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闲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琐话(瑣話)
指没有一定中心的闲谈。 陈毅 《归来的儿子》:“在厢房中,虽更深夜静,还有两人伴着昏夜不灭的烟灯,重叙他们的琐话。”
分類:中心闲谈
《漢語大詞典》:谈唠(談嘮)
方言。闲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到南头 刘德山 家里借了碾子,两人就推起来。一边推,一边谈唠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他跟 小王 迈过一条条垅沟,往他家里走,一边还在低声地谈唠。”
分類:方言闲谈
《漢語大詞典》:谈闲天(談閑天)
闲谈。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 聂绀弩 《在汽车上》二:“别人可以谈闲天,或者随心所欲地东张张,西望望,他可以么?”
分類:闲谈
《漢語大詞典》:闲聒七(閒聒七)
闲谈;空说;唠叨。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我也则是嫂嫂行閒聒七,我不是买来的奴婢,又不是结下的相知。”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聒,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是谁人无端调引,谩劳饶舌。”
《國語辭典》:扯拉  拼音:chě lā
牵扯。如:「一人做事一人当,你别扯拉上我。」
《漢語大詞典》:扯巴
闲谈。 老舍 《火车集·我这一辈子》:“跟那三位会骑马的瞎扯巴了一会儿,我已经把骑马的招数知道了不少。”
分類:闲谈
《漢語大詞典》:拉呱
方言。闲谈。 陈登科 《我的老师》:“他坐在树荫下,和农民们拉呱一个中午。”《人民日报》1981.9.14:“夜市的一角,我无意中听见一位营业员在同熟人拉呱。”
分類:方言闲谈
《國語辭典》:拉闲(拉閑)  拼音:lā xián
閒聊。《西游记》第九五回:「八戒道:『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分類:闲谈
《漢語大詞典》:拉它
方言。闲谈。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二场:“哎,不要客气么,咱都是乡亲门户的,你到我这搭儿价就和在你自己家里一样,咱们随便拉它拉它。”
《漢語大詞典》:拉谈(拉談)
方言。闲谈。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 老葛 同志和那些妇女们拉谈中,就好像看见了成千累万翻了身的群众。”
分類:方言闲谈
《國語辭典》:拉扯  拼音:lā chě
1.抓住不放。如:「她被大嫂拉扯住说话儿,不得脱身。」
2.牵扯无关的人和事。《程乙本红楼梦》第二○回:「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扯人!」
3.閒谈。如:「王太太一心记挂著放学没回家的老二,没心情和李太太拉扯。」
《國語辭典》:拉扯  拼音:lā che
1.提拔。《红楼梦》第五五回:「太太疼你,你越发该拉扯拉扯我们。」《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黄抚台仗著拉扯,才把自己第三位小姐许了他第二位少爷。」
2.抚养、扶持。《红楼梦》第八八回:「这也不枉你大哥哥死了,你大嫂子拉扯他一场。日后也替你大哥哥顶门壮户。」
《國語辭典》:清谈(清談)  拼音:qīng tán
1.清新高雅的言论。三国。魏。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之二:「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唐。韦庄 寄从兄遵诗:「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2.閒谈、閒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閒了却与富翁清谈,饮酒下棋。」《儒林外史》第八回:「用过饭,烹茗清谈,说起江西宁王反叛的话。」
3.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哲学谈论,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不涉及任何现实事情。后亦指不切实际的言论。如:「现代人多务实际,不好清谈。」也称为「玄谈」。
《國語辭典》:麈尾  拼音:zhǔ wěi
以麈的尾毛做成的拂尘,可用来驱赶蚊蝇。《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漢語大詞典》:清论(清論)
(1).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清论所不能復制,绳黑所不能復弹。”北齐书·陈元康传:“﹝ 陈元康 ﹞受纳金帛,不可胜纪,放责交易,徧于州郡,为清论所议。”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高丞相 巖夫 自南渡执政在中书十餘年,无正言直諫闻於外,清论鄙之。”
(2).清雅的言谈。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明 方孝孺 《奉俞大有先生》:“仲冬后上 金陵 ,明年回,必得往听清论,尽所欲言。”
(3).闲谈,谈天。 唐 韩翃 《题张逸人园林》诗:“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閒陛坐夕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朕尝见儒人谈兵,不过讲之於樽俎砚席之间,於文字则引 孙 吴 ,述形势皆閒暇清论可也。”
《國語辭典》:淡话(淡話)  拼音:dàn huà
平淡的话。《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儿泪眼愁眉,养娘婢女,搬唇撅嘴。大眼看小眼,说了几句淡话。」《儒林外史》第六回:「彼此谈了两句淡话,又吃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