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错乱(錯亂)  拼音:cuò luàn
杂乱无序。汉。孔安国〈书经序〉:「其馀错乱摩灭,弗可复知。」《三国演义》第五一回:「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斗十馀合,仁败走,阵势错乱。」
《国语辞典》:精神错乱(精神错乱)  拼音:jīng shén cuò luàn
精神极度混乱的状态,如注意力无法保持、意识不清和认知状态的异常混乱。常合并出现错觉、妄想与幻觉。
《国语辞典》:颠倒错乱(颠倒错乱)  拼音:diān dǎo cuò luàn
顺序混乱倒置,毫无章法。《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菑」句下宋。朱熹。注:「不仁之人,私欲固蔽,失其本心,故其颠倒错乱至于如此。」
《國語辭典》:神经错乱(神經錯亂)  拼音:shén jīng cuò luàn
1.精神病所呈现的一种状态。
2.精神异常,思虑迷糊不清。如:「那是他酒醉、神经错乱时说的话,你别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