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5,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丞相扫门人(又作:埽门士 ...)
长啸苏门
门前长者车
门外骊歌(又作:骊驹在门)
于公门户(又作:于公高门 ...)
衣冠神武门
门下成蹊
城门自焚,池鱼罹殃
门兰多喜,女婿近乘龙
程门晴雪(又作:立程门雪 立雪程门)
琴下雍门泪(又作:雍门哀 ...)
蓟门歌
出门有碍
方兰生门(又作:生不当门 ...)
开门疑故人
典故
丞相扫门人
 
埽门士
 
扫舍人门
  
扫门求见
 
扫门踪魏勃
 
拥帚扫公门
 
无私断扫门
 
相门洒扫
 
长扫朱门

相关人物
魏勃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
《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贫〉~627~
《史记》曰。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门外。相舍人怪而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门。欲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简释

扫门:指贤才贫贱,托身高官显贵以求发展。唐王维《重酬苑郎中》:“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例句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李商隐 酬别令狐(一本有八字)补阙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杜牧 寄崔钧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杜荀鹤 献郑给事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耿湋 得潜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郭震 寄刘校书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钱起 送杨錥归隐

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顾况 严公钓台作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长啸苏门

相关人物
阮籍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嵇康〉~606~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阳秋》云:「康见孙登,登对之长啸,踰时不言。康辞还,曰:『先生竟无言乎?』登曰:『惜哉!』」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362~
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典故
车多长者
 
长者来寻
 
门前长者车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一作『轨』。按:言长者所乘安车,与载运之车轨辙或别。」
典故
千里骊歌
 
唱骊歌
  
王式悔轻来
 
王式本不来
 
门外骊歌
   
骊歌促别
 
骊歌送行
  
骊驹催
 
骊驹催客
 
骊驹在门
 
骊驹曲

相关人物
王式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列传·王式〉~360~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问经数篇,式谢曰:「闻之于师俱是矣,自润色之。」不肯复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共荐式。诏除下为博士。式徵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馀之人,何宜复充礼官?」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醉逿地。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彊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唐·颜师古注引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文颍曰:「其辞云『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也。」
《乐府诗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辞·相和曲下·陌上桑三解〉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例句

宾筵未半醉,骊歌不用催。 于态宁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方干 衢州别李秀才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 李商隐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李白 灞陵行送别

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骊歌又几年。 李縠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居人下珠泪,宾御促骊歌。 杨炯 送郑州周司空

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 温庭筠 雉场歌

典故
于公门户
  
于家决岳
 
大我门
 
容驷路
 
容驷马
 
容高盖
 
廷尉门高
 
志容驷
 
车马高门
 
里门窄
 
门大容千驷
 
门小愧车马
     
高门大车
 
高门庆
 
高门驷马
 
高闾

相关人物
于公
 
于定国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郡决曹,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号曰于公祠。……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于定国〉~3046~
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例句

于公必有高门庆,谢守何烦晓镜悲。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典故
一冠神武悬
 
挂冠神武
 
挂神武冠
 
挂衣冠神武
  
神武衣冠
 
衣冠挂神武
 
衣冠神武门

相关人物
陶弘景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列传下·〉~897~
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典故
将军桃李
 
成蹊
 
李下蹊
 
李径成蹊
 
李无言
 
李蹊
 
桃李不言
 
桃李多言
 
桃李径
  
桃李无情
 
桃李无言
 
桃李无蹊
 
桃李言
  
桃蹊李径
 
桃阴旧蹊
 
满蹊桃李
 
芳菲不为言
 
蹊为李广
 
门下成蹊

相关人物
李广


《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2878~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姚氏云:『桃李本不能言,但以华实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径也。以喻广虽不能出辞,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

简释

成蹊:喻指花事繁盛。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例句

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周弘亮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有恨开兰室,无言对李蹊。 唐彦谦 春雨

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戎昱 上李常侍

谁复争桃李,含芳自不言。 曹著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花发

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 李峤

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 李白 赠范金卿二首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李贺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杜牧 紫薇花

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杜甫 白露

君家自是成蹊处,况有庭花作主人。 独孤及 同岑郎中屯田韦员外花树歌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王毂 牡丹

芳室芝兰茂,春蹊桃李开。 卢纶 书情上大尹十兄

春来欲问林园主,桃李无言鸟自啼。 窦庠 段都尉别业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贺知章 望人家桃李花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钱起 山花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何须是桃李,然后欲忘言。 韦蟾

露桃秾李自成溪,流水终天不向西。 顾况 瑶草春

数奇何以托,桃李自无言。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城门自焚,池鱼罹殃


《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池中鱼〉~3840~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俗说:司门尉姓池,名鱼,城门火,救之,烧死,故云然耳。谨案:百家书:「宋城门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见,但就取之,喻恶之滋,并中伤良谨也。」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五〈鳞介部七·鱼上〉~4288~2~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俗说池中鱼,人姓字,居近城门。城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谨按《百家书》:宋城门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但就取之,喻恶之滋,其中伤重也。

例句

城门自焚爇,池鱼罹其殃。 白居易 杂感

典故
乘龙婿
 
门兰多喜,女婿近乘龙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李监宅〉【案:一作李盐铁。一云。开元中。李令问为秘书监。饮馔豪奢。或即其人。尚有一首。见吴若逸诗中。】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能改斋漫录》卷三〈辨误·女婿乘龙〉~47~
潘子真诗话云:「杜子美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为误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延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故宋景文公诗亦云:『承家男得凤,择婿女乘龙。』俱用此事。」余尝以潘子真之论为非,盖景文所用,乃是此事。至杜子美诗「女婿近乘龙」,盖用《太平广记》《萧史传》所谓「弄玉乘凤,萧史乘龙」者是也。
典故
程门晴雪
 
立程门雪
 
立雪程门

相关人物
程颐


《诸老先生道学统宗》卷三〈伊川先生侍讲程正公颐〉
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馀矣。其严厉如此。

简释

立雪程门:咏尊师重道。清赵翼《梅花》之一:“单身立雪程门弟,素面朝天虢国姨。”

典故
曲池合,高台灭
 
曲池平
 
池台泪
 
池台无恙
 
琴下雍门泪
 
薛公泪
 
薛县池平
 
雍琴
 
雍门哀
 
雍门奏
 
雍门弹
 
雍门歌
 
雍门泪
  
雍门琴曲
 
雍门言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雍门周


《说苑》卷十一〈善说〉~367~
雍门子周以琴见乎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臣之所能令悲者,有先贵而后贱,先富而后贫者也。不若身材高妙,适遭暴乱,无道之主,妄加不道之理焉;不若处势隐绝,不及四邻,诎折傧厌,袭于穷巷,无所告愬;不若交欢相爱无怨而生离,远赴绝国,无复相见之时;不若少失二亲,兄弟别离,家室不足,忧蹙盈匈。当是之时也,固不可以闻飞鸟疾风之声,穷穷焉固无乐已。凡若是者,臣一为之徽胶援琴而长太息,则流涕沾衿矣。今若足下千乘之君也,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倡优侏儒处前选进而谄谀;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激楚之切风,练色以淫目,流声以虞耳;水游则连方舟,载羽旗,鼓吹乎不测之渊;野游则驰骋弋猎乎平原广囿,格猛兽;入则撞钟击鼓乎深宫之中。方此之时,视天地曾不若一指,忘死与生,虽有善琴者,固未能令足下悲也。」孟尝君曰:「否!否!文固以为不然。」雍门子周曰:「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楚者又君也。天下未尝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楚王秦帝,必报雠于薛矣。夫以秦、楚之强而报雠于弱薛,誉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后,庙堂必不血食矣。高台既以坏,曲池既以渐,坟墓既以下而青廷矣。婴儿竖子樵采薪荛者,蹢躅其足而歌其上,众人见之,无不愀焉,为足下悲之曰:『夫以孟尝君尊贵乃可使若此乎?』」于是孟尝君泫然泣涕,承睫而未殒,雍门子周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孟尝君涕浪汗增,欷而就之曰:「先生之鼓琴令文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简释

雍门哀:喻指悲伤、感慨。宋朱熹《登定王台》:“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


例句

感事不关河里笛,伤心应倍雍门琴。 唐彦谦 春阴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崔融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

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李商隐 碧瓦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李益 来从窦车骑行

何必雍门奏,然后泪潺湲。 李益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白居易 和思归乐

谁高齐公子,泣听雍门琴。死且何足伤,殊非达人心。 皎然 杂兴六首之三

此别盈襟泪,雍门不假弹。 贾至 长沙别李六侍御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 顾况 郑女弹筝歌

典故 
市筑
 
悲歌燕市
 
击残哀筑
 
击筑歌
 
击筑渐离
 
渐离弦
 
渐离击筑
 
燕市击筑
 
燕市泣
 
燕市狂歌
 
燕市筑
 
燕赵悲歌
 
燕酒初酣
  
秦廷筑
 
荆歌高筑
  
蓟门歌
 
行歌燕市
 
离击筑
 
高歌酒市

相关人物
荆轲
 
高渐离
 
狗屠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28~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简释

冲冠:喻指愤怒。唐卢照邻《咏史四首》之四:“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气。”


例句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李峤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李白 醉后赠从甥高镇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酒兰击筑语,及此离会因。 独孤及 壬辰岁过旧居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典故
出门有碍


《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七〈赠别崔纯亮【赠崔纯亮】〉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君心与我怀,离别俱回遑。譬如浸檗泉,流苦已日长【流苦来日长】。忍泣目易衰,忍忧形易伤。项籍岂不壮【项籍非不壮】,贾生岂不良【贾生非不良】。当其失意时,涕泗各沾裳。古人劝加餐【古人劝加食】,此餐难自强【此非难自强】。一饭九祝噎,一嗟十断肠。况是儿女怨,怨气凌彼苍。彼苍若有知,白日下清霜。今朝使惊叹【今朝使惊呼】,碧洛空茫茫【白日空茫茫】。
典故
方兰生门
 
生不当门
 
生处依玉砌
 
当门任君锄
 
当门种兰
 
当门兰
 
芳草不锄
 
兰不当门
 
兰偶当门
 
兰生既当门
 
兰生谷底
 
锄兰

相关人物
刘备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周群传〉~02~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
典故
坐疑行听竹窗风
 
槛竹空敲朱户
 
清风动竹,故人来邈
 
空疑风竹
 
窗外敲风
 
帘外谁推户
 
谓郎推绣户,暖风摇竹坞
 
开门疑故人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凤敲竹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稍沿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國語辭典》:扫门(掃門)  拼音:sǎo mén
魏勃为了求见齐相曹参,每天天还没亮就去清扫齐相舍人的门口,最后终于如愿晋见曹参,遂用为舍人。典出《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后用以比喻设法求谒权贵。南朝梁。陶弘景〈答赵英才书〉:「不宜扫门觅仕,复懒弹铗求通。」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漢語大詞典》:狗曲
(1).极端轻贱《曲礼》之语。汉书·儒林传·王式:“ 江翁 曰:‘经何以言之?’ 式 曰:‘在《曲礼》。’ 江翁 曰:‘何狗曲也!’” 颜师古 注:“意怒,故妄发言。言狗者,轻贱之甚也。” 清 黄遵宪 《杂感》诗:“狗曲出何经,驴券书博士。”
(2).指蔑视某种著作。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研究群理,昌言民族,仰屋梁而著书,鯫生狗曲,见而唾之。”
《漢語大詞典》:骊唱(驪唱)
指骊歌。 清 杜岕 《送张子良还燕》诗:“坐中驪唱《渭城》声,歌者齐眉髮初覆。” 清 赵翼 《将入都留别蓉龛诸人》诗:“连宵置酒烦驪唱,往日联裾似雁行。” 郁达夫 《梦醒枕上作翌日寄荃君》诗之一:“与君十载湖亭约,驪唱声中两度逢。”参见“ 驪歌 ”。
《國語辭典》:骊歌(驪歌)  拼音:lí gē
离别时所唱的歌。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骊歌一曲断人肠,坐客相看泪如雨。」
分類:告别
《國語辭典》:骊歌(驪歌)  拼音:lí gē
离别时所唱的歌。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骊歌一曲断人肠,坐客相看泪如雨。」
分類:告别
《國語辭典》:骊驹(驪駒)  拼音:lí jū
1.黑马。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骊驹就驾,意不宣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2.逸诗篇名。系告别的歌词。《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王式》:「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
《國語辭典》:骊驹(驪駒)  拼音:lí jū
1.黑马。三国魏。应璩〈与满公琰书〉:「骊驹就驾,意不宣展。」《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2.逸诗篇名。系告别的歌词。《汉书。卷八八。儒林传。王式》:「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
《漢語大詞典》:于公高门(于公高門)
西汉 于定国 父 于公 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唐刘禹锡《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于公 必有高门庆, 谢 守何烦晓镜悲。” 清 钱谦益 《祖忠臣先赠中大夫制》:“ 于公 之门已高,岿然绰楔; 毕万 之后必大,蔚矣云仍。”
《漢語大詞典》:驷车(駟車)
驾四马之高车。 明 李东阳 《题屠司寇元勋小像》诗之三:“ 汉 法持三尺, 于 门拥駟车。”参见“ 駟马高门 ”。
《漢語大詞典》:驷马高门(駟馬高門)
汉书·于定国传:“始 定国 父 于公 ,其閭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 谓曰:‘少高大閭门,令容駟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 定国 为丞相, 永 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駟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元 姚燧 《王思廉之祖沂赠恒山郡庄惠侯制》:“伍符尺籍,事专司六部之间;駟马高门,报顾在百年之后。”亦省作“ 駟马门 ”。 明 李东阳 《左时翊方伯挽诗》:“駟马门高归兴逸, 五羊城 远使车停。”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一邱一壑旧花园,陋巷重开駟马门。”
分類:门第显赫
《漢語大詞典》:驷马门(駟馬門)
见“ 駟马高门 ”。
《漢語大詞典》:驷马高门(駟馬高門)
汉书·于定国传:“始 定国 父 于公 ,其閭门坏,父老方共治之。 于公 谓曰:‘少高大閭门,令容駟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 定国 为丞相, 永 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后以“駟马高门”谓门第显赫。 元 姚燧 《王思廉之祖沂赠恒山郡庄惠侯制》:“伍符尺籍,事专司六部之间;駟马高门,报顾在百年之后。”亦省作“ 駟马门 ”。 明 李东阳 《左时翊方伯挽诗》:“駟马门高归兴逸, 五羊城 远使车停。”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一邱一壑旧花园,陋巷重开駟马门。”
分類:门第显赫
《漢語大詞典》:驷马高盖(駟馬高蓋)
见“ 駟马高车 ”。
《國語辭典》:驷马高车(駟馬高車)  拼音:sì mǎ gāo chē
形容富贵者车马的壮盛。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做的个五花诰夫人,驷马高车锦绣裀。」也作「高车驷马」。
《國語辭典》:高门(高門)  拼音:gāo mén
1.高大的门。《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文选。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2.富贵的人家。《庄子。达生》:「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唐。李白 宴陶家亭子诗:「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漢語大詞典》:神武挂冠
南朝 梁 陶弘景 “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 十年,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故置吾兄於 箕山 吹瓢、 桐江 垂钓之间,而兄不受;置吾兄於 神武 挂冠、 华 顶高眠之间,而兄亦不受。”
《漢語大詞典》: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父老樵渔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 金 元好问 《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緑渐稠。”
分類:桃李不言
《漢語大詞典》:桃李蹊
比喻吸引众人奔趋的地方。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郡公》诗:“嶷嶷瑚璉器,阴阴桃李蹊。” 宋 欧阳修 《予作归雁亭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城下臺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四:“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参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漢語大詞典》:雍门琴(雍門琴)
见“ 雍门鼓琴 ”。
《漢語大詞典》:雍门鼓琴(雍門鼓琴)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
《漢語大詞典》:雍门鼓琴(雍門鼓琴)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
《漢語大詞典》:击筑(擊筑)
筑,古代一种弦乐器,似筝,以竹尺击之,声音悲壮。史记·刺客列传:“至 易水 之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 击筑, 荆軻 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后以“击筑”喻指慷慨悲歌或悲歌送别。 明 张煌言 《愁泊》诗:“往事分明堪击筑,浮生那得数啣杯。” 郁达夫 《金缕曲·寄北京丁巽甫杨金甫仿顾梁汾寄吴季子》词:“记离时,都门击筑, 汉 皋赌酒。”
分類:弦乐器
《國語辭典》:狗屠  拼音:gǒu tú
以杀狗为业的人,后用以比喻生活卑贱者。《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漢語大詞典》:荆高
荆轲 和 高渐离 的并称。后泛指任侠行义的人。 清 钱谦益 《咸子诗序》:“少壮为诸生时,流观经史,每及 椒举 之班荆, 绕朝 之赠策, 荆 高 燕 市之饮泣……輒为引觴击节,曳袖起舞。” 清 陈维嵩 《贺新郎·题沙介臣词》词:“索米 长安 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 河朔 。 荆 高 辈,未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