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滑稽剧(滑稽劇)  拼音:huá jī jù
以滑稽方式表现人物的地方戏剧。对日抗战时由江南的滑稽曲艺独角戏发展而成,特点是运用各种戏曲曲调和各地方言,以高度誇张的手法来逗趣观众,擅长表现现代生活。
《國語辭典》:滑稽戏(滑稽戲)  拼音:gǔ jī xì
一种专门以幽默可笑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戏剧。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一带。
《漢語大詞典》:趣剧(趣劇)
即闹剧。 茅盾 《昙》三:“所以然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病中多思善感,加以肝火太旺,容易生气,这才演了这一出独人的趣剧。”
分類:闹剧
《漢語大詞典》:杂砌(雜砌)
宋 元 时杂剧中的一种。类似今天的喜剧和闹剧。 任半塘 《唐戏弄》第四章五:“ 元 戏沿 宋 之杂扮而有院本中之‘杂砌’,祇为社会嘲讽,并无政治讽刺,乃二者间之大别!”参见“ 杂扮 ”。
《漢語大詞典》:杂扮(雜扮)
宋 代流行的一种小戏。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一般为杂剧之散段。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奇术异能,歌舞百戏…… 王十二 ,作剧术。 邹遇 、 田地广 ,杂扮。 苏十 、 孟宣 ,筑毬。”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妓乐:“又有杂扮,或曰‘杂班’,又名‘纽元子’,又谓之‘拔和’,即杂剧之散段也。顷在 汴京 时,村落野夫,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 山东 、 河北 村叟,以资笑端。” 任半塘 《唐戏弄》第二章四:“至 宋 金 ,杂剧之外,又有杂扮,或以为扮而不演,非。”
《国语辞典》:喜剧片(喜剧片)  拼音:xǐ jù piàn
以喜剧方式表现的影片。可分为讽刺喜剧片、抒情喜剧片和闹剧等。是电影史上最早出现的影片类型之一。