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长存(長存)  拼音:cháng cún
长久存在。《文选。张衡。西京赋》:「若历世而长存,何遽营乎陵墓?」《三国演义》第六○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国语辞典》:浩气长存(浩气长存)  拼音:hào qì cháng cún
为正义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久留人间。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忠勇爱国,宁死不屈,浩气长存。」
《国语辞典》:典范长存(典范长存)  拼音:diǎn fàn cháng cún
称扬过世者的德行俱佳,可垂世不朽,足为后人楷模。如:「灵堂里常悬挂『典范长存』的挽幛,追悼亡者的生前言行堪为楷模。」
《漢語大詞典》:永住
长住;长存。云笈七籤卷一○三:“卒逢长久之寿,永住云霄之境。”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分類:长住长存
《漢語大詞典》:镇驻(鎮駐)
犹长存。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餘功及物,犹能镇驻也。”
分類:长存
《國語辭典》:石人  拼音:shí rén
1.用石块雕刻而成的人像。唐。韩愈〈嘲鼾睡〉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二出:「泥牛到河不可渡,石人控马定难骑。」
2.徒具人形,而懵愚不知好坏的人。一说如石人的常存不死。《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
《國語辭典》:永存  拼音:yǒng cún
永远存在。《汉书。卷一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國語辭典》:死而不朽  拼音:sǐ ér bù xiǔ
身虽死而声名长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国志。卷一五。魏书。贾逵传》:「逵存有忠勋,没而见思,可谓死而不朽者矣!」也作「殁而不朽」、「殁而无朽」。
《国语辞典》:殁而无朽(殁而无朽)  拼音:mò ér wú xiǔ
身虽死而声名长存。唐。杨烱〈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途。逝者有知,殁而无朽。」也作「殁而不朽」、「死而不朽」。
《国语辞典》:殁而不朽(殁而不朽)  拼音:mò ér bù xiǔ
身虽死而声名长存。宋。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伏望陛下悯念桑榆,寝停纶綍,放归私第,明告公朝,则老臣知止之荣殁而不朽。」也作「殁而无朽」、「死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