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寄属(寄屬)
谓委以重任。 宋 曾巩 《左右正言制》:“左右之臣,以言为职。事有得失关於理体,利害繫於人情,或方兆於几微,或已施於命令,论皆可及,谊无不从。选用特殊,寄属惟重。”
分類:重任
《漢語大詞典》:良干(良幹,良榦)
坚实的茎干。 宋 司马光 《杏解嘲》诗:“造物本非我,荣枯那得言。但餘良干在,何必艷花繁。”
良榦:能胜重任的贤臣。榦,桢榦。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吴祐 、 苏章 、 种暠 、 欒巴 牧民之良干, 庞参 、 虞詡 将帅之宏规。”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昔以隐居求志为高士,今以山林之儒为不肖;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晋书·纪瞻传》:“前辅国将军 郗鉴 ,少立高操,体清望峻,文武之略,时之良干。” 清 姚鼐 《咏史》:“牧民岂谓非良干,伐畔何教震友邦。”
《漢語大詞典》:戎重
军事重任。南史·谢晦传:“ 晦 闻疾奔波, 谢瞻 见之曰:‘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明德茂亲,总兹戎重。”
《漢語大詞典》:托重(託重)
(1).谓托付以辅弼重任;倚重。晋书·儒林传·徐邈:“帝嘉其谨密,方之於 金 霍 ,有託重之意,将进显位,未必行而帝暴崩。” 宋 陈傅良 《缴奏张子仁除节度使状》:“陛下方将召见闕庭,行采微、杕杜之礼。曾未及讲, 挺 復致仕。故尤以为传闻失实,屏申奏而不信。岂非託重於 挺 ,爱之欲其生乎?”
(2).承受重担。 明 杨涟 《劾史继偕疏》:“即有赤心急公二三相臣,为皇上分忧託重,已是整理费手。”
《漢語大詞典》:内任
指朝廷中的重任和要职。后汉书·刘玄传:“以 李松 为丞相, 赵萌 为大司马,共秉内任。”北齐书·高叡传:“ 世祖 崩,葬后数日, 叡 与 冯翊王 润 、 安德王 延宗 及 元文遥 奏 后主 云:‘ 和士开 不宜仍居内任。’并入奏太后,因出 士开 为 兗州 刺史。”
《國語辭典》:楹栋(楹棟)  拼音:yíng dòng
1.堂柱和屋梁。《魏书。卷四一。源贺传》:「楹栋平正,基壁完牢。」
2.比喻地位重要的栋梁之才。汉。蔡邕〈荐太尉董卓可相国并自乞閒冗章〉:「辅佐重臣,国之楹栋。」
《漢語大詞典》:负任(負任)
(1).背负,怀抱。国语·齐语:“负任担荷,服牛軺马,以周四方。” 韦昭 注:“背曰负。肩曰担。任,抱也。荷,揭也。”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未齓一年,兄宦王官,提携负任,去 洛 居 秦 。”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道中来,见行有操瓢囊、负任挽车、挈携老弱而东者。”
(2).担负重任。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田居 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
《漢語大詞典》:栋甍(棟甍)
(1).指栋梁。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旗旆流日月,帐庐扶栋甍。”《隐居通议·骈骊三》引 宋 聂子述 《上梁文》:“东里西邻,无復栋甍之接;南贫北富,率为瓦砾之场。”参见“ 栋梁 ”。
(2).比喻担当重任的人物。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诚社稷之元龟,大 汉 之栋甍。” 李贤 注:“甍亦栋也。”
《國語辭典》:栋梁(棟梁)  拼音:dòng liáng
1.房屋的大梁。《庄子。人间世》:「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唐。杜佑《通典。卷一七。选举五。杂论议中》:「大匠构屋,必以大材为栋梁,小材为榱桷。」
2.比喻担负国家重责大任的人。《后汉书。卷五六。张王种陈列传。陈球》:「公为国栋梁,倾危不持,焉用彼相邪?」《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漢語大詞典》:磐维(磐維)
旧指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上:“自少主之承祧,为奸臣之擅命,离间骨肉,猜忌磐维,既輒易於藩垣,復骤兴於兵甲。” 宋 王溥 五代会要·亲王与朝臣行立位:“ 秦王 从荣 位隆将相,望重磐维,委任既崇,等威合异,班位宜在宰相之上。”
《漢語大詞典》:梁楹
梁柱。比喻身负重任的人。新唐书·韦皋等传赞:“ 皋 、 建封 、 弘 本诸生, 震 兴田亩间,未有以异人,及投隙龙驤,皆为国梁楹,光奋一时。”
《漢語大詞典》:铁肩(鐵肩)
比喻勇于承担重任的强者。 明 杨继盛 《大明湖铁公祠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李大钊 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邓拓 《题黄胄〈赛马〉卷》诗:“英雄儿女边疆去,倒转乾坤试铁肩。”
《漢語大詞典》:夕冰
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后以“夕冰”喻因重任在身而心焦如焚。 宋 曾巩 《送郑州邵资政》诗:“夕冰承命出,昼锦过乡来。” 宋 曾巩 《送赵资政》诗:“夕冰分外閫,昼锦过 江 东。”
分類:重任在身
《漢語大詞典》:赠刀(贈刀)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
《國語辭典》:廊庙材(廊廟材)  拼音:láng miào cái
1.建筑廊庙的木材。《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
2.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者。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诗:「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漢語大詞典》:机任(機任)
机要重任。 汉 蔡邕 《鼎铭》:“制詔尚书 朱穆 ,立节忠亮,世篤尔行,虔恪机任,守死善道,不幸而卒,朝廷閔焉。”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帝独召 爽 与 放资 俱受詔” 裴松之 注引《世语》:“ 放 资 久典机任, 献 肇 心内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