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7,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酒量
量才
力量
量材
量度
量度
量度
不自量
分量
德量
斗量
料量
量能
斟量
打量
《國語辭典》:酒量  拼音:jiǔ liàng
饮酒不醉的限度。《宋史。卷二五○。王审琦传》:「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十分大酒量,王太守也最好饮,彼此传杯换盏,直吃到日西时分。」
《漢語大詞典》:量才
亦作“ 量材 ”。 衡量才能。《后汉书·刘恺传》:“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是以 孙氏 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郎潜纪闻卷十四引 清 徐柳泉 诗:“后先持节并量材,玉署仙班例早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又开了几家店舖,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國語辭典》:力量  拼音:lì liang
1.力气。《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萧昊轩因弓弦断了,使不得力量,拨马往原路上跑。」
2.能力。《红楼梦》第一○回:「咱们家里还有力量请的起先生!」
3.作用、效力。《老残游记》第六回:「这棉袍子的力量恐怕比你们的狐皮还要暖和些呢。」
《漢語大詞典》:量材
见“ 量才 ”。
分類:量材
《漢語大詞典》:量才
亦作“ 量材 ”。 衡量才能。《后汉书·刘恺传》:“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 晋 张悛 《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是以 孙氏 虽家失 吴 祚,而族蒙 晋 荣,子弟量才,比肩进取,怀金侯服,佩青千里。”郎潜纪闻卷十四引 清 徐柳泉 诗:“后先持节并量材,玉署仙班例早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又开了几家店舖,把那穷本家都延请了去,量材派事。”
《國語辭典》:量度  拼音:liáng duò
思量、忖度。《董西厢》卷二:「贤家试自心量度!」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只见他摇头侧脑费量度。」也作「量忖」。
《漢語大詞典》:量度
测量;测定。墨子·天志中:“今夫轮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之圜与不圜也。”隋书·儒林传·刘焯:“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覈其根本,穷其秘奥。” 宋 朱熹 近思录卷三:“《语》《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分類:测量测定
《漢語大詞典》:量度
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周礼·地官·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 郑玄 注:“量,豆、区、斗、斛之属;度,丈、尺也。”
《國語辭典》:不自量  拼音:bù zì liàng
过度的高估自己,没有衡量自己的力量。如:「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公司无力承担,别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國語辭典》:分量  拼音:fèn liàng
1.事物的轻重、多寡。《宋史。卷二四二。后妃列传上。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后弟内殿崇班士林,供奉久,帝欲迁其宫,后谢曰:『士林获升朝籍,分量已过,岂宜援先后家比?』辞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骡夫说:『一个人儿不行,你瞧不得那件头小,分量够一百多斤呢!』」也作「份量」。
2.能力的强弱。《朱子语类。卷一三。学七。力行》:「若是大底功业,便用大圣贤做;小底工业,便用小底贤人做。各随他分量做出来,如何强得。」《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弟少时不知分量,自谓尚可琢磨;岂知家遭消索,数年来更比瓦砾犹贱。」
3.权力、地位的大小。如:「他在公司里,是个够分量的人。」
《漢語大詞典》:德量
道德涵养和气量。世说新语·雅量“顾看 简文 ,穆然清恬”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帝( 简文 )举止自若,音颜无变, 温 每以此称其德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为相,务以厚重镇止浮竞,时人称其德量。” 清 《过锡山赠郭夔一》诗:“至人恢德量,涵纳不可穷。”
《漢語大詞典》:斗量
形容数量之多。 唐 刘禹锡 《泰娘歌》:“斗量明珠鸟传意,紺幰迎入专城居。”
分類:数量
《漢語大詞典》:料量
(1).称量。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贫且贱。及长,尝为 季氏 吏,料量平。”
(2).估计;猜度。 唐 李涉 《送颜觉赴举》诗:“ 颜子 将才应四科,料量时辈更谁过。” 清 姚念曾 《一枝春》词:“料量心事,算情重,也难凭据。” 叶敬常 《和哲夫罗冈探梅原韵》:“冥想幽香终我与,料量寒萼为君开。”
(3).安排;处理。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汝一切料量安妥后,即载其槥回 苏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金凤 媳妇是个细腻风光,便叫他料量盐米。” 孙中山 《致国民党党员书》:“﹝ 孙文 ﹞乃命 汪精卫 至 上海 ,料量此事。”
《漢語大詞典》:量能
衡量才能。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以此明臣之志,在於量能知分,非敢荀且避事也。” 明 刘基 《郁离子·麋虎》:“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劳之,用其长而避其缺。”
《國語辭典》:斟量  拼音:zhēn liáng
斟酌评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北齐书。卷二。神武帝纪下》:「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
分類:酌量估量
《國語辭典》:打量  拼音:dǎ liàng
1.审察、端相。《红楼梦》第六回:「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是那里来的。」《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二人便抬高眼睛,把姚文通打量了半天,趁势同他勾搭著说话。」也作「打谅」。
2.估计。宋。范成大 甘雨应祈三绝:「说与东江津吏道,打量今晚涨痕来。」《红楼梦》第一九回:「你们也不必装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