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45,分90页显示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钟漏并歇
钟灵毓秀
钟榼
钟窠
钟硿硿焉
钟隶
钟礼郝法
钟逵
钟口
钟柞
钟徐丘
钟钲
钟肇政
钟张馀烈
钟瘦胡肥
《漢語大詞典》:钟漏并歇(鐘漏並歇)
比喻年老衰残。 唐 沈即济 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鐘漏并歇,筋骸俱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老身鐘漏并歇,残年向尽。”参见“ 鐘鸣漏尽 ”。
《國語辭典》:钟鸣漏尽(鐘鳴漏盡)  拼音:zhōng míng lòu jìn
夜半钟响,计时的沙漏或水漏已残。指深夜。汉。崔寔 政论:「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比喻残年、晚年。「钟」文献异文作「钟」。《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隋书。卷六二。柳彧传》:「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國語辭典》:钟灵毓秀(鍾靈毓秀)  拼音:zhōng líng yù xiù
形容能造育杰出人才的环境。《红楼梦》第三六回:「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
《骈字类编》:钟榼(钟榼)
凉州记:吕纂咸宁三年,胡人发张骏冢,得玉箫、玉尊、玉笛、玛瑙钟榼。
《骈字类编》:钟窠(钟窠)
明一统志:钟山在铜梁县西南一十里,有池,大旱不涸。相传民有发池,见大钟冉冉而没,遗迹成池,俗谓钟窠。
《高级汉语词典》:钟硿硿焉
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
《骈字类编》:钟隶(钟隶)
酉阳杂俎:百体中有悬针书、垂露书、芝英隶、钟隶、鼓隶。
又周兴嗣千字文:杜藁钟隶。
《分类字锦》:钟礼郝法(钟礼郝法)
世说: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分类:娣姒
《國語辭典》:钟馗(鍾馗)  拼音:zhōng kuí
民间传说中能驱妖逐邪的神。相传唐明皇久病未瘉,病中梦见一大鬼吃一小鬼,大鬼自称为「钟馗」,首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与明皇除尽世间妖孽。明皇醒后,病竟痊瘉,于是命吴道子绘巨眼、多髯、黑衣冠的钟馗像,贴于门上驱鬼,后流行于民间。见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钟馗》。
《骈字类编》:钟口(钟口)
周礼考工记注见铣间下。又豫章古今记:钟口江在高安县西南也。
《韵府拾遗 陌韵》:钟柞(钟柞)
考工记:钟侈则柞。
《漢語大詞典》:钟徐丘(鍾徐丘)
歇后语。谓暗中侵吞经手财物。《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 吕祥 先在京师,凡是替 狄希陈 买办东西,狠命克落,喜得 狄希陈 不大会得算帐,两三年里边,他也‘钟徐丘’了好几两银。” 黄秋肃 校注:“歇后语。《百家姓》中有‘钟徐丘骆’,这里节去骆字。骆,‘落’字的借音,即经手银钱,暗中侵吞。”
《骈字类编》:钟钲(钟钲)
元史顺帝纪:自制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造木为匮,阴,藏诸壶其中,运水上下。匮上设西方三圣殿,匮腰立玉女,持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更,而殿无分毫差。当钟钲之鸣,狮凤在侧者皆翔舞。
《漢語大詞典》:钟肇政
(1925- )小说家、翻译家。台湾桃园人。台湾大学肄业。曾在东吴大学任教。后主编《台湾文艺》。著有长篇小说《鲁冰花》《浊流》(三部曲)、《台湾人三部曲》,中篇小说《摘茶时节》,短篇小说集《轮回》及译作《歌德自传》等。
《分类字锦》:钟张馀烈(钟张馀烈)
钟张之盛,馀烈之奇。
分类:
《分类字锦》:钟瘦胡肥(钟瘦胡肥)
张怀瓘书断:刘德升,字君嗣,桓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行狎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