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轮明月人千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明月
 
千里音尘
 
明月千里隔
 
月满人千里
 
谢郎解道月明千里


《昭明文选》赋庚·第十三卷·物色·谢庄·〈月赋〉~602~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未。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馀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陈王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璧。敬佩玉音。复之无斁。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怀江南同志【送客】〉
南国别经年【南国去经年】,云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戏,花暖鹧鸪眠。竹暗湘妃庙,枫阴楚客船。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万里共娟娟】。
《國語辭典》:长久(長久)  拼音:cháng jiǔ
时间久远。《韩非子。解老》:「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
《漢語大詞典》:长久日(長久日)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繇九日送菊书》:“岁往月来,忽逢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於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后用“长久日”称重阳。 宋 姚述尧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仲京》词:“佳节喜逢长久日,翩翩鳧舄朋来。霜清天宇絶尘埃……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分類:称重重阳
《漢語大詞典》:天地长久(天地長久)
见“ 天长地久 ”。
《國語辭典》:天长地久(天長地久)  拼音:tiān cháng dì jiǔ
天地永恒无穷的存在著。语出《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后用以形容时间悠远长久。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天长地久君须记,此日里恩情不暂离,从此后情词莫再题。」也作「地久天长」、「天长地远」。
《国语辞典》:长久之计(长久之计)  拼音:cháng jiǔ zhī jì
长远妥当的打算。《红楼梦》第六五回:「据我看来,这个形景,恐非常策,要做长久之计方可。」
《國語辭典》:旷日长久(曠日長久)  拼音:kuàng rì cháng jiǔ
历时长久,久经时日。《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也作「旷日弥久」。
《國語辭典》:迟迟(遲遲)  拼音:chí chí
1.行走缓慢的样子。《诗经。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2.舒缓。《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3.从容不迫的样子。《礼记。孔子閒居》:「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
《國語辭典》:永日  拼音:yǒng rì
整天、终日。《诗经。唐风。山有枢》:「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唐。裴铏《传奇。裴航》:「遂赠蓝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叙话永日,使达书于亲爱。」
《國語辭典》:久远(久遠)  拼音:jiǔ yuǎn
长久、长远。《孟子。万章上》:「舜、禹、益,相去久远。」
《漢語大詞典》:滋久
(1).愈久。庄子·徐无鬼:“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 宋 苏轼 《赐李乾德制敕书》:“卿守藩滋久,事上益虔。”
(2).渐久;长久。魏书·律历志上:“岁月滋久,而 崇 及 胜 前后併丧。”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宪圣不妒忌之行:“ 德妃 吴氏 ,服劳滋久,外廷之议,谓其宜主中馈。”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叶居仲:“惜乎歷年滋久,故散佚不传者多。”
分類:长久
《國語辭典》:永年  拼音:yǒng nián
长寿。《书经。毕命》:「资富能训,惟以永年,惟德惟义,时乃大训。」《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分類:长寿长久
《國語辭典》:经久(經久)  拼音:jīng jiǔ
耐久、持久。《三国志。卷一六。魏书。郑浑传》:「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晋书。卷八三。顾和传》:「百揆务殷,端右总要,而旷职经久,甚以悒然。」
《國語辭典》:久长(久長)  拼音:jiǔ cháng
时间久远。《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何意数年之閒,死丧略尽,臣独何德,以堪久长?」《文选。陆机。叹逝赋》:「亮造化之若兹,吾安取夫久长?」
分類:久长长久
《漢語大詞典》:永永
谓长远;长久。大戴礼记·公符:“陛下永永,与天无极。” 唐 李翱 《于湖州别女足娘墓文》:“鬼神有知,汝骨安全,永永终古,无有后艰。”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你家万代香烟是永永不断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山大学开学致语》:“这精神则如日光,永永放射,无远弗到。”
分類:长远长久
《國語辭典》:悠久  拼音:yōu jiǔ
长久。《礼记。中庸》:「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唐。李商隐〈上兵部相公启〉:「扶持固在于神明,悠久必同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