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东韵》:钗虫(钗虫)
文天祥诗夜堂烘蜡缀钗虫
《漢語大詞典》:钗泽(釵澤)
首饰和润发之脂膏。 汉 冯衍 《与妇弟任武达书》:“唯一婢, 武达 所见,头无釵泽,面无脂粉,形骸不蔽,手足抱土。” 宋 陆游 《山房》诗:“戒婢无劳事釵泽,课奴相率补陂塘。”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四和林卿韵》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骈字类编》:钗垂(钗垂)
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 鬓动悬蝉翼,钗垂小凤行。
《骈字类编》:双钗(双钗)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四十四 妆成浑欲认前朝,金凤双钗逐步摇。
《漢語大詞典》:凤凰钗(鳳凰釵)
一种贵重的金钗。钗头上饰以凤凰形。语本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使 翔风 调玉以付工人,为倒龙之珮,縈金为凤冠之钗,言刻玉为倒龙之势,铸金钗象凤皇之冠。” 唐 于濆 《古宴曲》:“十户手胼胝,凤凰釵一隻。” 南唐 李建勋 《春词》:“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釵。” 宋 乐史 《绿珠传》:“刻玉为倒龙珮,縈金为凤凰釵。”
《漢語大詞典》:钗环(釵環)
钗簪与耳环。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鉵:“金虫,出 利州 山中,蜂体緑色,光若金星,里人取以佐妇釵环之饰。”《水浒传》第四九回:“插一头异样釵鐶,露两个时兴釧鐲。”
分類:耳环
《漢語大詞典》:鬓钗(鬢釵)
插戴于鬓髻的首饰钗子。《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鬢釵斜坠,须凤髻而如花倚药栏;玉貌频舒,素娥眉而似风吹莲叶。” 后蜀 阎选 《虞美人》词:“小鱼衔玉鬢釵横,石榴裙染象纱轻,转娉婷。”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二○一:“龙蕋鬢釵先拔去,倩人布施木浮图。”
《骈字类编》:珠钗(珠钗)
梁元帝谢东宫赉花钗启九宫之珰岂真黄香之赋三珠之钗敢高崔瑗之说 崔瑗三珠钗赋元正上日百福孔灵鬓发如云乃象取金三珠璜钗摄媛赞灵
《漢語大詞典》:钗鸾(釵鸞)
首端有鸾状镶饰物的钗。 清 黄遵宪 《都踊歌》:“貽我釵鸞兮餽我翠螺,荷荷!” 钱仲联 笺注:“ 苏鶚 杜阳杂编:‘ 唐 同昌公主 有九鸞釵。’ 李商隐 诗:‘鸞釵映月寒錚錚。’”
分類:首端饰物
《國語辭典》:插钗(插釵)  拼音:chā chāi
1.以钗插于发中。唐。王维 扶南曲歌词五首之五:「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
2.古代男女相亲时,如男方中意,则以钗插于冠髻中,表示同意婚事。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漢語大詞典》:钗子(釵子)
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漢語大詞典》:钗梳(釵梳)
簪钗与梳篦。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四:“私缝黄帔捨釵梳,欲得金仙观里居。”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粧臺不临生暗尘,那更釵梳首饰典无存也。”
分類:梳篦
《漢語大詞典》:金钗客(金釵客)
妓女。因其头戴金钗,故称。 唐 李贺 《残丝曲》:“緑鬢年少金釵客,縹粉壶中沉琥珀。” 王琦 汇解:“金釵客,指女子。”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我本要秦楼夜访金釵客,我与你审问个明白。”
《漢語大詞典》:钗珥(釵珥)
(1).钗为发饰,珥为耳饰。泛指妇人的首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羽篇:“宫人争以鸟所吐金为釵珥,谓之辟寒金。”
(2).泛指聘物。 明 徐渭 《赠妇翁潘公序》:“是岁翁来家,乃遂以长女见许而赘某,某釵珥之礼,略具而已。”
《漢語大詞典》:折钗股(折釵股)
书法上对转折的笔划,要求笔毫平铺而笔锋圆劲,如钗股弯折仍体圆理顺,因以为喻。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用笔如折釵股……折釵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宋 陆游 《醉中行草数纸》诗:“堂堂笔阵从天下,气压 唐 人折釵股。”亦省作“ 折釵 ”。 宋 陆游 《西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