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黏鸡(黏雞)
旧时礼俗:正月初一为鸡日,画鸡贴有门上,以示谨始。 宋 姜夔 《一萼红》词:“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参阅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人日·最重人
《國語辭典》:铺首(鋪首)  拼音:pū shǒu
附著门上,用以衔环的铜盘。《汉书。卷一一。哀帝纪》:「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文选。傅毅。舞赋》:「黼帐袪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
《漢語大詞典》:门环(門環)
装在门上的铜环或铁环。 茅盾 《子夜》八:“有人把大门上的门环打得怪响。” 叶圣陶 《夜》:“邻家的门环一声响,那更使她心头突地一跳。” 巴金 《沉默集·春雨》:“我敲着门环,照例敲两下,于是门开了。”
《國語辭典》:门状(門狀)  拼音:mén zhuàng
古时拜见上司或访客时所用的名帖。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二。门状》:「汉初未有纸,书名于刺,削木竹为之,后代稍用名纸。唐武宗时,李德裕贵盛,百官以旧刺礼轻,至是留具衔侯起居之状,至今贵贱通用,谓之门状。」
《漢語大詞典》:门衡(門衡)
门上横木。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红皱晒檐瓦,黄团繫门衡。”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方縑繙史册,圆魄缀门衡。”
分類:门上横木
《漢語大詞典》:粘鸡
旧时礼俗:正月初一为鸡日,画鸡贴有门上,以示谨始。
《漢語大詞典》:边窗
门口或大窗两侧的狭小的窗户
关闭的马车或汽车的侧面窗口,以区别于门上的窗口
《國語辭典》:门牌(門牌)  拼音:mén pái
标明在大门上的地址号牌。如:「抄下餐厅的门牌号码,下次我们一起去。」
《漢語大詞典》:仓琅根(倉琅根)
(1).装置在大门上的青铜铺首及铜环。仓,通“ 苍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木门仓琅根。” 颜师古 注:“门之铺首及铜鍰也。铜色青,故曰仓琅。铺首衔环,故谓之根。”亦省称“ 仓琅 ”。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虑问过景灵宫门始见花卉呈君倚》诗:“窈窕清宫深,仓琅朱门闭。” 清 钱谦益 《宝应舟次寄李素臣年侄》诗:“容貌恐君难识我,且凭音响撼仓琅。”
(2).用作门之代称。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欲从文庙看古柏,沉沉牡钥扃仓琅。”
《國語辭典》:门帘(門帘)  拼音:mén lián
挂在门上的布幔。《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便催著尤胡子去买两顶新方巾,考篮、铜铫、号顶、门帘、火炉、烛台、烛剪、卷袋,每样两件。」、
《國語辭典》:门帘(門簾)  拼音:mén lián
门上挂的帘子,称为「门帘」。《老残游记》第一七回:「西边是隔断的一间房,挂了一条红大呢的门帘。」
《國語辭典》:门联(門聯)  拼音:mén lián
贴在门上的对联。如:「农历年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著张贴门联。」也称为「门对」、「门帖」。
《漢語大詞典》:门铺(門鋪)
即铺首。旧式门上衔住门环的底座,多用铜制成,作虎、狮等形。 唐 李贺 《恼公》诗:“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
《漢語大詞典》:青铺(青鋪)
漆成青色的铺首。铺首是门上的虎、螭等头形装饰,口中衔有门环。 晋 张协 《玄武馆赋》:“接栋连阿,崥嶱参差,朱户青铺,幽闥秘闺。”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國語辭典》:谯橹(譙櫓)  拼音:qiáo lǔ
城门上用来望敌守禦的高楼。《新唐书。卷一五五。马燧传》:「燧聚石种树障之,设二门为谯橹。」
《漢語大詞典》:八椒图(八椒圖)
封建时代官署和显贵府第大门上的螺形装饰物。俗名“鼓丁”。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椒图,其形似螺螄,性好闭口,故立门上。今呼‘鼓丁’,非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椒图》:“又按尸子云:法螺蚌而闭户。后汉书·礼仪志: 殷 以水德王,故以螺著门上。则椒图之形似螺,信矣。”后世螺形演变为鼓状铜丁,即所谓“金沤浮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门迎着駟马车,户列着八椒图。”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四折:“你封为三品官,列着八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