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问事(問事)  拼音:wèn shì
1.行刑的吏卒。《资治通鉴。卷一七七。隋纪一。文帝开皇十年》:「每于殿庭棰人,一日之中,或至数四;尝怒问事挥楚不甚,即命斩之。」
2.刑具。《孤本元明杂剧。勘金环。第四折》:「张千,将问事来,我则理会的王条依正行。」《水浒传》第六二回:「行刑问事人倾胆,使索施枷鬼断魂。」
《漢語大詞典》:问事杖(問事杖)
刑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充 , 咸熙 中为中护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 ,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繫著马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 孚 斫问事杖,繫著马边。” 胡三省 注:“问事杖,问事所执杖也。”
分類:刑杖
《漢語大詞典》:问事帘(問事簾)
古时官吏往往坐在帘子内问案,这帘子叫做“问事帘”。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 张千 ,你将坐位整好了,放下问事帘来。”
《漢語大詞典》:问事杖(問事杖)
刑杖。三国志·魏志·贾逵传“ 充 , 咸熙 中为中护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李孚传》:“及到 梁淇 ,使从者斫问事杖三十枚,繫著马边。”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九年:“ 孚 斫问事杖,繫著马边。” 胡三省 注:“问事杖,问事所执杖也。”
分類:刑杖
《国语辞典》:问事狱具(问事狱具)  拼音:wèn shì yù jù
监牢中的刑具。《水浒传》第三○回:「牢子节级,将一束问事狱具放在面前。」
分类:监牢刑具
《國語辭典》:请事(請事)  拼音:qǐng shì
请求指示如何处理事情。《仪礼。士昏礼》:「摈者出请事,入告。」《史记。卷八十七。李斯传》:「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
《國語辭典》:荣问(榮問)  拼音:róng wèn
美好的声誉。汉。李陵〈重报苏武书〉:「策名清时,荣问休畅。」也作「荣闻」。
《漢語大詞典》:禀问(稟問)
向尊长询问事情。《水浒传》第五三回:“ 公孙胜 道:‘且容我去稟问本师真人。’”
《漢語大詞典》:卜问(卜問)
占卜以问事。《三略·中略》:“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元普 见是相士,正要卜问子嗣,便延他到家中来坐。” 魏巍 《我的老师》:“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漢語大詞典》:乔坐衙(喬坐衙)
亦作“ 乔作衙 ”。亦作“ 乔做衙 ”。 假装坐堂问事。谓装模作样摆架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不是俺一家儿乔坐衙,説几句衷肠话。” 元 无名氏 《勘金环》第一折:“他每日在家中乔做衙,将人来欺负杀。”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佳期议允》:“渠年长伊鬢华,老年人话儿乔作衙。”
《漢語大詞典》:询根问底(詢根問底)
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杨朔 《雪花飘飘》:“妈妈说:‘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漢語大詞典》:究根儿
追问事情的来龙去脉;追根溯源。例如:这事已经过去了,你不必究根儿。
五百问事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参见:五百问)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阿难问佛吉凶。佛答持戒是吉,犯戒是凶。并问答杀生恶意之果报,问答末世俗弟子之理生事。
阿难问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之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