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门槛(門檻)  拼音:mén kǎn
1.门下所设的横木。《红楼梦》第二四回:「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却说白公退至花厅,跨进门槛,只听当中放的一架大自鸣钟,正铛铛的敲了十二下,彷佛像迎接他似的。」也作「门阆儿」、「门坎」、「门槛子」、「门限」。
2.界限。比喻最低标准、最低条件。如:「这件事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一个人家儿过日子,在京在外是一个理:第一件,里外的这道门槛儿得分得清楚。」
3.喻指财富或地位的阶级。如:「兄弟,喊了你半天,怎么不回话?是不是门槛儿高了,拿我不当一回事了。」
4.方法、窍门。如:「若是懂得门槛在哪儿,这个问题就好解决。」
5.找窍门或占便宜的本领。如:「这个人门槛儿很精。」
《国语辞典》:铁门槛(铁门槛)  拼音:tiě mén kǎn
1.宾客盈门,户限为穿,须以铁叶裹之。喻家道兴盛。参见「铁门限」条。
2.比喻防范严谨。如:「这不是铁门槛是什么?定了这么高的条件,谁够资格升上去。」
分类:防范严谨
《漢語大詞典》:硬门槛子
比喻不易克服的困难。例如:这可真是个硬门槛子。
《漢語大詞典》:踢断门槛
由于跑得太勤,跑得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了。有讽刺意。例如:又过了两天,参观访问的,邀请出外传经送宝的,就快踢断门槛了。
《国语辞典》:门槛条款(门槛条款)  拼音:mén kǎn tiáo kuǎn
在比例代表制下,政党在选举时必须获得一定比率以上的有效选票,或满足其他条件时,才能依得票率分配国会议员席次。
《国语辞典》:隔门槛儿(隔门槛儿)  拼音:gé mén kǎn ér
比喻有很大的距离或根本截然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一一回:「安公子是宦门,你我是绿林,隔著一道门槛儿呢!」
《国语辞典》:老门槛(老门槛)  拼音:lǎo mén kǎn
门槛,进出所必经。此指资格与经验。「老门槛」指对某方面非常熟悉老练的人。如:「说到钓鱼,他可是个老门槛。」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上海地棍之拆梢》:「上海地棍之施术,不能施之于老门槛也。老门槛者,精熟世故者之称也。」
《漢語大詞典》:门槛税(門檻税)
明 代的一种税收名。 清 顾燮 《丹午笔记·门槛税》:“ 万历 年间,凡家中有大厅者,即加门槛税,故今人称大户曰‘是有门槛人家’。”
分類:税收
《國語辭典》:门限(門限)  拼音:mén xiàn
1.门下的横木,为内外之限。《尔雅。释宫》宋。邢炳。疏:「阈为门限,谓门下横木为内外之限也。」《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三官却认得是金哥,无颜见他,双手掩面坐于门限侧边。」也作「门槛」。
2.启闭门户的时限。如:「要把握时间,千万别误了门限。」
分類:门限门槛
《國語辭典》:户限(戶限)  拼音:hù xiàn
门槛。即门下横木,以分别内外。《晋书。卷七九。谢安传》:「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分類:门槛
《漢語大詞典》:门阈(門閾)
(1).门槛。汉书·王莽传上:“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閾。”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季父 薛监 来省, 卢 新妇出参,俟其去后,命水涤门閾, 薛监 知而大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家门喻:“门閾内外两界,喻义喻利。”
(2).指门口附近的地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八:“众皆发指,立罢掷李之戏。而集于教堂门阈,万口同声,哀其将小儿释出,而洋鬼子不听也。”
《漢語大詞典》:门闑(門闑)
(1).门中央所竖立的短木。 唐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转徙入 吴都 ,纵横碍门闑。”
(2).指门槛。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 蔡 ( 蔡景蕃 )最柔媚,毎太子过门闑, 蔡 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参见“ 门閫 ”。
《漢語大詞典》:门阃(門閫)
亦作“ 门梱 ”。 门槛。《诗·郑风·丰》“俟我乎堂兮” 汉 郑玄 笺:“堂当为棖。棖,门梱上木近边者。”宋书·礼志二:“今朝士诣三公,尚书丞、郎诣令、僕射、尚书,并门外下车,履,度门閫乃纳屐。”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足履门閫,火坑成池,清澜澄鉴,莲花弥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因是走得路多了,觉得肢体倦怠,暂歇在门閫石上坐着。”
分類:门槛
《國語辭典》:门桯(門桯)  拼音:mén tīng
桯,床前长条状的凳子。门桯指门槛。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个手扶拄杖走街衢,一步一步,蓦入门桯去。」
分類:门槛
《漢語大詞典》:门畿(門畿)
门槛。 唐 韩愈 《谴疟鬼》诗:“清波为裳衣,白石为门畿。”
分類:门槛
《漢語大詞典》:户槛(户檻)
(1).门槛。《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忽见户槛之下,露出丝文履一隻,知户后藏躲有人。”
(2).引申为要害之处。明史·太祖纪一:“吾欲先取 山东 ,撤彼屏蔽,移兵两 河 ,破其籓篱,拔 潼关 而守之,扼其户槛。”
分類:门槛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