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56,分211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6  47  48  4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合金
后金
金衔
金象
金绣
金玉声
金簪
金锁甲
金箧
金券
金数
金姿
金铄
金碎
红金
《國語辭典》:合金  拼音:hé jīn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元素,其中至少一种为金属元素所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具实用性,如钢为铁和碳的合金,黄铜为铜、锌的合金。由两种主要元素组成的合金为二元合金,以此类推。
《漢語大詞典》:后金(後金)
明 万历 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 建州 女真贵族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后即汗位,国号 金 ,史称 后 金,以与十二、十三世纪女真族建立的 金 代区别。为 清 前身。
《漢語大詞典》:金衔(金銜)
金属的马勒口。亦借指马。 唐 白居易 《对酒吟》:“金衔嘶五马,鈿带舞双姝。” 宋 徐铉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之二:“抱瓮何人灌药畦,金衔为尔驻平堤。” 元 宋旡 《唐人四马卷》之一:“金衔初脱齿新齐,蹄玉无声赤汗微。”
分類:金属
《漢語大詞典》:金象
亦作“ 金像 ”。 金身佛像。晋书·吕光载记:“又进攻 龟兹城 ,夜梦金象飞越城外。 光 曰:‘此谓佛神去之,胡必亡矣。’” 北魏 杨炫之 《洛阳迦蓝记·永宁寺》:“初掘基至黄泉下,得金象三十躯。” 唐 孟浩然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分類:佛像
《漢語大詞典》:金绣(金繡)
金丝刺绣。 后蜀 欧阳炯 《贺明朝》词:“碧罗衣上蹙金绣。覩对对鸳鸯,空裛泪痕透。” 元 尹廷高 《馆娃宫》诗:“金绣鸳鸯緑锦裀,水精帘底浄无尘。”
分類:金丝刺绣
《漢語大詞典》:金玉声(金玉聲)
喻他人声音或诗文优美动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比金玉声。”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唐 白居易 《题故元少尹集后》诗之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骈字类编》:金簪
南北朝 萧纲 代乐府三首 其一 楚妃叹 金簪鬓下垂,玉箸衣前滴。
唐 韦庄 闺怨 良人去淄右,镜破金簪折。
《漢語大詞典》:金锁甲(金鎖甲)
以金线连缀甲片而成的精细锁子甲。 唐 杜甫 《重游何氏》诗之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緑沉枪。”《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 明 王世贞 《戚大将军入帅禁旅》诗:“ 细柳 尚虚金锁甲,前茅时缓碧油幢。”
《骈字类编》:金箧
隋书列女传:谯国夫人洗氏,皇后以首饰及宴服赐之。夫人并盛金箧,并梁、陈赐物。岁时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汉风俗通:旧说岱宗上有金箧玉策,能知人年寿修短 武探策得十八,因倒读曰八十,其后果寿八十。李峤方周降禅碑:储算玉斗,赐龄金箧。
又侍宴应制诗:祚遥金箧里,歌奏玉筐前。
《漢語大詞典》:金券
(1).铁券的美称。帝王赐大臣的信物。北史·节义传·尧君素:“朝廷又赐金券,待以不死, 君素 卒无降心。”新唐书·苑君璋传:“ 高祖 遣 鴈门 人 元普 赐金券,会 頡利 亦召之,意犹豫。”金史·熙宗纪:“七月甲午, 回鶻 遣使来贡……丁酉,赐 宗弼 金券。”
(2).能直接兑换黄金的票证。 廖仲恺 《钱币革命与建设》:“现时金之流通,几全借纸币或金券,而金之本身,藏诸国库。”
《漢語大詞典》:金数(金數)
谓秋令。 唐 刘禹锡 《早秋集贤院即事》诗:“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分類:秋令
《漢語大詞典》:金姿
指佛像。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金姿寳相,永籍闲安。” 吕延济 注:“金姿寳相,言佛之灵象也。” 南朝 梁 萧统 《会旨解法身义》:“金姿丈六,亦是法身。” 明 许三阶《节侠记·订访》:“礼金姿,瞻寳相,百道毫光,映七寳雕牀闪闪。”
分類:佛像
《漢語大詞典》:金铄(金鑠)
谓金为火所销。语本史记·天官书:“火与水合为焠,与金合为鑠,为丧,皆不可举事。”艺文类聚卷三十引 南朝 陈 周弘让 《答王裒书》:“云飞泥沉,金鑠兰灭。” 宋 范仲淹 《铸剑戟为农器赋》:“鏌耶之锋,冰销於倏然;辕门之器,舍鑠於斯须。” 元 舒頔 《题山中所有》诗:“火流金鑠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貍。”
《骈字类编》:金碎
物类相感志:金遇铅则碎。
《骈字类编》:红金(红金)
贯休赠造微禅师诗:药转红金鼎,茶开紫阁封。惠洪何退翁会宿龙兴诗:地炉拥红金,妙语容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