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夷矛
古兵器。古代车战和守城用的一种长矛。
《漢語大詞典》:枣槊(棗槊)
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前蜀 贯休 《观怀素草书歌》:“忽如 鄂公 喝住 单雄信 , 秦王 肩上搨著枣木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东曲首向北墙畔 单将军庙 ,乃 单雄信 墓也。上有枣树,世传乃枣槊发芽,生长成树。”宋史·呼延赞传:“ 赞 具装执鞬驰骑,挥铁鞭、枣槊,旋绕廷中数四。”
分類:枣木长矛
《漢語大詞典》:斑丝槊(斑絲槊)
亦作“ 斑丝矟 ”。 柄上缠以杂色丝织品的长矛,一般长一丈八尺。南史·杜崱传:“﹝ 杜嶷 ﹞所佩明朱弓四石餘力,斑丝缠矟长二丈五。”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絶域魂销白雁书,沙场力尽斑丝槊。”
《漢語大詞典》:铁缠槊(鐵纏矟)
用铁丝缠柄的长矛。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王茂 下马,单刀直前,其甥 韦欣庆 执铁缠矟以翼之。” 胡三省 注:“铁缠矟,以铁线缠矟把, 齐武陵王 晃 有银缠矟。”
《国语辞典》:掷级承矛(掷级承矛)  拼音:zhí jí chéng máo
抛掷头颅戳在长矛上。语本《新唐书。卷一九一。忠义传上。罗士信传》:「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比喻勇敢善战,并藉以威吓敌人,使其不敢反抗。
《漢語大詞典》:铎刀(鐸刀)
唐 代 南诏 兵器名。一种顶端含毒的长矛。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人无血而死,蛮中人呼为鐸刀。”按,一本脱末句七字。
《國語辭典》:横槊赋诗(橫槊賦詩)  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
槊,长八丈的矛。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宋。苏轼 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漢語大詞典》:槃槊
挥舞长矛。 宋 曾巩 《晓出》诗:“夺摽一一飞步疾,槃槊两两飜身劲。”
分類:挥舞长矛
《漢語大詞典》:甲槊
铠甲和长矛。南史·王茂传:“人或譖 茂 反。帝弗之信,譖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
分類:铠甲长矛
《漢語大詞典》:牟槊
古代兵器。长矛。在长柄一端安有金属枪头。牟,用同“ 矛 ”。北史·齐纪中·文宣帝:“﹝帝﹞每至将醉,輒拔剑挂手,或张弓傅矢,或执持牟槊,游行市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