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攧钱(攧錢)  拼音:diān qián
一种赌博。把铜钱丢在地上,以正面或背面定输赢。《水浒传》第一○四回:「那些掷色的在那里呼么喝六,攧钱的在那里唤字叫背。」《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再旺年十三岁,比长儿到乖巧,平日喜的是攧钱耍子。」
《國語辭典》:钱串子(錢串子)  拼音:qián chuàn zi
穿系铜钱的绳索。
《漢語大詞典》:钱唇(錢唇)
铜钱的边缘。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 庆历 中有布衣 毕昇 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分類:铜钱边缘
《漢語大詞典》:钱锅子(錢鍋子)
植立于地面的铁条,供作套铜钱之戏。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韩愈外甥》:“问其所长,云善卓钱锅子。试令为之。植一铁条尺餘,百步内卓三百六十钱,一一穿之,无差失者。”
《漢語大詞典》:噙口钱(噙口錢)
旧时放在死者口中的铜钱。《捻军歌谣·财主的元宝睡倒看》:“穷人没有噙口钱,财主的元寳睡倒看。”
分類:死者铜钱
《漢語大詞典》:皮钱(皮錢)
明 代所铸的一种薄而小的铜钱。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章:“由各省所铸的钱,钱小而薄,且往往因铜的质量坏而带有麻子,俗称皮钱。”
分類:铜钱
《漢語大詞典》:双边钱(雙邊錢)
古时铜钱有单边、双边之分。单边是小钱,双边是大钱。 明 无名氏 《暗度陈仓》楔子:“ 老萧 可怜见,你救我一救,我送二十箇双边钱,与你买炸子烧,好么?”
《漢語大詞典》:砂壳子(砂殼子)
劣质的小铜钱。《负曝闲谈》第一回:“到了考棚左右,看明白了告示上开考的日期,又寻到礼房买了卷子,为着要搭几个砂壳子的小钱,和礼房大闹,经旁人劝散。”
分類:劣质铜钱
《國語辭典》:沙钱(沙錢)  拼音:shā qián
一种薄而粗劣的小铜钱。《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时虔州府库皆空,卫军所给,惟得沙钱,市买不售。」也称为「沙皮子」。
《國語辭典》:沙壳子(沙殼子)  拼音:shā ké zi
一种质地粗劣的小铜钱。《官场现形记》第五回:「拿进来的钱可是不少,几时看见半个沙壳子漏在我手里?如今倒同我算起帐来了。」
《國語辭典》:沙钱(沙錢)  拼音:shā qián
一种薄而粗劣的小铜钱。《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孟皇后传》:「时虔州府库皆空,卫军所给,惟得沙钱,市买不售。」也称为「沙皮子」。
《漢語大詞典》:烂眼钱(爛眼錢)
方孔破烂的铜钱。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三:“每年收三千把担租,还那样小器--一个烂眼钱也是好的!”
分類:破烂铜钱
《漢語大詞典》:口含钱(口含錢)
旧俗死人入殓时,于其口中置一铜钱(富贵人家或用金),谓之口含钱。常用以讽刺贪鄙者,意谓得此钱为死时用。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今日个浪包娄到公庭混赖着,您街坊每常好是不合天道,得这些口含钱直恁般使的坚牢。”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一折:“覷一覷要饭吃,搂一搂要衣穿,我与你积趲下些口含钱。”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枉乖柳青,贪食饿鬼,劼鏝妖精,为几文口含钱,做死的和人竞。”
《漢語大詞典》:鞬子
一种玩具。用布等把铜钱或金属片包扎好,然后装上鸡毛。游戏时,用脚连续向上踢,不让落地。 宋 时已有此。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象棋,鞬子,斗叶。”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 吴氏 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今京师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
《國語辭典》:金钱板(金錢板)  拼音:jīn qián bǎn
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的曲艺。一个人或两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每唱一段则略有拖腔。为增强音效,其中一块竹板嵌有铜钱之类的金属片,故称为「金钱板」。
《漢語大詞典》:金钱草(金錢草)
(1).灌木状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花紫色,荚果长圆形。枝和叶入中药,有清热、利尿等作用。
(2).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茎方,细长。叶对生,有长柄,呈肾形或心脏形。花紫色,坚果长圆形。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也叫活血丹。
(3).指排钱草。常绿灌木。叶子略呈圆形,排列成成串的铜钱状,花白色。全株入药,有消肿、利水、祛风等作用。
(4).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对生,卵形或心脏形。花黄色。全草入药,有利尿排石清凉解毒等作用。也称过路黄、大叶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