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重货(重貨)
指金银等贵重财物。西京杂记卷五:“钱,重货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丧廉耻之操,兴争竞之端,相取重货,密结怨隙。” 宋 叶适 《夫人陈氏墓志铭》:“有司索文书验视,不酬。吏取重货,持不肯决。”
《漢語大詞典》:折干(折乾)
(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乾,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2).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规讽:“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 赵佩如 常宝坤 《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卷。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明史·兵志二:“折乾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抗疏:“凡官吏,恣婪索,尽无遗。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敲剥灾民,抛妻卖儿。”
《國語辭典》:丝带(絲帶)  拼音:sī dài
以丝织成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鐻鍝
穿耳而垂带金银耳环。为古代少数民族的装饰。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衽鐻鍝之君。” 李贤 注:“山海经曰:‘ 神武罗 穿耳以鐻。’ 郭璞 注云:‘金银器之名,未详形制。’……《埤苍》曰:‘鍝,锯也。’案今夷狄好穿耳以垂金寳等,此并谓夷狄之君长也。”参见“ 鐻耳 ”。
《漢語大詞典》:鐻耳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文选·左思〈魏都赋〉》:“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闕。” 张铣 注:“髽首、鐻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
《漢語大詞典》:贞金(貞金)
贵重金属。多指金银等。 唐 令狐楚 《为人谢端午赐物等状》:“篋中盈綵丝之索,桉上满贞金之器。”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之二:“必资乎鸿笔丽藻,刻乎贞金翠珉,然后可以充足人天,发挥龙象。” 唐 崔致远 《别纸·三相公》:“此皆相公啟导睿慈,庇安戎律,使贞金鍊火,免销耗於毒烟;直才摧霜,更敷荣於圣日。”
《漢語大詞典》:鐻耳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文选·左思〈魏都赋〉》:“髽首之豪,鐻耳之杰,服其荒服,敛衽魏闕。” 张铣 注:“髽首、鐻耳,皆夷人也。豪、杰,谓酋长。”
《國語辭典》:足色  拼音:zú sè
1.金、银的成色十足。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休恋足色金和银,休想夫妻百夜恩。」《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催徵》:「及至倾销起解,元宝从无足色。」
2.比喻完美无缺。《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老媳寻得一头亲,难得恁般凑巧!第一件,人材十分足色。」
《漢語大詞典》:毬杖
亦作“ 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
《國語辭典》:钑镂(鈒鏤)  拼音:jí lòu
用金银在器物上镶饰花纹。宋。载侗《六书故。卷四。地理》:「钑,苏合切,细镞金银为文也。」
《漢語大詞典》:斗钿(鬥鈿)
亦作“鬭鈿”。 用金银珠宝镶嵌制成的首饰。 南唐 张泌 《思越人》词:“鬭鈿花筐金匣恰,舞衣罗薄纤腰。”
《漢語大詞典》:资尽(資盡)
指金银货币。尽,通“ 贐 ”。吕氏春秋·务本:“临财物资尽则为己,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 陈奇猷 校释引 王念孙 曰:“尽读为賮。”
《國語辭典》:十诫(十誡)  拼音:shí jiè
犹太教、基督教的十种戒约。相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亲自授予摩西,作为同以色列人订立的约法。包括崇拜唯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不可制造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名字、须守安息日为圣日、须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證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财物等。
《國語辭典》:书帕(書帕)  拼音:shū pà
书籍与手帕。明朝官场中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后来改用金银珠宝,仍称为「书帕」。《明史。卷二五八。毛羽健传》:「臣两月来,辞却书帕五百金,臣寡交犹然,馀可推矣。」《金瓶梅》第三六回:「今日有东昌府下文书快手往京里,顺便稍了一封书帕来。」
《漢語大詞典》:酒衣
(1).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
(2).酒迹渍染之衣。
《漢語大詞典》:宝镂(寶鏤)
指珠玉金银雕制的工艺品。《宋书·陆徽传》:“歷宰金山,家无宝鏤之饰;连组珠海,室靡璫珥之珍。”《宋史·乐志十四》:“宝鏤精鏐,册鐫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