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投艰(投艱)
赋予重任。书·大诰:“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 孔颖达 疏:“投掷此艰难之事於我身。” 周秉钧 易解:“投艰,谓任以难事。” 明 王廷相 慎言·保傅:“或问持盈之要,曰:‘苞桑之戒,投艰之忧,心日兢兢也。’” 清 王夫之 宋论·度宗:“且夫拔起而登天位,遗大投艰于眇躬,亦甚难矣。”
《漢語大詞典》:方任
一方的重任,指地方长官的职位。 三国 魏 曹操 《谢袭费亭侯表》:“双金重紫,显以方任;虽不识义,庶知所尤。”三国志·魏志·满宠传“ 凌 支党毁 宠 ” 裴松之 注引《世语》:“ 王凌 表 宠 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方任,方面之任也。”《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方任虽重,比此为轻。” 张铣 注:“方任,谓太守也。言太守虽重,比此司徒侍中之职,太守为轻也。” 唐 权德舆 《送安南裴都护》诗:“莫言方任远,且贵主忧分。” 清 郝懿行 《宋琐言》卷上:“ 义康 少而聪察,及居方任,职事修理,性好吏职,鋭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
《漢語大詞典》:委重
(1).任用倚重。后汉书·梁商传:“於是京师翕然,称为良辅,帝委重焉。”魏书·叱列延庆传:“ 普泰 初, 世隆 得志,特见委重。”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十步之外不能闻也,百步之外不能见也。既已不闻不见,则不得不委重于人。”
(2).委以重任。 宋 苏轼 《赐范纯仁辞免恩命不许批答制》:“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
分類:倚重重任
《漢語大詞典》:栋隆(棟隆)
屋栋高大隆起。易·大过:“象曰:栋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孔颖达 疏:“犹若所居屋栋隆起,下必不橈。”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隶释·汉司隶从事郭究碑:“麟跱清朝,委虵自公,栋隆千里,庶绩艾康。”《文选·卢谌〈赠刘琨〉诗》:“上弘栋隆,下塞民望。” 李周翰 注:“ 琨 能兴復 晋 室,上大夫国家梁栋,下满万人之望也。”《周书·晋荡公护传》:“体道居贞,含和诞德,地居戚右,才表栋隆。”
《漢語大詞典》:贞干(貞幹)
亦作“ 贞榦 ”。
(1).易·乾:“贞者,事之干也。” 孔颖达 疏:“言天能以中正之气,成就万物,使物皆得干济。”因以“贞干”喻支柱,骨干。亦指能负重任、成大事的贤才。庄子·列御寇:“ 鲁哀公 问乎 颜闔 曰:‘吾以 仲尼 为贞干,国其有瘳乎!’”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贞,同楨。” 汉 王充 论衡·语增:“夫三公鼎足之臣,王者之贞干也。” 唐 权德舆 《送商州崔判官序》:“今二千石以宗室贞干,自中臺郎出守,首辟 博陵 崔君 。” 明 文徵明 《乡里祭沈都宪文》:“国失贞榦,乡无老成。”
(2).忠贞干练;贤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太尉 乔 曰:‘古之明君,皆以用贤赏罚为务;失国之主,其朝岂无贞干之臣,典誥之篇哉?’”晋书·谢琰传:“ 琰 字 瑗度 ,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 元 王恽 《凝寂大师卫辉路道教都提点张公墓碣铭》:“ 贞常真人 以师贞干有节,命知宫事。”
(3).指经冬不凋、质地坚致的竹、木。 三国 吴 杨泉 《织机赋》:“贞干修梓,名匠骋工。” 元 虞集 《大龙翔集庆寺正殿小上梁文》:“上栋下宇,方缔构於良工;细桷大杗,并具材於贞榦。”
(4).借指强壮的体魄。
《漢語大詞典》:宠寄(寵寄)
宠信而委托以重任。 唐 裴度 《代李大夫请朝觐表》:“大恩无报,终惧且慙。以至今日,又承宠寄。涓毫未効,齿髮将衰。” 宋 苏轼 《扬州谢到任表》之二:“一麾出守,方愧媮安,十国为连,復膺宠寄,恩荣既溢,慙汗靡寧。”
《漢語大詞典》:金梁
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单注着 东吴国 一员驍将,砍折俺 西蜀 家两条金梁。”
《漢語大詞典》:栋干(棟幹)
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汉书·佞幸传赞:“ 哀 平 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彊,栋干微挠。”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抚寧之勋,实洽朝野,识量局致,栋干之器也。”北史·李灵李顺等传论:“ 顺 则器标栋干,一时推重; 孝伯 风范鉴略,盖亦过人。” 唐 吕道生 《定命录》:“ 魏公 当位极人臣,声名烜赫,热心忠謇,直谅不回,必作栋干,为国元辅。”
《國語辭典》:廊庙器(廊廟器)  拼音:láng miào qì
比喻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的人才。《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许靖》:「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诗:「进乏廊庙器,退非乡曲豪。」
《國語辭典》:翼亮  拼音:yì liàng
辅佐并使其发扬光大。《抱朴子。内篇。对俗》:「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或可以翼亮五帝,或可以监御百灵。」《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公体道明哲,弘犹深远,勋格四海,翼亮三世。」
《漢語大詞典》:重使
(1).负有全权重任的使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如发重使为媾。”后汉书·班固传下:“故自 建武 之世,復脩旧典,数出重使,前后相继。”
(2).加重役使。《商君书·垦令》:“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贱而重使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於食。”
《漢語大詞典》:廊庙具(廊廟具)
指能担负国家重任的栋梁之材。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漢語大詞典》:清庙器(清廟器)
太庙之祭器。喻指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新唐书·李珏传:“宰相 韦处厚 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参见“ 清庙 ”。
《國語辭典》:清庙(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清庙,祀文王也。」本章二句为:「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漢語大詞典》:任臣
(1).委用臣下。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
(2).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
《漢語大詞典》:内枢(内樞)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晋 李轨 《晋泰始起居注》:“ 丹阳 尹 王景文 ……忠规茂绩,实宣国道,宜兼管内枢以重其任。” 宋 陆游 《南唐书·周宗传》:“ 烈祖 受禪, 宗 躐进至内枢使同平章事,迁侍中。时以枢密为内枢者,犹避 吴武王 讳也。”
(2).中书省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中书省:“中书省谓之内枢,亦曰纶阁,又曰纶省,又曰纶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