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13,分235页显示  上一页  211  212  213  214  215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姚希得(逢原、叔刚 )
曹元发(正己 )
徐宗仁(求心 )
卫宗武(淇父 九山 )
释善来(石门 )
俞跃龙(禹门 )
王德元(仲德 东门子 )
僧允若( 季蘅 浮休、若耶、浮休子 别称 僧中御史、云门三高 世称 钱塘四依 )
梁寅(孟敬 别称 石门先生 )
僧至刚(世称 石门和尚 )
失烈门
张绅(仲绅、士行 别称 云门山樵、云门遗老 )
史谨(公敏、公谨 吴门野樵 )
释良琦(完璞、元璞 龙门山樵、野雪道者 别称 龙门山释 )
门克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 【介绍】: 宋潼川人,字逢原,一字叔刚。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待次三年,朝夕讨论六经、诸子百家之言。知蒲江县,后通判太平州,改福州。理宗初政,上书极论当时危亡之征。知庆元府,为沿海制置使,募水军,造战舰,蓄粮食。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自建康至池州一带,列寨置屋,屯戍兵力。度宗时,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有《续言行录》、《奏稿》、《橘州文集》。
全宋诗
姚希得(?~一二六九),一字逢原,字叔刚,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宁宗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进士,授小溪主簿。调嘉定府司理,知蒲江县,通判太平州、福州,召为国子监丞。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迁秘书丞(《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历江西提刑,知静江府、庆元府、建康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召为兵部尚书。度宗即位,迁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授参知政事,以言罢。咸淳五年卒。有《橘州文集》,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全宋文·卷七七二三
姚希得(?——一二六九),字逢原,一字叔刚,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嘉定十六年进士,授小溪主簿,历知盘石、蒲江,通判福州。召为国子监丞,迁太府寺丞,知大宗正丞,进秘书丞。出为提举江西常平,改提刑,知静江府。召为秘书少监,迁宗正少卿兼权给事中。出为两淮宣抚司判官,知庆元府。召为工部尚书,改刑部,为沿江制置使兼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淮西总领。景定五年召为兵部尚书。度宗即位,授同知枢密院事,拜参知政事。以言罢。起知潭州,辞。咸淳五年卒。有《续言行录》、《奏稿》、《橘州文集》。见《宋史》卷四二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曹元发,字正己,瑞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以宗学博士兼史馆校勘。三年,除著作佐郎,出知广德军(《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为淮西总领,权知镇江府(《至顺镇江志》卷一五)。五年,除两浙转运副使(《咸淳临安志》卷五○)。
徐宗仁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 【介绍】: 宋信州永丰人,字求心。理宗淳祐十年进士。开庆初,以国子监主簿伏阙上书,极言董宋臣为误国首恶。累迁太常少卿,知宁国府,被御史论罢。恭帝德祐元年,起授吏部侍郎兼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寻权礼部尚书兼益王府赞读。后随帝是至海上。厓山兵败,死。
全宋文·卷八一六四
徐宗仁(?——一二七九),字求心,永丰(今江西广丰)人。淳祐十年进士。历官国子监主簿、国子监丞、秘书省著作佐郎、考功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迁太常少卿,知宁国府,以事罢。德祐元年,起授吏部侍郎、权礼部尚书、兼益王府赞读。厓山兵败,死之。《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9 【介绍】: 宋嘉兴华亭人,字淇父,号九山。理宗淳祐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归,以诗文自娱。宋亡不仕。有《秋声集》。
全宋诗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为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毗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为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全宋诗
九山人,姓名未详,寓杭州(今属浙江)。月泉吟社第五十五名。事见《月泉吟社诗》。
全宋文·卷八一四八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淳祐中历官尚书郎。开庆元年以奉议郎、监尚书六部门出知常州。终通议大夫。罢归,閒居三十馀年,以诗文自娱。入元不仕,至元二十六年卒。著有《秋声集》。见《秋声集》卷首张之翰序,《重修毗陵志》卷八,《东维子集》卷二六《尚絅先生墓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善来,号石门,象山樊氏子。亦得法大川济,常作《剪刀颂》曰:“浑钢打就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著一丝头。”至元十七年主雪窦,二十五年四月大火,惟涅槃堂存,善来复之,三年而成。
俞跃龙 朝代:南宋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俞跃龙,字禹门,洞庭叶山人。宋末诸生。事见《七十二峰足徵集》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5—1364 【介绍】: 元东平路人,字仲德,自号东门子。本女真抹撚氏。习全真道教。顺帝至元六年主峄阳碧云宫,后游历诸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9 【介绍】: 元僧。绍兴人,俗姓李,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九岁能通《春秋》,十五岁受具戒。历主兴化教、园通、天竺灵山等寺。后退居云门,为云门三高之一。善诗,为文雄健有法,赵孟頫称之为僧中御史。有《内外集》。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和尚。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法师于杭之兴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思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圮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第一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公。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世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苟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冷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复退隐云门。筑精舍专修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苟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等若干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允若。字季蘅。自号浮休子。族相里氏。越人也。代为簪缨。师生有绝尘之趣。初为童子。给侍云门元上人。十五圆具。为大僧。至虎林。谒恢大山于兴福。自是习天台教。湛堂澄公。主南天竺。师与焉。声入心通。知解日至。湛堂甚器之。既出世净圣矣。湛堂念之弗置。招之徕归。请居第一座。摄众千馀人。持规峻整。经其指示。多所悟入。泰定中。行宣政院。请主兴化。当是时。倡道杭之南北两山者。若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与师皆有重望。人称为佛海会中四天王。居亡何退居云门。视荣名利养。恬不屑意。翱翔岩壑间。时同断江恩师休耕逸师。临风笑咏。不知夕阳之在树。君子又目之。为云门三高师。前后凡四座道场。教雨所及。如甘露醍醐。饮者心泰然。终以云门为归。筑深居精舍。以法华观慧三昧。为暮年净行。会天下大乱。于戈纷扰。法师与之。遇胁以白刃。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因遇害。白乳溢出于地。寿八十。腊六十有五。兵退阇维之。获舍利如菽者无算。瘗于云门山之麓。师风度简远。暮年神气完固。刘伯温。称其诗文古雅峻洁。而有奇风。故一时名。公卿咸倾倒焉。师素履之美。虽不获考。终命而定业所制。在古贤圣或未免。初无伤乎道德之崇高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因云门之傍有若耶溪,后又号若耶,郡之相里人。年九岁,能通《春秋》大义,父母钟爱之。稍长,翛然有绝尘之趣,遂依云门元。十五祝发为大僧,随渡涛江,首谒大山恢于杭之福山,授以《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一览而知大旨。闻湛堂主南竺,往依焉。凡法智所结,《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𧏙理毒性具》等文,靡不精究。至于恩清之兼业,昭圆之异说,齐润之党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于是,湛堂甚器重之,俾司宾客。元至治初,湛堂奉诏入燕都校大藏,因奏若之行业,锡以“慈光圆照”之号,即命出住昌源净圣院。其院颇颓弊,乃力为经度,田芜者辟之,室圯者葺之,三年遂成巨刹。湛堂复招之徕归,命居首座,摄众规范。泰定中,复出主杭之兴化,时与天岸济、我庵无、玉庭罕三师道望,并峙湖上,世称为钱塘四依。未几,退居越之云门,又与断江恩、休耕逸,临风吟咏,不知夕阳在树,又称为云门三高。至正,住越之圆通,迁上竺,其山旧有缨络泉,涸久。若至,持锡叩岩,祷曰:“茍吾缘在是,泉当为我一来,不然则涸如故。”言讫,泉涌出,渊泠渐盈。时户部尚书贡师泰,称比慈云之重荣桧,命之曰“再来泉”。后退隐云门,筑精舍,专脩法华三昧,为暮年净业。会天下大乱,干戈纷扰,众欲拥若,避去。若斥曰:“难可茍免乎,吾对将至,待以酬之。”众遁,若独危坐,贼众入其舍,若毅然不为屈,辞色俱厉,贼首知为有道者,约退。一贼独怒,直前挥刃中之,白乳溢出于地,实元至正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有五。贼退,众归,荼毗舍利,如菽无算。若平生风度简远,不妄言笑,赵孟頫称为僧中御史。得法弟子集庆、友奎、演福、良谨、延庆、如莹、隆德、法让、净圣、圆證十人。所著《内外集》,黄溍为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9—1390 【介绍】: 元明间江西新喻人,字孟敬。世代为农,家贫。自学不倦,贯通五经,博习百家言。累举不第。元末尝辟集庆路儒学训导,居二年,辞归隐居教授。明初以名儒就征,在礼局讨论各种礼制,议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书成,不受职,以老病辞归。于石门山讲学,四方士子多从之学,称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石门集》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孟敬,临江人,有《石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敬,新喻人。元末,辟集庆路儒学训导。洪武初,徵修礼书。有《石门集》。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至刚,闽县人。居圣罗山,人称石门和尚。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闽县人。居圣罗山人称石门和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宗室。太宗第三子,阔出长子。太宗死,遗诏失烈门嗣位。脱烈哥那后称制,另立定宗贵由为汗。贵由死,海迷失后称制,欲以失烈门继汗位,遭拔都等反对。拔都议立宪宗蒙哥为汗。失烈门谋图政变,事败,后被宪宗投于河中溺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济南人,字仲绅,一字士行,自称云门山樵,亦称云门遗老。洪武时累官浙江布政。慷慨激烈,词辩纵横,终日喋喋不休。善画墨竹,能作大小篆,诗文不经意而自成一家。有《法书通释》。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绅字仲绅,一字士行,登州人。洪武十五年以荐授鄂县教谕,寻召为右佥都御史,终浙江布政使。 (《听雨楼诸贤记》:张绅字仲绅,济南人。慷慨激烈,不琐琐于世事。作为诗文,虽不经意,而自成一家。能议论,终日亹不休,盖北方豪杰之士。为本朝浙江布政。 《书史会要》:张绅字士行,山东人。负才略,谈辩纵横,能作篆书。卞永誉《式古堂书史》:张绅善篆书,亦善写墨竹。 田按:《列朝诗集》,《诗综》均以仲绅为济南人,盖据王达善《听雨楼诸贤记》也。考《实录》十五年,耆儒鲍恂等四人被徵至京。先是礼部主事刘庸举鲍恂、馀诠、张绅、张长年皆明经老儒,达于治体,可备顾问,遣使驿召之。恂、诠,长年先至,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老疾辞,放归。绅后至,授陕西鄂县教谕。绅登州人,以学行称。《明史》、《四库总目》均以绅为登州人,今据此改正。明初山东以诗文名家者,仲绅、牛士良外,指不多屈。宋弼辑山左明诗,洪武间寥寥数人。当时岂无作者?无好事者表章之耳。仲绅兼善书画,高季迪题《张云门画竹诗》云:「临池书罢《换鹅文》,馀墨犹堪写此君。一段湘娥庙前意,淋漓秋雨共秋云。」朱竹云:「仲绅精于赏鉴,自称云门山樵、云门遗老。」此外尚有山门老樵、云山人,皆仲绅别号,亦书画家所当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谨字公谨,昆山人。洪武初以事谪云南。后用荐为应天府推官,降补湘阴县丞。罢官侨居江宁以终。有《独醉亭集》三卷。 (《四库总目》:史谨诗,不涉元季缛靡之习,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调,平正通达,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自为一家。 《梅花草堂集》:史谨字公敏,少从昆陵倪瓒、郡人高启游。博学好古,工诗什,善丹青。读偶武孟集得所为《与史敏结交行》一篇。其词云:「故人故宅居娄城,嗟予避地临东溟。两乡相去不多远,择交已结鸡豚盟。适从别来三十载,百粤东西隔岭海。临风对月每思君,人寰滚滚知何在?我今行年七十馀,客游都门扶病躯。莫愁家东杏林下,握手一笑情何如?子居巷南我巷北,几度论心话畴昔。辅车今日幸相依,故作歌诗写胸臆。」《昆山志》云:「谨字公谨」,误也。 周晖《金陵琐事》,史谨太仓人,流寓金缆,自号吴门野樵,工绘事,长于寒林雪景。尝自题其画云「:雨馀山色翠如苔,树杪寒烟湿未开。童子无端扫红叶,隔林知有故人来。」集中佳句,《七星关》云:「路远家难问,愁多酒易醒。」《西山精舍》云:「涧户蜂留蜜,松巢鹤堕翎。」《游清凉寺》云:「古径依山转,清猿向晚哀。」《揽秀楼》云:「残霞拥树作秋色,空翠袭衣生暮寒。」 《送屠先生》云:「南浦斜阳芳草色,东风啼鸟落花天。」《日晷为张布政赋》云:「静递青春回禁柳,暗移白发上朝簪。」《万松轩》云:「秋声出树晓无迹,云气入帘风满庭。」《游天界寺》云:「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赠吴羽士》云:「松下剪云缝鹤氅,花开滴露写鹅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完璞,号龙门山樵、野雪道者,江苏苏州人。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良琦,字元璞,吴郡人。住天平山之龙门,自称龙门山释。与铁史云林、句曲外史金粟道人齐名。元末,顾瑛移居嘉兴,琦亦从之,住郡城东兴圣寺。洪武初,尚存寺址,今改黉序。廉夫云:“琦公既究禅理,兼通儒学,能诗,其馀技耳。”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璞,吴人。住天平山之龙门,又主槜李兴圣寺。洪武中,召对称旨,授以印章为僧会,掌崇明僧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巩昌人。洪武中为泰州教谕,秩满入朝,太祖诏问经史及政治得失,直言无隐,遂授左赞善。擢礼部尚书,寻引疾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