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金牌  拼音:jīn pái
1.宋朝驿传中有金字牌急脚递,以木牌朱漆金字,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馀里。有军前机速处分,则自御前发下,称为「金牌」。见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一》。后金牌指皇帝发给官员以示其职权,或使其可便利行事的信物。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身居台省,职掌刑名,势剑金牌,威权万里。」
2.运动竞技得第一名的奖牌。如:「奥运体操项目的金牌,大都由共党国家领得。」
《国语辞典》:虎符金牌  拼音:hǔ fú jīn pái
皇帝赐予宠信之臣或功臣,可行使最高权力的虎头形金牌。《董西厢》卷八:「虎符金牌腰间挂,英雄镇著普天之下,諕得逆子贼臣望风的怕。」也称为「虎头牌」。
《国语辞典》:金牌虎符  拼音:jīn pái hǔ fú
金牌,皇上所颁赠的信物。虎符,古代军人当作信物的虎形兵符。金牌虎符指皇帝赐予宠信的臣子或功臣,使其可行使最高权力的信物。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我将这金牌虎符都袖褪者,唤相公早醒些,快迭。」
《漢語大詞典》:十二道金牌
见“ 十二金牌 ”。
《國語辭典》:十二金牌  拼音:shí èr jīn pái
金牌,宋代用来传递赦书或最紧急命令的金字牌。十二金牌指宋秦桧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正与金作战的岳飞回京。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后用以形容情况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國語辭典》:十二金牌  拼音:shí èr jīn pái
金牌,宋代用来传递赦书或最紧急命令的金字牌。十二金牌指宋秦桧以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正与金作战的岳飞回京。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后用以形容情况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漢語大詞典》:势剑金牌(勢劍金牌)
皇帝授予大臣全权处理要案的两种信物。势剑,尚方剑。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
《漢語大詞典》:牌金
金牌。古代官员的一种身分凭证。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官花压帽牌金小,宫锦裁袍綬綵齐。”
《國語辭典》:铜牌(銅牌)  拼音:tóng pái
1.铜质的牌子。经常用来制成各种形状的奖牌,上面刻字,可作奖品或纪念品,便于保存陈列。
2.比赛中的第三名。竞赛时,通常颁发铜质的纪念牌给第三名,故以铜牌称第三名。
《漢語大詞典》:牌纛
用作仪仗的金牌和大旗。 唐 王建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诗之三:“隔月太常先习乐,金书牌纛彩云中。”
《国语辞典》:带牌走马(带牌走马)  拼音:dài pái zǒu mǎ
带牌,佩带御赐金牌。走马,有权使用铺马。带牌走马比喻拥有最高权力。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是朝廷钦差,带牌走马肃政廉访使,你向前来一剑挥之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