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宿莽  拼音:sù mǎng
1.即卷施草。因拔心不死,故称为「宿莽」。《尔雅。释草》:「卷施草,拔心不死。」宋。邢炳。疏:「卷施草,一名宿莽。」
2.隔年的草。《楚辞。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汉。王逸。注:「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曰『宿莽』。」
《國語辭典》:草地  拼音:cǎo dì
1.长满青草的地方。如:「小狗在草地上打滚。」
2.闽南方言。指乡下、农村。如:「草地人」、「他是从草地来的。」
《漢語大詞典》:山草
(1).山中的草。 唐 李益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緑。”
(2).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后汉书·李固传》:“方今之事,復同於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晋书·隐逸传·郭文:“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漢語大詞典》:山薮(山藪)
(1).山深林密的地方。《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 汉 马融 《广成颂》:“乃储精山藪,歷思河泽。”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鸟兽以山藪为家,而豢养於樊笼之中,非其情也。”
(2).山林与湖泽。后汉书·梁冀传:“多拓林苑,禁同王家,包含山藪,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大雅含弘,量苞山藪。” 张铣 注:“言量度广远,可以苞括山藪。”
(3).犹言山野草莽。与“朝廷”、“廊庙”相对。后汉书·谢弼传:“臣山藪顽闇,未达国典。”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既已西渡,尽封还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唯陛下听野人山藪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南齐书·明僧绍传:“山藪之人,政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 戴公 故事耳。”
《漢語大詞典》:郊薮(郊藪)
郊野草泽之地。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凤皇在列树,騏驎在郊藪,羣生庶物,莫不被泽。”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 列子 终於 郑 ,今墓在郊藪。” 明 刘基 《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诗之二:“凤凰麒麟在郊藪,川后岳灵俱效职。” 周咏 《杂诗》:“荆棘满中原,麟凤絶郊藪。”
《漢語大詞典》:蒿艾
(1).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序》:“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南史·恩倖传·纪僧真:“ 僧真 梦蒿艾生满江,惊而白之。”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草野。亦指草野之士。《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收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 唐 韩愈 《南山有高树行》:“汝落蒿艾间,几时復能飞。” 章炳麟 《秦献记》:“其穷而在蒿艾,与外吏无朝籍,烂然有文采论籑者,三川有 成公生 ,与 黄公 同时。”
《漢語大詞典》:蒿藜
(1).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 唐 杜甫 《无家别》诗:“寂寞 天寳 后,园庐但蒿藜。”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蒿藜满眼,楼管劫灰,美人尘土。”
(2).谓住蒿莱盖的房子,吃藜藿做的食物。形容生活贫困。 宋 曾巩 《秋怀》诗:“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难卹。”
《漢語大詞典》:积草(積草)
(1).指草甸。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
(2).存留野草。管子·权修:“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
(3).指贮积饲料。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故此就在万山之中,招兵买马,积草屯粮。”
《漢語大詞典》:野泽(野澤)
山野草泽。后汉书·朱暉传:“﹝ 暉 ﹞自去 临 淮 ,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 唐 刘禹锡 《台城怀古》诗:“宫墙隐嶙围野泽,鸛鶂夜鸣秋色深。”
《漢語大詞典》:藜莠
藜和莠。泛指野草。《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 唐 杜甫 《枯棕》诗:“念尔形影乾,摧残没藜莠。” 宋 陆游 《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犹鬼啸狐嗥于藜莠瓦砾中。”
分類:野草
《國語辭典》:压青(壓青)  拼音:yā qīng
农作中将绿肥作物犁压到土里当肥料。
《漢語大詞典》:青团(青糰)
江 南传统时令食品名。在米粉中拌以野草或树叶之汁做成的团子。
《漢語大詞典》:荒楚
指野草丛木杂生之地。 晋 张协 《杂诗》之九:“溪壑无人跡,荒楚鬱萧森。” 唐 陈子昂 《国殇文》:“恨非其死兮山阿,血流骨积殪荒楚。” 清 汪琬 《玉钩斜》诗:“月观凄凉罢歌舞,三千艳质薶荒楚。”
《漢語大詞典》:藿藜
(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堂下生藿藜,门外长荆棘。”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 明 唐顺之 《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又迭》之一:“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
《國語辭典》:苞稂  拼音:bāo láng
丛生的野草。《诗经。曹风。下泉》:「洌彼下泉,浸彼苞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