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韦泓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京兆人,字元量。初为议郎。西晋末,遭逢丧乱,流移洛阳,往依应詹。詹为营伉俪,置居宅,并荐诸元帝。帝即辟之,位至少府卿。詹卒,泓感詹生成之惠,遂制朋友之服,终身祭之。
淳于量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1—582 【介绍】: 南朝陈建业人,字思明。有干略,善骑射。初事梁元帝,随王僧辩平侯景,封谢沐县侯。出为都督、桂州刺史。后归陈武帝,位开府仪同三司。陈文帝天嘉中,华皎联合北周兵反陈,量与吴明彻等率军讨平之,并降周将拓跋定。宣帝时,封始安郡公。官终南兖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5—719,或646—720 【介绍】: 唐杭州盐官人,字弘度。幼孤贫,励志好学,及长精《三礼》、《史记》。擢明经第,累迁国子司业、修文馆学士。玄宗为太子,无量兼侍读,撰《翼善记》以进。及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数上书陈得失。请誊校搜补内府图书,诏无量主其事,不数年,四库完治。卒谥文。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四
无量字宏度。杭州盐官人。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司业兼修文馆学士。元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为丽正殿直学士。开元八年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极量。中印度人也。神龙元年乙巳。五月二十三日。于广州制止道场。以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證义。出大佛顶如来密因脩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一年十卷。此盖灌顶部中一品也。既传译。未及进上。会其国遣使。以王命追摄。谓其擅出秘密经本故也。遂以梵本。泛舶西归。而此土所留者。独译本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极量。中印度人也。梵名般剌蜜帝。此言极量。怀道观方随缘济物。展转游化渐达支那(印度俗呼广府为支那。名帝京为摩诃支那也)乃于广州制止道场驻锡。众知传达祈请颇多。量以利乐为心。因敷秘赜。神龙元年乙巳五月二十三日。于灌顶部中诵出一品。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译成一部十卷。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释迦稍讹。正云铄祛。此曰云峰)译语。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循州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證译。量翻传事毕。会本国王怒其擅出经本遣人追摄。泛舶西归。后因南使入京。经遂流布。有惟悫法师资中沇公。各著疏解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建昌人,字伯量,号洞源,一作桐源。朱熹弟子。不事科举,学者翕然尊之。有《四书衍说》。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吕量,号石林道人(《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三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41 【介绍】: 宋应天府人,徙居杭州馀杭,字公量。太宗端拱二年进士。补济阴尉。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扰边,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还,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累擢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坐交通周怀政,出知光州,再贬和州团练副使。复为翰林学士、给事中。仁宗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坐事罢。复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卒谥文肃。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等集。
全宋诗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字公量,馀杭(今属浙江)人。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补济阴尉。试学士院,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奉使陕西,绘《西域图》以献。改开封府判官,坐决狱失实,降监洪州税。起知建昌军,三司盐铁判官,改起居舍人、知制诰。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寇准罢相,出知光州。丁谓贬,起知筠州,更虔、滁、苏三州。还知审刑院,出知扬州。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为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罢知扬州、应天府。以太子少傅致仕。康定二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五五)。谥文肃。有《愚谷》、《银台》、《中书》、《中枢》等集,已佚。《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五五、《咸淳临安志》卷六五并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原名玄,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后徙杭州馀杭县(今浙江临安东旧馀杭)。端拱二年进士。历直史馆、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加史馆修撰,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后知应天府,以太子少傅致仕。庆历元年八月卒,年七十四。谥文肃。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集,又有《中书》、《翰林》二制集。《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五。
章公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宽夫。性嗜学。仁宗嘉祐中从欧阳修、曾巩游。隐居读书,绝意仕宦。神宗熙宁间王圭荐之不起。卒年七十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量,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知密州(《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釜(?~一一三○),字元量,淮水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进士(《宋历科状元录》卷四)。权通判河中府(《摛文堂集》卷七),知筠州(《大隐集》卷二)。徽宗政和末知真州,坐席间戏语免官(《挥麈录》后录卷八)。高宗建炎四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程嘉量,休宁(今安徽)人。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进士(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宏中。少有远志,尝与弟欧阳昌邦入青原山,著《决胜兵要经》进于朝廷。自宁乡县令转阳山县令。高宗绍兴间,有盗结当地少数民族为乱,元量率民兵夜屯富连严佛寺,期至天明出而破之。盗夜劫其寺,元量与战不利,被执身死,民祠祀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釜,字君量,号随斋,金坛(今属江苏)人。纲孙。以荫入官,主管江东安抚司机宜文字,通判饶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历知兴国军、池州、湖南提举、广西运判、知广州。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擢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四),迁兵、礼、吏三部尚书兼侍读,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京口耆旧传》卷七。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张釜,字君量,号随斋,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纲孙。淳熙五年进士。淳熙末知池州,绍熙间历湖南提举、广西运判、知广州。入为殿中侍御史,力排道学。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擢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见所作《刊华阳集跋》及《桂林水月洞题名》、《广州九曜石题名》,《宋会要辑稿》食货二八之四○、食货六二之七二、职官四五之三七、刑法一之五八,《京口耆旧传》卷七,《宋史》卷三七、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新建人,字元量,号竹斋。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宁宗嘉定间除吏部架阁,改大理司直,终添差江西抚干。时真德秀为安抚,深器重之。性至孝,有节操。诗为洪迈所推赏。有《竹斋诗集》。
全宋诗
裘万顷(?——~一二一九),字元量,号竹斋,江西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明嘉靖《江西通志·人物志》)。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授乐平簿(《慈湖年谱》卷一)。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除吏部架阁。七年,迁大理寺司直,寻出为江西抚干,秩满退隐西山。十二年再入江西幕,未及一月卒于官所。有《竹斋诗集》三卷,至明代始有刊本。事见本集附录宋杨简《大理司直裘竹斋墓志铭》、吴潜《乞裘竹斋幸元龙遗泽表》。 裘万顷诗,以宜秋馆刊裘氏裔孙裘镜秋手校之《宋人集·甲编》三卷、附录一卷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断句一联附于卷末。
李嘉量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0—1224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仲平,一作平仲。李嘉谟弟。以兄任入仕。累官通判遂宁府、叙州。居官勤于职事,怡于荣利,以此见知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