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尉景 朝代:东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 【介绍】: 东魏善无人,字士真。高欢姊夫。北魏末,与高欢从杜洛周起事,旋共归尔朱荣,以军功封博野县伯。后随欢起兵信都,以勋戚,常被委重。性贪,欢常诫之。念其军功,仍重用之。历位太保、太傅。东魏孝静帝兴和四年,坐匿亡人,黜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授青州刺史、大司马,卒于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8—551 【介绍】: 东魏河内温人,字遵业。初为怀朔镇省事,与高欢结托甚深。魏孝明帝孝昌中,北州陷落,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仕魏官兼尚书右仆射。高欢入洛,以为大行台尚书,参知军国。东魏孝静帝天平初,除左仆射,与高岳、孙腾等共知朝政。高澄辅政,以赃贿削官。未几起行冀州事。北齐建,以功除司空,坐事免。官至太尉。
全北齐文·卷三
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晋司空南阳王模八世孙。魏孝昌中、尔朱荣以为中军。武泰末,历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前军,行建兴太守;永安初,封平遥县子,仍为大行台郎中,进爵为侯,行相州事,徵为金紫光禄大夫;建明初、兼尚书右仆射;普泰中、为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阳平郡公,出为南岐州刺史;中兴初,献武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除左仆射;兴和中,为北道行台,转尚书令,武定中免,起行冀州事,别封野王县男。文宣授禅,别封须昌县公,除司空,免,寻拜太尉,卒赠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谥曰文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3—568 【介绍】: 北周河南洛阳人,字思敬,小名巨弥。有识略,好《孙子》,解诸国语言。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随深镇压破六汗拔陵、鲜于脩礼等。孝庄帝时,又随元天穆、尔朱天光镇压葛荣、万俟丑奴。宇文泰赴平凉,献谋移都关右,为魏孝武帝西迁,泰专政作准备。西魏时,从泰征战,多有智谋。历迁柱国大将军、后军大都督、雍州刺史。泰死,孝闵帝尚幼,宇文护虽受顾命,名位素下,不能服众。谨久当权势,出为护言,群公始服。封燕国公,迁太傅。武帝保定三年,以为三老。
全后周文·卷五
谨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魏仆射元纂辟为铠曹参军,正光中,广阳王元深引为长流参军,除积射将军。孝昌中,进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孝庄帝即位,除镇远将军,转直寝,拜征虏将军,封石城县伯。普泰初除征北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授大都督,太昌中入关,贺拔岳表为卫将军、咸阳郡守,寻迁夏州防城大都督兼长史,征为关内大都督。从孝武西迁,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进封蓝田县公,大统初拜骠骑大将军、开府,以沙苑功进封常山郡公,寻拜大丞相府长史兼大行台尚书,除大都督、大将军、恒州刺史,入为太子太师,拜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寻镇潼关,加华州刺史,拜司空,进柱国大将军。恭帝即位,除雍州刺史,以平江陵功别封新野郡公,拜大司徒。孝闵受禅,进封燕国公,迁太傅、大宗伯,保定中为三老,天和二年授雍州牧,明年卒,赠雍州刺史,谥曰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572 【介绍】: 北周人。其先高句丽人,字季珉。仕于燕,又归魏,魏孝明帝正光中,起家卫府都督,从尔朱天光镇压万俟丑奴,除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孝武帝西迁,从入关。西魏文帝大统初封巨野县侯。从宇文泰破高欢于沙苑,又战河桥、邙山,皆有功。西魏末,累迁鄜州刺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北周武帝保定初,从平吐谷浑、稽胡、文州氐酋,授梁州总管。天和三年,迁江陵副总管,击退陈将吴明彻百日进攻。迁镇襄州,进位柱国。
尹正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天水人。岳阳王萧警镇雍州时,正为府参军。杜岸欲袭警,正率军擒张缵,俘杜岸。后察称帝,任护军将军,封新野县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南朝陈开国君主。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读兵书,多武艺。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旋代梁称帝,国号陈。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武川人。唐高祖李渊祖父。西魏时从宇文泰讨平曹泥,出战东魏。赵青雀之乱,辅魏太子出顿渭北。西魏文帝大统中累官至太尉,封陇西郡公,与宇文泰、李弼等八人,以功参佐命,时称为“八柱国家”,赐姓大野氏。周受禅,追封唐国公,谥襄。李渊建唐朝,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6—563 【介绍】: 北周昌黎人。豆卢宁养弟。少有识度,与兄宁投宇文泰,以迎魏孝武帝功封新兴县伯。屡从征讨,进骠骑大将军。入北周授鄯州刺史,封沃野县公。武帝保定元年入为司会中大夫,寻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6—582 【介绍】: 北周河南河阴人,字仁庆,一作仁度。初为步兵校尉。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归宇文泰,为中坚将军、奉车都尉。善抚士卒,能得其死力,河桥、邙山之役,以功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州大中正,加侍中,赐姓大野氏。入北周,进爵石保县公。出为河、云、宁等州刺史,有政绩,进位柱国。北周末,拜上柱国。周亡入隋,为隋文帝所重,令皇太子就第问疾,供医药之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9—581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希冯。幼好学,及长博通经史,兼习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丹青,梁宣城王命画古贤像,王褒作像赞,时称“二绝”。梁武帝大同四年为太学博士。入陈,任国子博士,位终黄门侍郎,光禄大夫。所著《玉篇》成书于梁武帝大同九年,仿《说文解字》体例,以反切注音,引书證详加解说,对字形重视篆隶之流变,为《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原书现存残卷,清黎庶昌有影印本。
全陈文·卷十三
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梁大同中,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记室参军。承圣中,监海盐县。敬帝时除金威将军安东临川王记室参军,转咨议。陈天嘉初,补撰史学士,加招远将军。废帝时除镇东鄱阳王咨议参军。宣帝时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除太子率更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黄门侍郎、光禄卿,太建十三年卒,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集十九卷。)
小野妹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日本遣隋使节。隋称苏因高。炀帝大业三年(推古十五年)受圣德太子派遣,以鞍作福利为翻译,首次使隋。炀帝因其国书中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大为不悦。四年,归国,炀帝遣文林郎裴世清等十二人为使随同赴日。同年九月再次使隋,并有遣隋留学生四人、学问僧四人同行。五年,东归。隋文物制度始传入日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昆山人,字嗣宗。李渊镇太原时,引为宾客,授李世民经。及世民即位为太宗,授国子祭酒。后迁散骑常侍。卒谥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76—658 字嗣宗,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隋文帝时从父至并州,以儒行见称。炀帝大业末,入李渊幕府,李世民从之读书。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授齐王府文学,封新野县公。历任酆王府文学、燕王友。太宗贞观间,出为睦州刺史。贞观后期,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高宗永徽五年(654)致仕。卒,谥康。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文续拾》卷二收李义府撰墓碑。《翰林学士集》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张后胤,字嗣宗,苏州昆山人。义宁初,为齐王文学。武德中,擢员外散骑侍郎。贞观间,历官国子祭酒、散骑常侍。永徽中致仕,卒年八十三。诗一首。(《全唐诗》无张后胤诗,传据《旧唐书》卷一八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凤翔将。以名雄边,后为陇州刺史。朝廷遣使至吐蕃,吐蕃谓曰:“唐家称和好岂妄邪!不尔,安得任良辅为陇州刺史?”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自称野人,与杜牧友善,杜牧有《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九。宋范温称其《题筹笔驿》诗“甚壮丽”(《潜溪诗眼》)。《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和汉朗咏集》作野郢展。曾自汴水东归,即兴赋诗。其余不详。《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