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壶关老(壺關老)
汉书·戾太子刘据传:“上怒甚,羣下忧惧,不知所出。 壶关 三老 茂 上书……书奏,天子感寤。”后以“壶关老”借指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者。 清 吴伟业 《送郭宫赞次庵谪宦山西》诗:“问俗 壶关 老,筹边 马邑 豪。”
《漢語大詞典》:少友
小友。年长者对年轻友人的称呼。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 孔融 ﹞既得济,益奇贵 慈 ,曰:‘卿,吾之少友也。’”
《漢語大詞典》:盟兄
指结拜弟兄中年长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赵啸存 ﹞席中与 伯芬 十分投契,便商量要换帖…… 啸存 年长,做了盟兄, 伯芬 年少,做了盟弟。”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十一:“每次到 上海 , 戴 必和这位盟兄亲密聚首。”
《漢語大詞典》:小双包(小雙包)
祭祀用的一种蜡烛,长二寸余。较长者叫做“大双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也有拿陌纸钱来的……还有买对小双包蜡,打着箍高香,一定要点上了蜡烛香才磕头的。”
《漢語大詞典》:笑盐(笑鹽)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后因以“笑盐”谓长者与子侄辈吟咏唱和以相笑乐。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因吟病中示之》之十二:“学业荒呻毕,欢悰隔笑盐。”
《漢語大詞典》:实叟(實叟)
忠厚长者。 汉 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于时龙德逸民,黄髮实叟,缀文通儒,有方彦士,莫不拊心长号,如丧同生。”
分類:忠厚长者
《漢語大詞典》:腆洗
谓设膳涤器,以奉长者。语出《书·酒诰》:“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清 钱谦益 《定海范氏双节序》:“当 朱 之归于 范 也,上奉皇舅之腆洗,下庀两世之膏火,衣食百须,咸取给十指。”
分類:长者
《漢語大詞典》:宿达(宿達)
德高望重的长者。 南朝 梁 张缵 《离别赋》序:“太常 刘侯 ,前辈宿达,余在紈綺之岁,固已钦其风矣。”
《漢語大詞典》:钦年(欽年)
敬重年长者。《魏书·尉元传》:“夫尊老尚更,列圣同致;钦年敬德,绵哲齐轨。”
《漢語大詞典》:敬空
古人写信给尊长者时,在信尾留下空白以待长者作批复,谓之“敬空”。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前世风俗:卑者致书於所尊,尊者但批纸尾答之,曰‘反’,故人谓之‘批反’。如官司批状,詔书批答之类,故纸尾多作‘敬空’字,自谓不敢抗敌,但空纸尾以待批反耳。”
《漢語大詞典》:祭正
犹祭酒。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参见“ 祭尊 ”、“ 祭酒 ”。
《漢語大詞典》:老鄙
长者自谦之称。三国志·吴志·朱异传“ 异 字 季文 ,以父任除郎”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张惇 子 纯 与 张儼 及 异 俱童少,往见驃骑将军 朱据 。 据 闻三人才名,欲试之,告曰:‘老鄙相闻,飢渴甚矣!’”
分類:长者自谦
《漢語大詞典》:予末小子
(1).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詔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寧。’”
(2).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 明 章衮 《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员之囿于规矩也。予末小子安敢復有所赘。”
《漢語大詞典》:撰杖捧屦
谓侍奉长者。语本《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陈澔集说:"气乏则欠,体疲则伸;撰,犹持也。此四者皆厌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请退。"本谓长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厌倦起行之意。
《国语辞典》:河曲智叟  拼音:hé qū zhì sǒu
《列子。汤问》篇中所载,一位住在黄河曲流处的智慧长者。与北山愚公同是作者假设的人物,曾讥笑愚公移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