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生(養生)  拼音:yǎng shēng
保养身体。《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荀子。儒效》:「以养生为已至道,是民德也。」
《國語辭典》:仁寿(仁壽)  拼音:rén shòu
1.德高而长寿。语本《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宋。邢炳。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2.隋朝文帝的年号(西元601~604)。
《國語辭典》:后天(後天)  拼音:hòu tiān
1.人出生后对身体的养护,及因环境、教养等而形成的性质。相对于先天而言。《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是她天生的那好动不好静的性儿,仗著后天这片心,怎生扭得过先天的性儿去。」
2.明日的次日。如:「她后天会来吗?」也作「后日」、「后儿」。
3.后于天时而行事。《易经。乾卦》:「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汉。王充《论衡。初禀》:「如必须天有命,乃以从事,安得先天而后天乎?」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國語辭典》:上寿(上壽)  拼音:shàng shòu
1.古称长寿之尤者为上寿。其说有三:一百二十岁、一百岁、九十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唐。孔颖达。正义:「上寿百二十,中寿百,下寿八十。」《庄子。盗蹠》:「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
2.祝寿。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汉。扬雄〈甘泉赋〉:「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宓妃。」
《漢語大詞典》:三寿(三壽)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漢語大詞典》:为寿(爲壽)
谓席间向尊长敬酒或赠送礼物,并祝其长寿。战国策·秦策五:“将军战胜,王觴将军。将军为寿於前面捍匕首,当死。” 鲍彪 注:“上 赵王 寿。”汉书·高帝纪下:“ 庄 入为寿。” 颜师古 注:“凡言为寿,谓进爵於尊者,而献无疆之寿。”《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明日,大设宴, 君美 首席,两美人捧牙盘盛明珠十,黄金百两为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活人见鬼,其兆不祥,矧有吉事之家,动出魑魅魍魎为寿乎?”
《國語辭典》:金轮(金輪)  拼音:jīn lún
月亮。宋。苏轼 和子由诗四首之一:「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漢語大詞典》:九龄(九齡)
(1).九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乌 乎?九龄而与我玄文。” 晋 陶潜 《责子》诗:“ 通 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
(2).指九十岁。语本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 谓 武王 曰:‘女何梦矣?’ 武王 对曰:‘梦帝与我九龄。’ 文王 曰:‘女以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我与尔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终, 武王 九十三而终。” 郑玄 注:“九龄,九十年之祥也。”后引申为长寿。 唐 殷寅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诗:“言因六梦接,庆叶九龄传。” 宋 范成大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如何千万寿,不待九龄终。”《扫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梦帝锡九龄,不赐 管 蔡 ,是也。”
《漢語大詞典》:称寿(稱壽)
祝人长寿。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置酒乐饮,赋诗称寿。” 唐 薛奇童 《云中行》:“举杯称寿永相保,日夕歌鐘彻清昊。” 宋 梅尧臣 《思归赋》:“盖自成人以及今,未尝一日侍傍而称寿。”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对此春光,就花下酌盃酒,与双亲称寿,多少是好。”
分類:祝人长寿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老人星的别称,参见「老人」条。古人以之为天下太平、健康长寿的象徵。民间常把他塑造成秃顶广额、白须持杖的老人。也称为「南极老人星」、「老人星」、「寿星老儿」。
2.十二星次之一。在十二支为辰,在十二国为郑,在十二州为衮,在二十八宿则起于轸宿十二度,跨角、亢二宿至氐宿四度。
《國語辭典》:寿星(壽星)  拼音:shòu xīng
1.被祝寿的人。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二折:「今日我生辰,我是寿星。」也称为「寿星老儿」。
2.饰物。如:「铃铛寿星」。
《國語辭典》:人寿(人壽)  拼音:rén shòu
1.人的寿命。《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晋。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2.人寿命长。如:「花好月圆人寿」。
《國語辭典》:人寿年丰(人壽年豐)  拼音:rén shòu nián fēng
人享长寿,农作丰收。形容生活幸福美好,时世太平。如:「近年来国内社会安康,民生富足,可说是人寿年丰。」
《國語辭典》:尧年(堯年)  拼音:yáo nián
比喻盛世。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天生宰辅,尧年致白虎之祥。」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國語辭典》:寿母(壽母)  拼音:shòu mǔ
1.使其母寿。《诗经。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清。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三四首之三四:「一家寿母红氍拜,最羡君家家庆图!」
2.高寿的母亲。《宋史。卷一三八。乐志十三》:「既尊圣父,亦燕寿母。」
3.对他人母亲的尊称。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一。父母类。寿母》:「称人母曰寿母。」
《國語辭典》:灵椿(靈椿)  拼音:líng chūn
1.相传古代有大椿树,树龄很长,后世称为「灵椿」。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这的是沟中断,爨下馀。怎便做千年的灵椿觑。」
2.祈祝尊长长寿的用语。唐。冯道 赠窦十诗:「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漢語大詞典》:寿康(壽康)
长寿健康。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宋 王安石 《贺冬表》之六:“茂对时之福嘏,灵承旅以寿康。” 元 贡师泰 《天寿节日大明宫罢朝口占简张约中博士》:“仗随騏驥通朝贡,盃进夔龙祝寿康。”
分類:长寿健康
《漢語大詞典》:寿昌(壽昌)
长寿昌盛。晋书·穆帝纪:“督护 戴施 获其传国璽,送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百僚毕贺。”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 周南 留滞古所惜, 南极老人 应寿昌。” 明 刘基 《处州分元帅府同知副都元帅石末公德政碑颂》:“祝公于天,锡公寿昌。”
分類: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