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审鉴(審鑒)
(1).审察借鉴。 三国 蜀 诸葛亮 《正议》:“昔在 项羽 ,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鑊,为后永戒。 魏 不审鉴,今次之矣。”
(2).仔细鉴别。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鄙体、俗体,能审鉴诸体,委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
《國語辭典》:品鉴(品鑑)  拼音:pǐn jiàn
品评鉴别。《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上。李义府传》:「既主选,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利,不复铨判,人人咨讪。」
分類:评定鉴别
《漢語大詞典》:考课法(考課法)
考核、鉴别官吏优劣的法令。汉书·京房传:“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詔使 房 作其事。 房 奏考功课吏法。”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帝纳其言,即詔作考课法。”宋史·选举志六:“州县於进丁、入老,收落失实,以故课役不均,皆守令弛职,可申严《考课法》。”参见“ 考课 ”。
《漢語大詞典》:考课(考課)
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晋 世 杜预 议攷课, 鎦毅 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
(1).检查收成。国语·周语上“耨穫亦於籍”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课之。” 汪远孙 《国语发正》:“孟子:‘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考课,即省敛也。”
(2).指征敛的优等。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3).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 明 丘浚 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则 有虞 之制也。”
(4).指考核学生的成绩。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漢語大詞典》:钜眼(鉅眼)
巨眼。比喻锐利的鉴别能力。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三:“然则 鲍 ( 鲍超 )固人杰,公( 黄翼升 )亦鉅眼矣哉。”
《漢語大詞典》:甄察
审察鉴别。《旧唐书·魏玄同传》:“岂直愧彼清通,昧於甄察,亦将竭其庸妄,糅彼棼丝。”
分類:审察鉴别
《國語辭典》:识货(識貨)  拼音:shì huò
能鉴别东西好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这个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所以乡里起他一个混名叫张识货。」
《漢語大詞典》:铨镜(銓鏡)
评选鉴别。 南朝 梁 王筠 《为第六叔让重除吏部尚书表》:“然后可以銓镜流品,平均衡石。”北史·郭祚传:“是时 孝文 鋭意典礼,兼銓镜九流。” 唐 元稹 《韩皋吏部尚书赵宗儒太常卿制》:“夫銓镜万品,不无倦勤。”
分類:评选鉴别
《漢語大詞典》:威裁
令人敬畏的鉴别力。南史·梁吴平侯景传:“ 景 居州清恪,有威裁,明解吏职,文案无壅,下不敢欺,吏人畏敬如神。”
分類:敬畏鉴别
《漢語大詞典》:铨别(銓别)
衡量鉴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銓别。”
分類:衡量鉴别
《漢語大詞典》:铨取(銓取)
鉴别选取。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立为江西派之説者,銓取或不尽然。”
分類:鉴别选取
《漢語大詞典》:巨眼人
指见识高、鉴别能力强的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所以重君者,怪姊妹惟识富家儿;欲人知脂粉綺罗中尚有巨眼人耳。”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江艮庭先生》:“《泰誓》,今文古文皆有之, 汉 儒皆诵习之, 马 郑 皆为之注。自 东晋 伪古文出,则有《泰誓》三篇,世无巨眼人,皆翕然信奉,以为 孔 壁古文。”
《漢語大詞典》:酒董
(1).酒具的总称。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其内茅屋二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贮图书、史籍、笔、墨、砚瓦、酒董、茶具其中,为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所。”
(2).指精于鉴别酒味的人。 清 曹寅 《南辕杂诗》之八:“ 娄江 酒董别酸甜,上第 青 齐 落二三。”
《漢語大詞典》:鉴选(鑑選)
亦作“鉴选”。 鉴别评选。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二章:“ 剑平 和 四敏 都被选作展览品的鉴选人。”
分類:鉴别评选
《國語辭典》:知人论世(知人論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语本《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指为了了解历史人物,而论述其时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诗传序〉:「以诗證史,有裨于知人论世。」后亦指评断人物的优劣和议论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马不鸣相诮,于知人论世之道,尤为疏谬。」
《国语辞典》:火花试验(火花试验)  拼音:huǒ huā shì yàn
将试验材料放在砂轮上磨擦,而由产生的火花来鉴别金属种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