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夏侯诉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宁陵人,字长况。侍母疾,衣不解带者二年。传母怜其苦,令出寝息,梦其父告以仙药所在。䜣惊起,如所言,得药进之,母病顿愈。
张山拊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长宾。从夏侯建学《尚书》,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评论《五经》异同之会。官至少府。
张禹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清河人,字长子。从贯长卿受《春秋左氏》学。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屡为望之言《左氏》,望之善之。后以《左氏》授尹更始。及望之为太子太傅,荐禹于宣帝,征待诏,未及问,以疾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山阳人,字幼君。从王式学申公《》,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议论,官至淮阳中尉。由是《鲁诗》有张氏之学。
张挚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南阳堵阳人,字长公。张释之子。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于当世,终身不仕。
长孙顺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淄川人。从王吉受《韩诗》,为博士。由是《韩诗》有王、食、长孙之学。
邹长倩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公孙弘旧友。弘举贤良,贫不能起,长倩以衣费资助之,又赠生草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以喻束心勿纵,戒骄;积微至著,勿以善小而不为;有入无出则倾覆,戒贪。后人谓之三事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0—前168 【介绍】: 西汉河南洛阳人。年十八,即以文才出名。年二十余,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数上疏,言时弊,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所毁,贬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主张重农抑商,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以怀才不遇,忧郁而死。所著政论《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世称贾太傅,又称贾长沙,亦称贾生。有《新书》、《贾长沙集》。
全汉文·卷十五
谊,洛阳人。文帝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谪为长沙王太傅,徵拜梁王太傅。有《贾子》十卷,集四卷。(案:贾谊诸疏散在《新书》者十六篇,小有异同,见存不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8—前174 【介绍】: 西汉沛人。高祖第六子。母为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十一年封淮南王。文帝即位,骄纵跋扈,自作法令,藏匿亡命,又擅杀辟阳侯审食其。文帝前六年,图谋叛乱,事泄被拘,谪徙蜀严道,途中绝食而死。谥厉。
直不疑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38 【介绍】: 西汉南阳人。文帝时为郎。治《老子》,为人善良,人称长者。迁中大夫。吴楚反,不疑将兵击之,以功封塞侯。景帝后元年间拜御史大夫。谥信。

人物简介

简介
汉朝第一位长公主,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长公主,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丈母娘兼妹妹的婆母。因封邑在馆陶县(今河北馆陶)又称馆陶长公主、堂邑长公主、大长公主、窦太主。公元前116年去世,葬于霸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28 【介绍】: 西汉宗室。景帝第十子。景帝前二年立为长沙王。母唐姬,本为程姬侍者。卑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卒谥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27 【介绍】: 西汉梁国成安人,字长孺。尝从田生受《韩子》、杂说,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安国击败吴兵,以此知名。武帝时,以北地都尉、迁大农令。建元六年官御史大夫,为人忠厚,有智略,而贪嗜财利,然所推举皆廉士。后为中尉,迁卫尉。元朔元年匈奴大举进攻,安国以材官将军屯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不乐,呕血死。
全汉文·卷十九
安国字长孺,梁成安人,事梁孝王为中大夫。七国反,拒守有功,后坐罪下狱,汉遣使拜为梁内史。共王即位,复坐罪免。建元中召为北地都尉,迁大司农,拜御史大夫。元光中为护军将军,行丞相事,病免,复为中尉,徙卫尉,出为材官将军,屯渔阳,移屯右北平。元朔二年,坐失亡多欧血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17 【介绍】: 西汉蜀郡成都人,字长卿。工辞赋。初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去梁,从枚乘等游。后于临邛遇新寡家居之卓文君,携以同奔成都。武帝读相如所作《子虚赋》而善之,召为郎。后为中郎将,奉使通西南夷,有功。拜孝文园令,病免。有《上林》、《大人》等赋。
全汉文·卷二十一
相如字长卿,小名犬子,蜀郡成都人。以赀为郎,事景帝,为武骑常侍,病免。客游梁,后归蜀。武帝召,复为郎,拜中郎将,坐事免,寻复为郎,拜孝文园令,病免。有集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2 【介绍】: 西汉濮阳人,字长孺。景帝时以父任为太子洗马。武帝初为谒者,往视河内火灾,矫制发仓粟赈民。出为东海太守,轻刑简政,不苛细,有治绩。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为人性倨少礼,好直谏廷诤,谓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称为“社稷之臣”。又主张与匈奴和亲,反对兴兵。指责公孙弘、张汤等刀笔吏舞文弄法,阿谀君主。以事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