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56,分211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黄金徽
量金
金尺
金掷
金悬
金魄
金錍
金路
金珂
金睛
金刚杵
金体
卯金刀
负金
荡金
《漢語大詞典》:黄金徽
金饰的琴徽。借指琴。 唐 刘禹锡 《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寄王右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诗:“一闻丘中趣,再抚黄金徽。”
分類:金饰琴徽
《漢語大詞典》:量金
用量器计量黄金。喻不惜重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虽倾城量金,珠玉盈河,不能得此宝。” 前蜀 卢延让 《樊川寒食》诗之二:“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骈字类编》:金尺
隋书律历志:高祖曰:万物人事。非五行不生,非五行不成,非五行不灭。故五音用火尺,其事火重。用金尺则兵,用木尺则丧,用土尺则乱,用水尺则律吕合调,天下和平。 方物志:金尺石在南昌郡。
施肩吾 金尺石诗 丹砂画顽石,黄金横一尺。人世较短长,仙家爱平直。
《骈字类编》:金掷(金掷)
齐已寄答武陵何支使诗见玉颓下。
《漢語大詞典》:金悬(金懸)
亦作“ 金县 ”。 金鼓之乐。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张铣 注:“金悬,谓金鼓之乐也。”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明堂乐颂·嘉荐乐》:“节动轩越,声流金县。” 唐 魏徵 《五郊乐章·雍和》:“金悬夕肆,玉俎朝陈。”
分類:金鼓鼓之
《漢語大詞典》:金魄
(1).金之精;纯金。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臺榭房宇,悉以金魄为饰,虽无日月而逾三光。”《宋书·周朗传》:“金魄翠玉,锦绣縠罗,奇色异章,小民既不得服,在上亦不得赐。” 北齐 刘昼 新论·正赏:“堂珠黻幌,缀以金魄。”
(2).指满月。 唐 沈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玉流含吹动,金魄度云来。”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王琦 注:“金魄者,是言满月之影,光明灿熳,有似乎金,故曰金魄也。” 唐 白居易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诗:“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分類:满月纯金
《漢語大詞典》:金錍
见“ 金鎞 ”。
《漢語大詞典》:金鎞
亦作“ 金錍 ”。亦作“ 金篦 ”。
(1).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头,用来刮眼膜。据说可使盲者复明。《涅槃经》卷八:“如目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周书·张元传:“其夜,梦见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
(2).古代妇女的一种金质首饰。亦可用以梳发。 唐 寒山 《诗》之三五:“罗袖盛梅子,金鎞挑笋芽。”《三国志平话》卷中:“夫人将过带,见一红绒头,用金錍儿挑之,上有詔书。” 明 陆采 《明珠记·会内》:“羞将白髮金篦拢,闷把菱花照病容。”
(3).弹筝用的金属刮板。 元 李唐宾 《望远行》曲:“闷拂银筝,暂也那消停,响瑶阶风韵清…… 高力士 诉与实情,金鎞儿諕的人孤另。”
《漢語大詞典》:金路
亦作“ 金輅 ”。
(1).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鉤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 郑玄 注:“金路,以金饰诸末。”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饗、射、祀还,饮至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輅,其高视金輅减六寸。”
(2).借指帝王。 唐 窦弘余 《广谪仙怨》词:“胡尘犯闕衝关,金輅提携玉颜。”参见“ 五路 ”。
《漢語大詞典》:五路
(1).亦作“ 五輅 ”。(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周礼·春官·巾车:“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钓,樊缨九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木路,前樊鵠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文选·潘岳〈藉田赋〉:“五輅鸣鑾,九旗扬斾。” 李善 注:“周礼曰: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2)古代王后所乘的五种车子,即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周礼·春官·巾车:“王后之五路,重翟,锡面朱緫;厌翟,勒面繢緫;安车,彫面鷖緫,皆有容盖;翟车,贝面组緫,有握;輦车,组輓,有翣羽盖。”旧唐书·儒学传下·祝钦明:“《三礼义宗》明王后五輅,谓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輦车也。”
(2).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墨子·经说下:“知而不以五路,説在久。”
《漢語大詞典》:金珂
(1).马勒上的金属饰物。 唐 独孤申叔 《汉文帝却千里马赋》:“喷玉勒而沫素,鸣金珂而响清。” 唐 李元纮 《绿墀怨》诗:“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
(2).借指马。 唐 韩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横飞玉盏家山晓,远蹀金珂塞草春。”
《漢語大詞典》:金睛
闪金光的眼睛,形容眼光敏锐。《西游记》第八回:“卷臟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漢語大詞典》:金刚杵(金剛杵)
原为古 印度 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也采用作为表示摧毁魔敌的法器。用金、银、铜、铁等为之,长八指到十二指,中间为把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的刃头。法苑珠林卷四:“前风轮坚固不可沮坏,有 大洛那力 人以金刚杵击之,杵碎,风轮无损。” 许地山 《空山灵雨·愿》:“愿你为降魔金刚杵,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亦省称“ 金刚 ”。《大日经》卷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骈字类编》:金体(金体)
五灯会元:十六祖罗㬋罗多尊者。行化至室罗筏城。有河名曰金水。其味殊美。中流复现五佛影。祖告众曰。此河之源。凡五百里。有圣者僧伽难提。居于彼处。佛志一千年。当绍圣位。语已。领诸学众。溯流而上。至彼见僧伽难提居于彼处。安坐入定。经三七日。方从安起。祖问曰。汝身定耶。心定耶。提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提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如金在井,金体常寂。
《國語辭典》:卯金刀  拼音:mǎo jīn dāo
刘字的拆写。如:「他姓刘,卯金刀刘。」
《漢語大詞典》:负金(負金)
(1).怀金;携金。 汉 焦赣 《易林·随之晋》:“负金怀玉,南归嘉国。”
(2).欠钱。晋书·艺术传·隗炤:“﹝ 龚 使者﹞於是告 炤 妻曰:‘吾不相负金也,贤夫自有金耳,知亡后当暂穷,故藏金以待太平。’”
《韵府拾遗 侵韵》:荡金(荡金)
皇甫松大隐赋:鸥泛空而点雪,月零波而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