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97,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355 356 357 358 359
杨度( 承瓒、度 字 皙子 号 虎公、虎禅、虎禅师、虎头陀、释虎 )
释华山(字 云泉 陈 )
释慈寿(字 松华 号 幻栖 )
释日照(字 信林 孙 )
释机溥(字 志西 号 月呆 刘 )
释开慧
李释戡( 汰书 字 蔬畦 号 宣倜 )
释定持( 陈 金藏 )
僧果玲
释巨赞( 潘 楚桐、巨赞 字 琴朴 传成 )
释木鱼( 东衡 号 木鱼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宗兴(字 世昌 张 号 富蓄 )杨度( 承瓒、度 字 皙子 号 虎公、虎禅、虎禅师、虎头陀、释虎 )
释华山(字 云泉 陈 )
释慈寿(字 松华 号 幻栖 )
释日照(字 信林 孙 )
释机溥(字 志西 号 月呆 刘 )
释开慧
李释戡( 汰书 字 蔬畦 号 宣倜 )
释定持( 陈 金藏 )
僧果玲
释巨赞( 潘 楚桐、巨赞 字 琴朴 传成 )
释木鱼( 东衡 号 木鱼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宗兴,字世昌。姓张氏,崇庆人也。父万锜,有隐德。母郑氏,梦抚松枝而生。兴赋有殊性,髫年秀发。幼礼上光严寺心维薙度,初习课诵,即问其师曰:“出家如此,还有事否?”心维大异之。年二十四,始受具于宝光慈心。上光严寺者,亦称上古寺,禅林虽启,毗尼无闻。及兴得戒归,一方观感,始重律仪,更励苦行,不惮勤瘁,经营缔造,寺貌聿新。旧有《龙藏》,岁久蠹蚀,颇多残缺,兴为之写补,凡数十百卷,累时经岁,几易寒暑乃告完备。及登主席,百废具举,规制弘大,无异丛林,达士名流,咸与亲近。已而发志南游,参访名宿,光绪癸卯冬归。所證益深,宝光本立驰函相促,即付以法,畀之重任。先是,宝光古刹建自唐时,垂数千年,号为富蓄,人多觊觎。清之季世,新学流行,夺寺设校,所在告控,本立处此,难于应付,知兴精敏彊干,善解方便,必能操纵裕如,兼品德清高,众所推敬。故继席之后,外侮不侵,寺中资积,赖以无损。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杨度(1874-1931) 原名承瓒,字皙子,号虎公、虎禅师、释虎。湘潭人。辛亥后任袁世凯学部副大臣,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后策划恢复帝制,袁氏死,被通缉,后向革命。人物简介
1874-1931.9.17,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湖南湘潭姜畲石塘村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考取秀才。次年(1893年),顺天府乡试举人;二十年、二十一年,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会试期间恰逢公车上书,他亦附和,并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还乡,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华山,字云泉。姓陈氏,乐清人也。生有奇资,气宇清峻。十岁出家于双狮山净济寺,礼允参度为沙弥。初习教乘,敏慧天钟。光绪十一年,听大海讲《弥陀疏钞》,辄能依所闻义,对众敷演。时年近志学,人多惊叹。后得戒于明因寺宝祥。遂游学明州广利寺,从晓柔妙智二师习天台,于弘纲要旨,了然解悟。梵呗之暇,兼嗜文学,吟咏山水,自适性情,尤善绘事。中岁遍游名胜,历蹑讲筵,所至之域,靡然从风。道誉日隆,顾操行刻厉,不欲以辩慧自见。尝闭关于净济寺,忽焉三载。又结茅天台深处,不入尘市者几易寒暑。三十二年春,讲《妙法华经》于台南五峰流庆寺。已而言旋东瓯,复奄关于法华寺。会世变方棘,学风日坏,僧纲不振。州县竞立新学,往往假佛寺为校,提僧产充之,而缁林骚然。始谋自保山方,厌弃牙慧。研穷玄理,博极中外。哲学群书,宗教典籍,天文格致,唯物唯心诸学说,靡弗贯通,会彼万殊,融入佛乘。故发论铮铮,群相折服,始得请于学部,行省自设僧学,立佛教会。前所侵借,率多归返,山启之也。宣统二年春,讲经于灵隐。未几,为谛闲要任佛学编辑,而浙西当湖宝塔寺本山提倡净宗者,又请讲《弥陀疏钞》,法雨缤纷,席不暇暖。后因兴复乡寺,重修白鹤,改为丛林。不数年,果于荒烟中,化为宝坊。佛光道声,与东南诸名刹相晖映。而山竟超然善去,功修俱圆。盖寂于戊午九月二十日也。著有《卐云诗稿》一卷,为当代词家所称赏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慈寿,字松华,号幻栖,汉阳黄氏子。九岁于江夏龙池堂礼福善披剃,初学瑜伽,见日落时便凄然泪下。十五闻雷声得念佛法门。光绪三十年,受具戒于黄州安国寺慧明,始事游参。尝于真寂寺耆旧堂有宏上人问不去不来时䛡,疑情如窒,忽闻墙外人声,豁然有省。遂述偈云:“十年参叩事更奇,无端平地忽生疑。一声打破疑团后,万妙千玄总自欺。”即阅《宗镜序》“真源湛寂,性(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云云,似有證据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日照,字信林,姓孙氏。生而颖异,托迹桑门。年十二,依福善庵谷山薙染,内外经典,锐志研求。光绪二十年,受具于金陵宝华浩净,律学精勤,威仪无忒。旋于焦山讲筵,谛听真义,金山宗匠,参叩玄旨。由是教观双明,禅心独印。复闻通智法师讲《楞严》于维扬万寿寺,径往相依,止息十年。忽生惺悟,刺指书《华严经》八十一卷,《法华经》七卷,血痕犹在,悲愿益深。更礼阿育王释迦舍利,然指两度,信心泼泼,了无恸苦。尝慨念祖庭,栋屋颓败,力任修建,焕然改观。寻徇众请,主席扬州福缘八载,辛勤重造山门、河堤、禅堂、经楼、净室、廊庑七十馀间,将次落成,忽遇狂飙,楼阁倾覆,忿不欲生,赴水几没,以救得苏。复感檀助,劬劳三载,卒复旧模。以辛酉九月三日示寂,春秋四十有八,僧腊三十有六。照戒行森严,生平无倦,《楞严》十卷,晨夕讽诵,寒暑罔间,于禅教莲宗,皆得其奥,念佛利生,望人甚深,开导法化,如瓶泻水,倾心造福,财不私蓄,尤为僧所难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机溥,字志西,号月呆。姓刘氏,乐清人也。母卢氏,感白衣种授子,于怀而孕,既举,常默默如入定僧。才及龇龄随母礼佛,见僧即拜。年十二,游龙门寺,闻邻舍僧诵《弥陀经》,能默记终篇,不遗一字,心有感发,屡欲轶俗。年二十,始从式公薙度,受具戒于大邑明因寺永智,习演教乘,渐得省解。彦恢胜者,永智弟子也。见溥诚笃,付以法衣,及归适龙门山寺。妙能法师方开莲杜,因与斯会,专修净业,道风益著。缁素皈衣,不胜指数。光绪纪元创建净济寺,于郭路双狮山麓。莲会再启,鱼梵之声,六时不绝。内外肃然,不减林东规度。十一年春,延大海法师入寺,崇专讲席,提倡净土宗旨。丁亥三月,应太邑绅耆之请,主明因丈席,频岁宏戒传经,声德远施。莘莘衲子,望风而至。溥性简质,貌度冲和,言语率真,诚心爱物,生平戒律精严,功行超卓。虽事繁形疲,必晚息早起,禅诵不辍,午则随众作苦,载笠荷锄从事蔬圃。有栖贤、百丈遗风。晚岁体气康强,顶骨隆起,色如渥赭,状类肉髻。盖年已七十矣,童颜鹤鬓,目光炯炯,能睹小字藏经。居恒持诵《大悲神咒》甚虔,灵应甚著,凡有祈祷,俱获痊安。宣统二年,寿已八十,为弘戒法,得尸罗弟子,百廿三人,洽符远公莲社之数,故卐莲有“一百廿三人入社,往生都在藕花中”之句。盖由往昔倡导,两寺莲社,功深果熟,故致此兆。溥后五年,果有往生净土之徵,寂前一夕,自谓定中见白衣大士,满身璎珞,乘百宝船大如山,凌空来迎,遂得西向念佛而去。塔于寺左,凤冈之阳。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又开慧者,长沙张氏子。得度于善化长庆,具足于长沙天王。参谒觉清,示以法要,专修戒行。年三十,重兴善化盐厂庵。后诵《法华经》,四十年。光绪丙午冬将寂时,定中见文殊谓之曰:尔诵《法华》功将圆满。喜而诏其徒曰:“吾得见文殊,示我西方。速扫佛殿,助吾诵佛。”如是十馀日夜,声不绝,果见祥光凝空,异香飘然,默默而化,年七十有二。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李释戡(1888年—1961年6月8日),原名汰书,字蔬畦,号宣倜,原籍福建闽县,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久居京师,精通戏曲音律,曾为梅兰芳编剧。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释定持法师,俗姓陈,名金藏,广东省南澳县人。民国十年(一九二二年)辛酉岁十二月初五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澳岛澳前乡盐埋尾渔家,是岛上唯一武进士、清代乾隆年间陈定举之后裔。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果玲,峨眉僧,生卒不详。与赵尧生、林山腴,方鹤斋相友善。有《果玲诗抄》。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原姓潘,名楚桐,字琴朴,东外贯庄人。民国十三年考入江阴师范,后又考入上海大厦大学,曾任金童小学校长,后出家杭州灵隐寺,法名传成,后改名巨赞,先后在金陵、重庆、厦门等地佛学院学习、任教,任广西、桂林月牙山寺主持。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释木鱼,1913年生,2006于温州江心寺圆寂。人物简介
释木鱼,1913年生,浙江省平阳县南田乡石柱村人,俗名毛廷权,后取法号东衡,自号木鱼,系“东衡”二字抽心而成,木鱼亦是佛门的重要法器。1933年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1936年出家江心寺,出家后自号木鱼,任法师升座方丈于江心寺,1998年从江心寺出任杭州灵隐寺方丈。2006年7月28日上午11时20分在温州江心寺圆寂,享年94岁,僧腊七十载,戒腊六十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