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8,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6  77  78  7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别藏
积储
钱贯
贮蓄
市钱
租更
闲钱
无名钱
蚨母
钞票
顶首
存储
撩丁
赔款
九陌钱
《漢語大詞典》:别藏
(1).另外贮存。汉书·张安世传:“ 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大盛,乃辞禄。詔都内别藏 张氏 无名钱以百万数。”南史·张瓌传:“出为 吴兴 太守。 瓌 以既有国秩,不取郡奉。 高帝 敕上库别藏其奉,以表其清。”
(2).指另外贮存的钱。 宋 苏辙 《〈元祐会计录〉序》:“用兵之费一日千金,虽内帑别藏时有以助之,而国亦惫矣。”
(3).指葬埋。 唐 韩愈 《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 涂 进 韩氏 门,伏哭庭下曰:‘叔父且死,几於不能言矣,张目而言曰:吾不可无告 韩君 ,别藏而不得 韩君 记,犹不葬也。’”
《國語辭典》:积储(積儲)  拼音:jī chú
储存。如:「停水区的居民已积储了日常用水。」
《漢語大詞典》:钱贯(錢貫)
(1).穿钱的绳子。后汉书·翟酺传:“仓穀腐而不可食,钱贯朽而不可校。”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又以钱贯繫杖脚。”
(2).指成串的钱。 唐 元稹 《赠吕二校书》诗:“共占花园争 赵辟 ,竞添钱贯定秋娘。”
《漢語大詞典》:贮蓄(貯蓄)
(1).储存,积聚。 唐 白居易 《唐故湖州长城县令赠户部侍郎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燿家邦。” 宋 曾巩 《读书》诗:“施行虽未果,贮蓄岂非良。”
(2).指储存的物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一节:“ 金太宗 下诏说:‘今年大丰收,没有贮蓄,怎么备饥荒?’”
(3).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多指存到银行里。 鲁迅 《伪自由书·航空救国三愿》:“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画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的说寓救国于娱乐之中。”
(4).指积存的钱。 鲁迅 《徬徨·孤独者》:“虽然他向来一有钱即随手散去,没有什么贮蓄。”
《漢語大詞典》:市钱(市錢)
(1).旧指分量较轻的私铸钱,其价值低于官铸的制钱。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钱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旧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称钱。
《漢語大詞典》:租更
指田赋和践更的钱。后汉书·陈龟传:“稼穡荒耗,租更空闕。” 李贤 注:“更,谓卒更钱也。”
分類:田赋
《國語辭典》:閒钱(閒錢)  拼音:xián qián
生活必需费用以外剩下的钱。《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你自己算计,可有这些閒钱陪著打这样的恶官司?」《红楼梦》第五七回:「在这里吃惯了,明年家去,那里有这閒钱吃这个。」
《漢語大詞典》:无名钱(無名錢)
(1).未标名目的国库款。多指私人官俸归公者。汉书·张安世传:“ 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大盛,乃辞禄。詔都内别臧 张氏 无名钱以百万数。”南史·萧绩传:“﹝ 绩 ﹞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后,少府有 南康国 无名钱数千万。”新唐书·王绍传:“是时,兵旱无年,詔户部收闕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修荒政。”
(2).指来路不明的钱。 清 于成龙 《新民自省六戒》:“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漢語大詞典》:蚨母
即青蚨。鬼谷子·内揵:“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若蚨母之从其子也。”传说用青蚨血涂钱,可以引钱使归。因用以代称钱。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开贯泻蚨母,买冰防夏蝇。”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一钱仍望还蚨母,半李亦欲分蠐螬。”参见“ 青蚨 ”。
《國語辭典》:青蚨  拼音:qīng fú
1.一种虫。形似蝉而稍大,可食用。取其子,母必飞来。
2.传说以母青蚨或子青蚨的血涂钱,钱用出去还会回来。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后遂成为钱的代称。《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囊里无青蚨,箧中有黄绢。」《警世通言。卷三十。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倘有四方明医,善能治疗者,奉谢青蚨十万。」
分類:青蚨虫名
《國語辭典》:钞票(鈔票)  拼音:chāo piào
纸币。《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那西洋人喜的眉开眼笑,打开皮包,取出一大把钞票送他。」
《國語辭典》:顶首(頂首)  拼音:dǐng shǒu
出钱承受他人的职业或财产。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胥吏》:「其四,京师权要之吏,顶首皆数千金,父传之子,兄传之弟。」也作「顶收」、「顶手」。
《漢語大詞典》:顶头银两(頂頭銀兩)
旧指顶承胥吏等职所需的银两。 明 萧世延 等《嘉隆新例》卷一:“ 嘉靖 七年正月吏部题奉圣旨,吏役顶头银两积弊有年,屡经禁奏,未见革除,这所言的是。”亦省称“ 顶银 ”。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而书役之害,则尤有甚者。书役例无工食,而顶银且倍於隶快,则所得亦必倍於隶快可知矣。” 明 吴应箕 《江南汰胥役议》:“正用之外,又有酒食之费半之,夫庶人役於官者,例给工食以酬劳,以其顶银为本,以工食为利,诚公私两济。”参见“ 顶首 ”。
《漢語大詞典》:存储(存儲)
(1).把钱或物等积存起来。《清会典事例·户部·库藏》:“户部奏部库空虚,应行存储款项。”《清会典·户部仓场衙门·侍郎职掌》:“每年新漕进仓,仓场酌量旧存各色米多寡匀派分储,将某仓存储某年米色数目,造册先期咨部存案。”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旧时代之死》之作者之家族,现颇窘,几个友人为之集款存储,作孩子读书之用。”
(2).指积存的钱或物等。 沙汀 《医生》:“即或偶而想到自己的晚景,想到存储不多,他也能够叹口气就丢开。”
《國語辭典》:撩丁  拼音:liáo dīng
金钱。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我直著你梦撒了撩丁,倒折了本。」元。朱庭玉〈夜行船。无限莺花慵管领套。庆宣和〉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也作「镣丁」、「辽丁」。
《國語辭典》:赔款(賠款)  拼音:péi kuǎn
1.赔偿损坏或遗失物品的款项。如:「毁坏公物,可是要赔款的喔!」
2.战败国向战胜国补偿作战损失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有几位督抚又见机,就随便拿几个人去搪塞,如今捉到了凶手不算,还要赔款。」《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折冲樽俎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
《漢語大詞典》:九陌钱(九陌錢)
指以九十充当一百使用的钱。梁书·武帝纪下:“顷闻外间多用九陌钱。陌减则物贵,陌足则物贱;非物有贵贱,是心有颠倒……徒乱王制,无益民财。自今可通用足陌钱。”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九陌钱:“ 梁武帝 大同 元年詔:外间多用九陌钱,可通用足陌。 大同 后,八十为百,名东钱;七十为百,名西钱;京师九十为百,名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