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瑶钗(瑤釵)  拼音:yáo chāi
珍贵的玉钗。唐。元稹《莺莺传》:「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折钗(折釵)
见“ 折釵股 ”。
《漢語大詞典》:折钗股(折釵股)
书法上对转折的笔划,要求笔毫平铺而笔锋圆劲,如钗股弯折仍体圆理顺,因以为喻。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用笔如折釵股……折釵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宋 陆游 《醉中行草数纸》诗:“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 唐 人折釵股。”亦省作“ 折釵 ”。 宋 陆游 《西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骈字类编》:钗斜(钗斜)
唐 李远 立春日 钗斜穿䌽燕,罗薄剪春虫。
《漢語大詞典》:翠钗(翠釵)
翡翠钗。 南朝 梁 刘孝绰 《淇上戏荡子妇》诗:“翠釵挂已落,罗衣拂更香。” 唐 李商隐 《蝶》诗之二:“为问翠釵釵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廻。” 宋 贺铸 《绿头鸭》词:“翠釵分、银牋封泪,舞鞋从此生尘。”
分類:翡翠
《骈字类编》:钗上(钗上)
唐 张祜 洞房燕 乍疑钗上动,轻似掌中回。
唐 韦庄 宫怨 钗上翠禽应不返,镜中红艳岂重芳。
唐 林宽 长安即事 翡翠鬟欹钗上燕,麒麟衫束海中犀。
唐 李商隐 蝶三首 其二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韵府拾遗 漾韵》:陈后主洛阳道诗自怜钗上缨不叹河边草
分类:钗上
《國語辭典》:雀钗(雀釵)  拼音:què chāi
雀形的头钗。南朝梁。何逊〈嘲刘咨议〉诗:「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國語辭典》:钗头凤(釵頭鳳)  拼音:chāi tóu fèng
1.词牌名。属双调。宋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偶遇,曾填钗头凤以志感慨。
2.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陆游因母逼离其妻,后又相逢,彼此感慨怅惘,悲念不已。
《漢語大詞典》:钗荆(釵荆)
荆枝代作之钗。贫苦妇女的饰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裙布釵荆今已竭,萱花椿树连摧折。”参见“ 釵荆裙布 ”。
《漢語大詞典》:钗荆裙布(釵荆裙布)
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贫困。语出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梁鸿 妻 孟光 ,荆釵布裙。”红楼梦第五七回:“因 薛姨妈 看见 邢岫烟 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釵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説给 薛蟠 为妻。”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钿钗(鈿釵)
(1).金花、金钗等妇女首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张凤翔 闻难,尽出所有衣服,并其家人鈿釵枕镜,列於小厅,将献行在。” 清 纳兰性德 《摊破浣纱溪》词之三:“环佩祇应归月下,鈿釵何意寄人间。”
(2).借指妇女。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琼想幽閒,鲜结鈿釵之伴。”
《國語辭典》:花钗(花釵)  拼音:huā chāi
1.妇女的头饰。《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一品翟九等,花钗九树。」《宋史。卷一五一。舆服志三》:「龙凤花钗冠,小大花十八株,应皇太子冠梁之数。」
2.接花树时所用的嫩枝。
《漢語大詞典》:分钗(分釵)
见“ 分釵断带 ”。
《國語辭典》:分钗断带(分釵斷帶)  拼音:fēn chāi duàn dài
金钗分成两段,衣带断为两截。比喻夫妻离异。也作「分钗破镜」。
分類:离异夫妇
《漢語大詞典》:钗裙(釵裙)
首饰与衣裙。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革保歇图差》:“而奸差从中作鬼,调停劝解,釵裙估值,米穀代钱,而穷民小舍无不因之为害。”
分類:首饰衣裙
《漢語大詞典》:钗朵(釵朶)
钗头镶饰的珠宝。 北周 庾信 《春赋》:“釵朶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
分類:钗头珠宝
《漢語大詞典》:钗符(釵符)
见“ 釵头符 ”。
《國語辭典》:钗头符(釵頭符)  拼音:chāi tóu fú
旧时在端午节配戴用来避邪的五色头巾。也作「钗符」。
《漢語大詞典》:古钗(古釵)
(1).古人用的钗。 唐 张籍 《古钗叹》:“古釵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復得。” 唐 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釵头。”
(2).亦作“ 古釵脚 ”。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唐 韦续 《书品优劣》:“ 李阳冰 书似古釵倚物,力有万夫。” 宋 周越 《法书苑》:“ 颜鲁公 与 怀素 同学草书於 鄔兵曹 ,或问曰:‘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兵曹 有之乎?’ 怀素 以古釵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