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7,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衡综
东选
选权
选簿
锁铨
需铨
程吏
监铨
投供
挖年
顶选
铅部
《漢語大詞典》:衡综(衡綜)
谓考核铨选官吏。新唐书·李敬玄传:“ 敬玄 因其法,衡综有序。自 永徽 后,选员寖多,惟 敬玄 居职有能称。”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益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漢語大詞典》:东选(東選)
唐 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 长安 。 太宗 贞观 元年,因岁旱谷贵,命 潼关 以东应选者集于 洛阳 ,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漢語大詞典》:选权(選權)
指铨选官吏之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铨部索顶首:“自甲午后, 蒋兰居 时馨 以尚宝改授,竟掌选权,为 白简 所逐,而銓体大敝。”
《漢語大詞典》:选簿(選簿)
铨选官吏的簿籍。 南朝 梁武帝 《立选簿表》:“故前代选官,皆立选簿,应在贯鱼,自有銓次。”新唐书·李栖筠传:“时大盗后,选簿亡舛,多伪冒, 栖筠 判折有条,吏气夺,号神明。”明史·董传策传:“吏、兵二部持选簿就 嵩 ( 严嵩 )填註。”
《漢語大詞典》:锁铨(鎖銓)
宋 代铨选授官亦须经锁试,故称“锁銓”。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今员多闕少,四时计选犹虑壅塞,况锁銓乎?”参阅宋史·选举志四
分類:铨选选授
《漢語大詞典》:需铨(需銓)
等待铨选录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总论》:“然则投牒需銓,乃宦途之跬步;捧檄司牧,乃入仕之培塿。”
《漢語大詞典》:程吏
考核铨选官吏。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贤明之将,程吏取材,不求习论高存,志不顾文也。”
《漢語大詞典》:监铨(監銓)
监察铨选。 元 虞集 《知昭州秦公神道碑》:“后五年,行臺治书侍御史 裴公 道源 监銓 广西 ,外选举公知 昭州 。”
分類:监察铨选
《國語辭典》:投供  拼音:tóu gōng
清制,候补官每月到吏部投呈履历,以待任用,称为「投供」。
《漢語大詞典》:挖年
明 清 时吏部对选人按年次铨选。挖年谓选人在年限上找门路,使能提前参加选补。《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次日,又与 童奶奶 商量,定了主意,挖年选官,差 狄周 到家还得捎百数银子使用。”
《漢語大詞典》:顶选(頂選)
谓被铨选授官,顶补出缺。《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第二个月, 山东 莒州 知州出缺,轮到他顶选,就此选了出来。”
《漢語大詞典》:铅部(鉛部)
唐 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吏:“《叩鉢斋官制攷》:铅,量度也。 唐 选法,尚书銓掌七品以上选,亦称铅部,又称东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