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磐石  拼音:pán shí
1.巨大的石头。如:「稳如磐石。」也作「盘石」。
2.比喻稳固的基础。《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3.县名。参见「磐石县」条。
《漢語大詞典》:一柱
(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雷书:“ 大中祥符 间, 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
(2).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 唐 张祜 《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陈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一柱南天欣老健,英雄肝胆福寿全。”
(3).指旧式账簿或清册里的一个项目。旧式账目分旧管(原有的)、新收(新收进的)、开除(支出的)、实在(剩下的)四项,称为“四柱”或“四柱清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拿过来一看,就是 张鼎臣 交出来的盘店那一帐本,内中一柱一柱列的很是清楚。”
《國語辭典》:梁栋(梁棟)  拼音:liáng dòng
本指支撑屋宇的梁木。后用以比喻国家的良才。唐。杜甫〈古柏行〉:「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西游记》第三○回:「那国王见他耸壑昂霄,以为济世之梁栋。」
《國語辭典》:重任  拼音:zhòng rèn
1.重大的责任。《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2.重要的任务。如:「这是一项重任,你好好表现吧!」
《國語辭典》:心腹  拼音:xīn fù
1.心和腹。《战国策。秦策三》:「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
2.比喻忠诚。《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
3.比喻要害。《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乃诏嚣当从天水代蜀,因此欲以溃其心腹。」
4.亲信可靠的人。《红楼梦》第六五回:「贾珍欢喜,将左右一概先遣回去,只留两个心腹小童牵马。」
《國語辭典》:大任  拼音:dà rèn
重大的责任、重要职位。《左传。成公十六年》:「国有大任,焉得专之。」《三国演义》第一二回:「玄德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
《漢語大詞典》:钧衡(鈞衡)
(1).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 亮 赋性愚拙,遭时艰难,分符拥节,专掌钧衡,兴师北伐,未获成功。”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宋 范仲淹 《遗表》:“因恳避於钧衡,爰就班於符竹。”
(3).比喻平衡公正。 唐 高适 《留上李右相》诗:“钧衡持国柄,柱石总贤经。” 孙钦善 校注:“钧衡:平衡,公正。”
《國語辭典》:赑屃(贔屭)  拼音:bì xì
1.用力的样子。《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
2.动物名。龟类,好负重,旧时碑下所刻仙龟怪物即是。
《漢語大詞典》:眷命
亦作“睠命”。 垂爱并赋予重任。《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北史·文苑传·许善心:“保上天之睠命,膺下土之乐推。”旧唐书·肃宗纪:“知皇灵睠命,不敢违而去之;知历数之所归,不获已而当之。”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朕荷皇天眷命,嗣承大统。”
《國語辭典》:阃寄(閫寄)  拼音:kǔn jì
将军受命制事,统有兵权。唐。李讷〈授卢宏正韦让等徐滑节度使制〉:「简自子心,膺兹阃寄,总齐邦事,节制王师。」
《國語辭典》:大才  拼音:dà cái
很有才干的人。《三国演义》第三七回:「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像你这样大才,倒会没有人请教,真正奇怪。」
《漢語大詞典》:梁木
栋梁。亦以喻能负重任的人才。 晋 潘岳 《杨仲武诔》:“魂兮往矣,梁木实摧。” 宋 沈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苍生方愿治,梁木何先摧?” 清 方文 《严子餐招同王宇安等夜集有怀亡友子岸》诗:“梁木早见摧,惻焉伤我心。”参见“ 梁岳 ”。
《漢語大詞典》:梁岳
比喻重要人物。梁,栋梁。丘,指 泰山 。语出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逍遥於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天不憖遗,梁岳頽峻。”一说“ 梁岳 ”即 梁山 ,指 泰山 。参阅文选 李周翰 注。
《國語辭典》:钧轴(鈞軸)  拼音:jūn zhóu
钧,制陶器时所用的转轮;轴,贯穿车轮中心,用以使车轮平顺运转的圆木。「钧轴」比喻秉持要政的人。唐。吕温〈房梁公元龄〉:「大邦钧轴,至则委汝。」唐。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诗:「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閒官寄病身。」
《漢語大詞典》:榱桷
(1).屋椽。《孔子家语·五仪解》:“君子入庙,如右,登自阼阶,仰视榱桷,俯察几筵。” 宋 王安石 《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塔迥埋榱桷,臺荒冻鼓鼙。”
(2).常喻担负重任的人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孝武 山陵夕, 王孝伯 入临,告其诸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北史·长生嵩长生平等传论:“ 平 识具该通,出内流誉,取诸开物成务,盖亦 有隋 之榱桷也。”
(3).与栋梁相对,喻指次要人物。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及其为相也,构致群材,使栋樑榱桷,咸适其用。”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相府一张纸,唤起久屈蠖。诚知有樑栋,未忍弃榱桷。”
《國語辭典》:负重(負重)  拼音:fù zhòng
背负重物或担负重任。如:「忍辱负重」。《文选。卷四六。序。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于春冰,怀御奔于秋驾。」李善注引《邓析子》:「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辔,履冰而负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