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花红(花紅)  拼音:huā hóng
1.旧俗遇有喜庆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红绸来表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2.本指喜庆时赏赐给他人的钱物,后泛指犒赏物及奖金。《平妖传》第二二回:「只要男家财礼多,并望花红谢礼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将来见了煤,赚了钱,怎样拆给他花红,怎样谢给他酬劳?」
3.企业团体所分的红利。
《國語辭典》:红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业之盈馀分享给经理人或员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金钿(金鈿)  拼音:jīn diàn
镶金花的头饰。南朝陈。徐陵 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钿,横榴宝树,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唐。王建〈寻橦歌〉:「重梳短髻下金钿,红帽青巾各一边。」
《漢語大詞典》:钿蝉(鈿蟬)
妇女贴于面颊的蝉形金花。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啼妆半贴鈿蝉,手语斜飞金雁。”
(1).筝饰。亦借指筝。 唐 温庭筠 《赠弹筝人》诗:“鈿蝉金雁皆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 明 徐霖 《绣襦记·鸣珂嘲宴》:“排场寂,看鈿蝉金鴈,锦茵狼籍。” 清 陈维嵩 《冬闺》词:“有恨篝前银鸭睡,无情筝上鈿蝉啼。”
(2).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蝉形发饰。 宋 汪藻 《醉落魄》词:“结儿梢朵香红扐,鈿蝉隐隐摇金碧。”
《漢語大詞典》:花诰(花誥)
用金花罗纸书写的诰命。封赠大臣之母或妻时用之。 明 高明 《琵琶记·强就鸾凤》:“娘万福,娘万福,看花誥纹犀轴。”
《漢語大詞典》:钿钗(鈿釵)
(1).金花、金钗等妇女首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张凤翔 闻难,尽出所有衣服,并其家人鈿釵枕镜,列於小厅,将献行在。” 清 纳兰性德 《摊破浣纱溪》词之三:“环佩祇应归月下,鈿釵何意寄人间。”
(2).借指妇女。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琼想幽閒,鲜结鈿釵之伴。”
《漢語大詞典》:金花诰(金花誥)
古代以金花绫罗纸书制的赐爵封赠的诰书。 宋 杨万里 《郭汉卿母挽诗》:“未拜金花誥,空悲玉树郎。”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命妇类》:“妇人誥,谓金花誥。”
《漢語大詞典》:翠花钿(翠花鈿)
镶嵌着珠宝翡翠的金花首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鈿。”元史·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綬、玉佩,各执寳盖,舞唱前曲。”
《漢語大詞典》:鬓钿(鬢鈿)
插戴于鬓髻的金花。 南朝 梁简文帝 《茱萸女》诗:“杂与鬟簪插,偶逐鬢鈿斜。”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六四:“曾将如意舞当筵,獭髓新调侧鬢鈿。”
《漢語大詞典》:金花烛(金花燭)
饰有金花的蜡烛台。梁书·羊侃传:“ 大同 中, 魏 使 阳斐 ,与 侃 在北尝同学,有詔令 侃 延 斐 同宴。宾客三百餘人,器皆金玉杂寳,奏三部女乐,至夕,侍婢百餘人,俱执金花烛。”
《漢語大詞典》:钿璎(鈿瓔)
金花、贝片、玉珠之类饰物。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摇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國語辭典》:五花官诰(五花官誥)  拼音:wǔ huā guān gào
古代帝王封赠命妇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为「五花官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我将著五花官诰,驷马高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那时你受用著五花官诰,七宝香车。」
《国语辞典》:钿头云篦(钿头云篦)  拼音:diàn tóu yún bì
篦,细密的梳子。钿头云篦指梳子上有云纹且两头镶嵌金花宝饰。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漢語大詞典》:华爪(華爪)
亦作“ 华蚤 ”。 天子车盖四周所附的金花。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爪,黄屋左纛。”
《國語辭典》:甸儿(甸兒)  拼音:diàn ér
一种古代妇女的发饰。束在发根,能使头发成束。《金瓶梅》第二○回:「这䯼髻重九两,他要打一件九凤甸儿,一件照依上房戴的。」
《漢語大詞典》:赏花红(賞花紅)
科举中式,名列前茅者,例插金花披红,谓之“赏花红”。《初刻拍案惊奇》卷十:“曾有一首《黄鶯儿》词,单道那三等的苦处……鼓声到此如春梦,高才命穷,庸才运通。廪生到此便宜贡,且从容一边站立,看别个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