东宝安县)人。住罗浮山华首台,为天然和尚第九法嗣。事见清宣统《东莞县志》卷七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佛,字千一。新会人。俗姓李。诸生。礼华首老和尚剃度受具,充芥庵监寺。后事天然老人,为栖贤典客。卒于丹霞。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普,字愿海。广州人。俗姓朱。求天然老人出世受具,入侍丈室,充丹霞化主,后归终雷峰。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端,字毫现。新会人。俗姓蒋。晚随天然主法丹霞,推为龙护园主。久之还雷峰,休老而终。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字角子,新会人。俗姓黄,真佛今如子。九岁成僧,后为天然和尚第七法嗣。继石鉴今覞主栖贤法席。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自栖贤移丹霞,继主海幢。著有《语录》行世。事见冼玉清《冼玉清文集》下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以贞,字纯白,海盐资圣寺僧。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纯白,海盐资圣寺僧。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后百馀年,有传镫者,衡州人,当清乾隆时来栖伏虎岩下,独居虎洞,不出山者二十年。后得檀施,为之结茅于望江亭下定心石边,颜曰“甘露庵”,开辟殿堂,林竹辉映,晨钟夕梵,与漱石泉声清籁相答,幽处静习。又十馀年,行年八十矣,而倡导提持,了无倦色。郡伯喻使君成龙,矜其苦行,为作碑记,勒于岩中,用昭来许。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又体宽者,初为燕都拈花寺禅堂司水,日不暇给,中夜拜诵,历二十年。所履之地,履砖为破,豁然大悟,呈白方丈,为之印可,未几,即付以法席,大弘净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西来,鄞县兴同寺僧。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又有儒施,字大力,宜良人也。本所庵弟子。初入鸡足,四林密茂,人迹罕到,乃辟地结茅。山中初无习静者,建立静室,自儒施始。性素朴直,行止敦厚,有古人风。本修苦行,更习禅那,晚年兼以净土导人,孳孳不勌。将示寂日,自云:“见西方一池,生大莲花,水清蕖碧,花叶无数,一花一人,端坐其中,已亦与焉。”欢欣无既,因合掌向西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