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门族(門族)
(1).宗族;家族。后汉书·赵苞传:“从兄 忠 ,为中常侍, 苞 深耻其门族有宦官名埶,不与 忠 交通。”宋书·沈文秀传:“ 弥之 青州 强姓,门族甚多,诸宗从相合率奔 北海 ,据城以拒 文秀 。”南史·刘怀珍传:“司空 竟陵王 诞 反,郡人 王弼 门族甚盛,劝 怀珍 起兵助 诞 。”
(2).犹门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序:“ 唐 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俢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自 唐 以前,最重门族; 王 、 谢 、 崔 、 卢 ,擅名奕世。”参见“ 门第 ”。
《國語辭典》:门第(門第)  拼音:mén dì
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西游记》第二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红楼梦》第二五回:「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也作「门楣」、「门阀」。
《漢語大詞典》:礼门(禮門)
(1).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语本孟子·万章下:“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明 杨柔胜《玉环记·富童谮非》:“你与他夫妇之情,当劝他由行义路,出入礼门,莫作无益,休为嬉戏。”
(2).指孝友的门族。 鲁迅 《华盖集·补白》:“又有许多好看的古典:五世同堂呀,礼门呀,义宗呀。”
《國語辭典》:义门(義門)  拼音:yì mén
崇尚孝义的家族。《新唐书。卷一九五。孝友列传。裴敬彝》:「兄弟八人皆为名孝,诏表门阙,世谓『义门裴氏』。」
《漢語大詞典》:贱族(賤族)
卑贱的门族或种族。宋书·恩倖传叙:“ 刘毅 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三章:“有异种贱族,染指於我 中国 ,侵佔我皇 汉 民族之一切权利者,我同胞当不惜生命共逐之。”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类之苦不平等者,莫若无端立级哉!其大类有三:一曰贱族,二曰奴隶,三曰妇女。”
《漢語大詞典》:鄙族
鄙贱的门族。多用为自谦之辞。《晋书·周谟传》:“加以鄙族结婚帝室,义深任重,庶竭股肱,以报所受。”
《漢語大詞典》:乡谱(鄉譜)
犹言乡贯门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月餘,孝廉偕一同榜归,云是 永平 张 姓,十八九少年也。 张 以乡谱俱同,暗中疑是其子。”
分類:乡贯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