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钿螺(鈿螺)  拼音:diàn luó
用各种贝壳镶成的饰物。元。尹廷高〈车中作古乐府〉:「蟠螭金函五色毯,钿螺椅子象牙床。」
《漢語大詞典》:钿头(鈿頭)
花钿。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比喻华丽的镶绣。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紕软鈿头裙,玲瓏合欢袴。”
分類:花钿华丽
《漢語大詞典》:翠花钿(翠花鈿)
镶嵌着珠宝翡翠的金花首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鈿。”元史·礼乐志五:“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綬、玉佩,各执寳盖,舞唱前曲。”
《漢語大詞典》:鬓钿(鬢鈿)
插戴于鬓髻的金花。 南朝 梁简文帝 《茱萸女》诗:“杂与鬟簪插,偶逐鬢鈿斜。”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六四:“曾将如意舞当筵,獭髓新调侧鬢鈿。”
《國語辭典》:钿粟(鈿粟)  拼音:diàn sù
器物上所嵌的金粉。唐。李贺 追赋画江潭苑诗:「鞦垂妆钿粟,箭箙钉文牙。」
《漢語大詞典》:钿金(鈿金)
(1).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器物。 宋 毛滂 《八节长欢·登高》词:“佳人为折寒英,罗袖溼,真珠露冷鈿金。”
(2).用金、银、玉、贝等物镶嵌首饰、器物。 明 杨慎 丹铅总录·钿金:“ 张怀瓘 书録云:往翰林,见古钟二枚,高一尺许,有古文三百餘字,记 夏禹 功绩,皆紫金鈿,似大篆,神彩惊人,盖 三代 鈿金为篆,其精类如此。”
《骈字类编》:钿晕(钿晕)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二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漢語大詞典》:斗钿(鬥鈿)
亦作“鬭鈿”。 用金银珠宝镶嵌制成的首饰。 南唐 张泌 《思越人》词:“鬭鈿花筐金匣恰,舞衣罗薄纤腰。”
《漢語大詞典》:钿波(鈿波)
金光闪闪的水波。 唐 皮日休 《重题后池》诗:“细雨阑珊眠鷺觉,鈿波悠漾并鸳娇。” 郭沫若 《南海劳军》诗:“玉宇鈿波风万里,金睛火眼望天涯。”
分類:水波
《漢語大詞典》:钿函(鈿函)
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盒子。 宋 晏殊 《拂霓裳》词:“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
《骈字类编》:钿毫(钿毫)
唐 皮日休 病孔雀 尽日春风吹不起,钿毫金缕一星星。
《漢語大詞典》:钿徽(鈿徽)
镶嵌在七弦琴上用螺钿做的指示十三个音节的标志。引申为乐音。 宋 贺铸 《河传》词:“玉指鈿徽,总是挑人心眼。恨随红蜡短。”
《漢語大詞典》:钿砌(鈿砌)
(1).镶嵌金、银、玉、贝壳等物的台阶。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旁攀鏤槛,斜登鈿砌。”
(2).用金、银、玉、贝等物砌迭。 唐 白居易 《池上即事》诗:“鈿砌池心緑苹合,粉开花面白莲多。”
《漢語大詞典》:钿窝(鈿窩)
(1).指女子面颊贴花钿的地方。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不忍见,盈盈地粉泪,淹损鈿窝。” 凌景埏 校注:“指女子面颊贴花鈿的地方。” 元 于伯渊 《点绛唇》套曲:“柳情花意媚东风,鈿窝儿里粘晓翠。腮斗儿上晕春红。”
(2).衣上饰品。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鈿窝。” 王季思 校注:“鈿窝,当即鈿窠。鈿窠,衣上饰品,见元史·舆服志。”
《骈字类编》:碧钿(碧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